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泉州市通政中心小學 溫明霞
分層異步教學就是在教學實踐中,教師根據同一班級學生的學習態度、學習成績、學習能力等因素進行劃分,然后將同一標準學生分到一個層次,再結合學生的實際情況進行差異化指導的一種教學方法。
備課是確保課堂教學質量的關鍵環節。教師應牢牢把握小學數學課程改革中關于“以生為本”的理念,基于分層異步教學要求,從備課階段開始全面了解掌握生情、學情。具體來講,應進行以下設計:
在課程開始之前,教師應根據對學生的觀察,結合調查問卷等獲取信息,全面深刻地了解學生的數學知識基礎、學習興趣、學習能力、學習態度、學習習慣等,并依據相應標準進行分層。根據學生層次,教師應對課堂提問、課堂練習以及教學評價等做出針對性設計,確保學生在各自的層次內充分調動自身潛能,實現自我發展。例如,在《一千米有多長》的教學過程中,教師在備課階段為學生設計了一組問題:“我們學習了毫米、厘米、分米和米的長度單位,這些長度單位都是比較小的。你能夠用手比劃出這些長度嗎?我們學校操場的跑道有多少米?你知道1千米有多長嗎?從你家里到學校有幾千米?”這些問題難度系數呈梯度遞增,體現了教師在備課中對不同層次學生的針對性考量,這樣的設計能夠有效發動不同層次學生的學習思考,提高分層教學效果。
教學材料是教學實踐開展的重要輔助,課程標準、教科書、相關參考書以及數字化課程資源是教師落實分層異步教學的基本材料。在備課過程中,教師對于材料的挖掘不應局限于現有內容,而應結合學生不同層次的差異化需求進行全面探索,優化教學材料結構,提高教學指導效果。例如,在《小樹有多少棵》一課的備課過程中,教師應立足教材內容,結合教材中的圖片、案例為學生構建情境,超越教材,結合乘除法的相關知識,為學生提供更加豐富的學習情境,同時聯系學生掌握的乘法口訣的知識,構建新舊知識練習,以輔助不同層次學生的思考與探究,體現教學指導由易到難、由淺入深的過程。
例如,在“有多重”的教學設計中,教師應結合C層次學生設計興趣教學法,要求學生結合生活中的購物經驗說一說某一樣物體有多重;針對B層次學生設計實踐操作教學,要求學生走上講臺進行稱重并記錄,感知千克、克的實際重量,思考其在數學上的抽象表達,并在感性到理性的過渡中深化學生對知識的理解;針對A層次學生設計自主探究學習方法,鼓勵學生在目標的引導下自主完成數學任務,即通過記錄一次購物實踐系統說明物體有多重,并體驗重量單位的生成過程。這樣的教學設計能夠兼顧不同層次學生的異步發展,提高備課效果。
提問是課堂教學的重要環節,在課堂教學中,教師注重問題設計的層次性,兼顧不同層次學生的特點,結合問題的形式與內容,吸引不同層次學生參與到問題探究中來,促進學生在層層遞進的問題引導下提高數學學習效果。
在課堂教學中,提問的目的是啟發學生思考,激發學生的學習潛力,而針對不同層次的學生,教師應切實結合其情感認知發展情況進行差異化問題設計。例如,在“面積”相關知識的教學指導中,教師結合C層次學生設計問題:什么是面積?結合生活情境具體說一說平面物體的面積。針對B層次學生設計問題:長方形的面積應該怎樣計算?面積的計算與哪些因素相關?長方形面積公式與正方形面積公式之間有什么關系?引導學生探索長方形與正方形的面積推導公式。針對A層次學生,則結合課后習題進行拓展練習,引導其靈活運用面積公式。這樣才能體現不同層次學生異步發展的需求。

在課堂構建中,教師應結合不同的知識內容采用差異化的提問方法,并結合學生層次發展需要調整問題形式,常見的課堂提問形式有記憶性問題、理解性問題、疑問式提問、創造性問題等,教師結合學生的思維發展過程,將教學內容融入提問形式中,吸引不同層次學生在符合自身情感認知特征的情境中自主學習、解決問題,從而真正參與到課堂學習中來,提高數學課程學習效果。
在小學數學分層異步教學指導中,教師應充分尊重不同層次學生的個性差異,設置典型的、開放性、有針對性的練習,促使每一個學生都在學習中得到充分的鍛煉,根據學生層次的差異化表現展開異步指導。
在實施練習分層時,練習題的內容既要與教材內容相聯系,也要貼近小學生的實際生活,選擇難易程度不同的習題,構成習題庫,以供不同層次的學生選擇。例如,在統計知識的相關練習中,教師針對學生的統計意識與應用能力設計了練習題目:“統計本班學生的生日數據,嘗試設計條形統計圖”,在這個實踐性學習任務中,教師要求學生展開合作,在收集整理數據、闡釋條形統計圖的繪制方法過程中共同學習。此外,教師還應針對學生的差異性設計差異化的任務完成目標,以滲透“分層教學,異步達標”的理念,讓學生在練習過程中找到差異化的步驟與方法,實現不同層次學生的共同成長。
例如,在“路程、時間與速度”的練習設計中,教師設計了層次化的練習過程:首先,在課前導入環節創設“動物比賽”:松鼠4分鐘跑了280米,猴子4分鐘跑了240米,小兔3分鐘跑了240米,要求學生比一比誰跑得最快。提升環節設計習題:某人2小時大約騎行24千米,飛機5分鐘大約飛行60千米,請計算騎自行車每小時大約騎行多少千米?飛機每分鐘大約飛行多少千米?怎樣列式計算?如何有效區分結果?應用環節設計習題:京滬高鐵全長約1320千米,復興號以350千米/時的速度行駛,從北京南站出發,4小時能否到達上海虹橋站?利用不同環節進行分析解答,在不同難度層次的練習中,循序漸進地促進學生的層次化發展。
在小學數學教學中實施分層異步教學,能夠更有針對性地圍繞核心素養的培養目標對學生進行因材施教,從而充分激發學生潛能,促使各個層次的學生都學得更有興趣、更有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