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加學
(淮濱縣婦幼保健計劃生育服務中心普外科,河南 淮濱 464400)
下肢靜脈曲張(VVLE)是由血流滯緩、靜脈壁損傷、血液高凝等因素導致下肢的淺表靜脈發生迂曲、擴張,主要發生在大隱靜脈[1]。大隱靜脈高位結扎剝脫術(HSL)是治療VVLE的常用術式,其目的是取出大隱靜脈主干。但HSL創傷較大,手術切口較多,術后肢體的美觀性差,并且對患者深靜脈膜瓣功能的要求高[2]。激光、射頻消融等新治療方法,雖能提高療效,但對手術設備、技術的要求較高,價格昂貴,不適合廣泛應用。經皮淺靜脈連續環形縫扎術(PCCS)縫扎曲張靜脈,阻斷靜脈血流,從而消除曲張的靜脈[3]。本研究筆者探討PCCS治療VVLE的臨床效果。
選擇2017年6月至2020年6月筆者所在醫院收治的60例VVLE患者,根據手術方式的不同將其分為H組和P組。H組30例,30條腿;男17例,女13例;年齡25~69歲,平均(46.1±7.4)歲;病程1~22年,平均(13.2±1.4)年;CEAP分級C2 8例,C3 7例,C4 7例,C5 5例,C6 3例;左側下肢11例,右側下肢19例。P組30例,30條腿;男18例,女12例;年齡25~69歲,平均(45.8±7.2)歲;病程1~22年,平均(13.1±1.5)年;CEAP分級C2 6例,C3 8例,C4 6例,C5 6例,C6 4例;左側下肢10例,右側下肢20例。兩組基本資料無明顯差異(P>0.05)。本研究獲得本院醫學倫理委員會批準,患者簽署知情同意書。
納入標準:靜脈造影確診為下肢靜脈曲張;國際靜脈聯盟CEAP分級C2~C6級。
排除標準:糖尿病;深靜脈血栓;合并嚴重臟器功能異常。
H組采用HSL治療,于股動脈內側、腹股溝韌帶向下內彎做一個約6 cm的縱向切口,打開皮膚,分離皮下組織,切開淺筋膜,漏出卵圓窩,分離并結扎大隱靜脈的主干及支干;切斷大隱靜脈主干后,插入靜脈剝離器,在有阻力處做一小切口,顯露靜脈,沿卵圓窩切口方向拉出靜脈剝離器,抽出整條大隱靜脈主干。同樣的方式抽出其他曲張的靜脈,術后使用彈力繃帶包扎下肢。
P組采用PCCS治療,術前使用龍膽紫標記曲張靜脈,使用型號為w8977的可吸收外科縫線縫扎打結,由膝關節以下遠端的曲張靜脈側進針,深面避開靜脈后出針,再進針穿過靜脈淺面,對側出針,拉緊,反復循環將曲張的靜脈環形縫扎,縫扎長度約10 cm。術后抬高肢體,加壓包扎,3周后抽出縫線。
治療情況:手術時間、手術出血量、切口數,住院時間。并發癥:術后發生切口感染、深靜脈血栓、足部腫脹。
P組的手術時間、手術出血量、切口數少于H組,住院時間短于對照組(P<0.05)。見表1。

表1 兩組的手術情況比較
P組的并發癥總發生率6.67%,低于H組26.7%(χ2=4.3200,P<0.05)。 見表2。

表2 兩組的并發癥情況(n,%)
VVLE是臨床上常見的周圍血管疾病,由于靜脈瓣膜的功能不全,導致血液反流而形成血栓,血栓可向心遷移至下腔靜脈,對患者的生命構成嚴重威脅。常規的彈力襪、氣壓儀等保守治療只能起到緩解癥狀的作用,并不能改善患者的靜脈血管的曲張狀態。手術治療能徹底改善下肢靜脈的狀態,具有治療效果好、復發率低等特點。HSL是手術治療VVLE的常用術式,能夠將大隱靜脈的主干完全取出,但HSL需多個切口完成手術,創傷較大,切口較多,肢體美觀度差,手術對于深靜脈膜瓣功能不全的患者存在絕對的禁忌[4-5]。PCCS是通過縫合結扎曲張的靜脈、阻斷血流的微創術式,改善血流回流障礙,從而起到治療VVLE的作用,PCCS比HSL具有更好的微創性。
PCCS術前,靜脈造影確定靜脈曲張部位,通過分段縫扎曲張靜脈,阻斷血流,產生無菌性炎癥粘連閉塞或血栓,防止下肢靜脈產生血液倒流,改善血流動力學,從而消除下肢靜脈血栓,起到治療VVLE的作用[6-7]。
本研究發現,P組的手術時間、住院時間短于對照組,手術出血量、切口數少于H組。說明PCCS治療VVLE具有更好的微創性,切口數少,術后更加美觀,患者恢復更快。PCCS在皮下對大隱靜脈進行縫扎,無須做皮膚切口,將曲張的靜脈Ⅰ期縫合閉塞,操作簡單、安全,術后皮膚無瘢痕,從而起到降低手術創傷,減少切口數,提高皮膚美觀度,促進患者快速恢復健康狀態[8]。
本研究中,P組的并發癥總發生率6.67%,低于H組的26.7%。說明PCCS治療VVLE能夠減少并發癥的發生。PCCS皮膚切口較少,顯著降低切口感染風險,PCCS在縫扎大隱靜脈時能夠保留少部分分支,從而促進段端處的血液回流,防止血液滯留、沉積于死腔中,從而防止深靜脈血栓的形成,避免足部腫脹[9-10]。
綜上所述,PCCS治療VVLE的效果顯著,切口數少,外形美觀,并發癥發生率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