浙江省義烏市佛堂鎮初級中學 王 妃
數學老師要在明確教學目標的基礎上,解決“如何創新教”的問題。為此,數學老師應當把握一個原則:學為主體,教為主導,疑為主軸,動為主線,同時創新教學策略,創新課堂推進形式,創新教學機制。
數學教學正處于不斷改革和發展中,新時代教育也向初中數學老師提出了很多新的要求和準則,數學老師應當從這些新的標準出發,構建高效數學課堂。
數學是一門邏輯性比較強的學科,它的產生來源于生活中的問題,而它的作用是解決生活中的問題。將教學和生活相聯系,能夠引發學生的代入感和共鳴感,從而弱化該門學科邏輯性強、復雜、難理解的特點。例如,浙教版初中數學《一元一次方程的應用》這一節課的學習,老師在備課的時候準備了兩道課堂練習題。
課堂練習1:如圖1,一紀念碑建筑的底面呈正方形,其四周鋪上花崗巖,形成一個寬為3米的正方形邊框,已知鋪這個邊框恰好用了192塊邊長為0.75米的正方形花崗巖,則紀念碑底面的邊長是多少米?
課堂練習2:如圖2,用x表示中間空白正方形的邊長,怎樣用含x的代數式表示陰影部分的面積呢?
第一個問題和學生生活相聯系,生活中處處可見的問題易于學生理解,而第二個問題把數學的學科特點表現得非常明顯?!皒”“空白正方形”“邊長”“面積”“陰影部分”,這些都是數學學科中的特有名詞。正是因為這樣,有些學生一開始就覺得第二個問題復雜、難解,不愿意動腦筋解決,而第一個問題和自己的生活貼近,愿意嘗試解決問題。它的邊長是怎么算的?用我們原先學習過的方法可不可以算?如果不可以,應該怎么解決?學生會絞盡腦汁地思考問題,因為他們覺得自己有能力解決這種問題。教學和生活相聯系,生活化的氣息可以弱化學科的特點,讓學生克服畏難心理。
教學應當與時俱進,教師準備的教學材料應當體現“新穎”的特點,不妨運用時代發展的產物造福學生,給學生帶來不一樣的學習體驗。比如,老師可以下載一些和學習有關的軟件,拓寬學生的視野,緩解學生的學習壓力。

為了提高課堂的教學效率,活躍課堂氛圍是一個必不可少的環節。本文認為,活躍課堂氛圍有兩個主要途徑:第一,創新反饋機制;第二,增加師生互動。如此,課堂就會變得活躍起來。
增加師生互動的方法有很多。老師在課堂上可以多設置一些數學問題,老師多問,學生自然也會多答。老師還可以設置一些游戲,學生在玩游戲的過程中心情十分放松,思維也活躍起來,和老師之間的互動自然會增多。與此同時,老師還可以開展小組學習、自主學習的學習方式。當學生學習遇到困難時,就會向同學和老師請教,師生的互動也會增加。例如,初中數學《條形統計圖和折線統計圖》這一節的學習,老師設置了一個任務由小組同學合作完成:“基因的發現是20世紀生物領域的一項重要成就,探索生命奧秘的基因工程由此得到了飛速發展。表中的數據表示稻米、人類、擬南芥植物、蠕蟲、果蠅、流感病毒的基因數量,請根據表中的數據畫出相應的條形統計圖和折線統計圖,并歸納兩個統計圖的特點?!?/p>

干生物人類稻米蠕蟲擬南芥植物果蠅流感病毒人與若基因數量(個)30000 50000 17800 25500 13600 1750
不少小組在解題的過程中都遇到了問題,紛紛向老師請教,比如:我應當如何選擇縱坐標的刻度呢?我現在已經畫出了條形統計圖和折線統計圖,可是我也沒有發現二者的特點呀?對此,老師并沒有直接回答學生的問題,而是給予提示,讓學生繼續思考:“你先觀察一下表格中的5個數據,看看它們之間的差值大約是多少,然后再來決定你選擇的刻度?!薄叭绻胍罈l形統計圖和折線統計圖各自的特點,首先不妨比較它們的不同點和相同點,它們的不同點肯定就是它們的特點?!痹趩柎鹬?,老師成為學生的學習伙伴,這就是加強師生互動的好處。
對于反饋機制,本文提倡老師采用匿名反饋的方式,讓學生大膽地說出自己聽課的感受,對老師的教學提供一些意見。這樣既節約了課堂的時間,老師又能夠及時地看到自己在教學中的不足。教學也是老師和學生互相磨合、互相適應的過程。學生適應老師的講課方式,老師知道學生的基本情況,二者互相配合,共同努力,才能夠完成好學科的教學與學習。
仔細分析初中數學這門學科,基礎內容比較多,知識點之間的跨度較大,所以整體難度不可小覷。今后數學老師在開展教學工作的時候,就可以從教學理念、教學方式和教學機制這三個方面入手進行創新,把握一定的方向,努力提升初中數學的課堂教學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