牟偉霞
摘? ? 要:得益于我國廣袤的土地、多樣的地形及豐富的氣候資源,使得我國的林業資源儲備量大,具有林業產業開發的天然優勢。但是林地作為生態系統的重要組成部分,其開發活動對于人類生活的影響非常大,一些不當的開發行為會造成生態環境的嚴重破壞。在林業開發的同時不僅要突出經濟價值,同時要兼顧生態價值,深刻把握林業開發活動與生態保護工作的內在聯系,探索協調林業開發與生態保護關系的策略,實現林業開發經濟價值與生態價值的雙豐收。
關鍵詞:林業開發;生態保護;相關性
文章編號: 1005-2690(2021)06-0109-02? ? ? ?中國圖書分類號: S718? ? ? ?文獻標志碼: A
在我國經濟發展的某一階段,由于經濟發展方式和理念落后,以及環保意識薄弱,致使我國生態環境遭受了嚴重的破壞,尤其是為了滿足一些生產活動對土地資源的大量需求,從而對林地、草地、湖泊等生態用地進行了過度開發,由此造成的生態環境質量下降已經開始影響大眾的生活質量與水平。生態保護工作已經成為當前社會每一位居民義不容辭的責任與義務,做好林業開發與生態保護相關性的分析具有十分重要的現實意義。
1? ?林業開發與生態保護的內在相關性
1.1? ?社會價值實現的內在相關性
現階段我國經濟發展更加追求質量,過去一段時間內,我國過快的經濟發展速度在一定程度上犧牲了大量的生態環境,而經過一段時間的醞釀與發酵,生態環境遭受破壞的惡果已經逐漸凸顯出來。因此,在這種情況下,社會各領域與各行業都出現了轉變經濟發展方式、重視生態環境保護的呼聲。為了短時間內提升經濟發展速度,而不顧生態環境和資源的保護,進行過度開發活動的發展方式已經嚴重落后于時代。過度開采帶來的后果是一些生態資源難以恢復,生態環境保護工作的難度大幅度提高,人們生活水平與質量的持續提升受到限制。林業資源的過度開發,就是這一段時期粗放方式經濟發展中的典型案例。林業雖然是一種可再生資源,但是樹木的生長需要較長時間,大規模、大范圍的林地恢復工作可能要耗時數十年、上百年。因此,在新的林地資源開發活動中,必須要做好持續發展、長期開采的規劃,并在開采的同時進行林地環境的保護與林地資源的恢復工作,有計劃地進行育林,實現林業開發與生態保護工作的同步進行。
雖然近年來我國的林地生態恢復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效,甚至作出了具有領域代表性的讓世界矚目的林地生態恢復工程,但是由于經濟粗放發展時期的過度開發與破壞,再加上不符合規范與不遵守法律的樹木砍伐行為時有發生,我國的林地生態恢復工作還有很大的空白。國家林業和草原局的最新數據表明,目前我國的森林覆蓋率仍然不足20%,人均森林面積更是只有世界人均森林面積1/5左右的水平,非法侵占林地、非法砍伐樹木和非法木材交易行為時有發生,林業的損失觸目驚心[1]。
生態保護工作在一定程度上仍然落后于林業開發活動,二者的工作力度無法達到完全匹配,生態保護工作的整體布局不能完成各個地區、各種林地資源的全面覆蓋,我國林地生態環境在遭受破壞的同時,每年還面臨著巨額的經濟損失。促使林業開發與生態保護相協調具有十分重要的現實意義,林地資源作為生態系統中的重要組成部分之一,在整個生態系統的平衡中發揮著不可替代的作用。林地作為一個獨立的小生態系統,能夠持續地提供多種多樣的可再生資源,規模較大林地的社會價值能夠輻射到周邊區域,為其中的動植物及人類活動提供良好的場所與豐富資源。保護林地生態環境、恢復林業資源,是我國生態環境保護工作的重要一環,協調人與自然、經濟發展與生態保護的關系,對林業資源進行科學統籌與有序開發,從而實現林業資源生態價值與經濟價值的有效統一。
1.2? ?經濟價值實現的內在相關性
林業資源是我國重要的優質資源之一,我國在開發與培育林地資源方面具有天然的面積廣大、氣候資源豐富的優勢,只要能夠做到有序、合理開發,就能為我國經濟發展提供長效的經濟收益,相反,如果對林地資源進行無序開發,林地生態環境將遭受破壞,使得林地生態系統失衡且難以為繼,那么林地資源的經濟產出就會大幅度降低。
當前協調林地開發與生態保護的關系,是實現林地資源經濟效益的必然選擇。從另一方面來說,林地資源的開發與生態環境的保護具有共同發展的基礎,一味地追求短期經濟效益,生態環境會遭受破壞,經濟活動會難以持續,經濟效益只能維持在一段時間內,收益有限。而單純地進行生態環境保護,完全禁止林地資源的開發,那么生態保護活動就得不到相應的資金支持,生態保護活動也不能長久。因此,形成科學化、系統化的林地資源開發規劃,是實現經濟效益與生態效益共同發展的必經之路[2]。
2? ?林業開發與生態保護協調發展的措施
2.1? ?完善林業資源開發的法律法規
通過法律與制度層面的完善,從根本上規范林業經濟發展方式和林業資源開發行為,形成對林業開發活動的有效約束。法律法規的完善,應該由政府牽頭,組織專業的法律領域專業學者,邀請從事林業經濟開發的人員及生態環境保護者參與法律法規的研討,對林業開發的具體步驟及相關流程進行監管與控制,使林業經濟活動和林業開發行為都有法可依。從制度和法律層面對林業管理部門的職責進行劃分,進一步明確林業管理部門的監管職能和服務職能,嚴厲打擊現實生活中的違法林業開發行為,對不法林業開發活動進行嚴厲的處罰,強化林業管理部門工作人員依法工作、嚴格執法的相關意識。
2.2? ?加強林業保護人才隊伍的建設
林業資源開發相關法律法規的完善、林業經濟方式的轉變、林業經濟開發活動的具體執行及生態環境保護工作的落實,這些都需要專業的人才支持。在現階段協調林業開發與生態保護工作的過程中,強化專業人才隊伍建設是必不可少的工作。做好林業開發與生態保護工作的人才儲備工作,是為了實現林業開發與生態保護活動的可持續發展,為林業資源的有序開發及生態保護工作的落實打下堅實的基礎,提供有力的保障。
林業資源開發和生態保護工作人才隊伍建設,首先,要求各級林業管理部門重視先進人才的引進與新生代人才的培養,劃撥一定的資金專門用于人才的培養,邀請相關領域的代表人物開展講座與培訓,提高在職工作人員的知識與技能水平,同時定期選拔優秀的林業資源開發和生態保護人才,并吸引社會中優秀人才的參與和加入,為指導企業進行林業開發工作及相應的生態保護布局提供相應的人才支撐。其次,高等院校作為我國重要的人才培養基地,對于林業資源開發與管理、生態保護領域專業人才的培養具有十分豐富的經驗,因此要加大對高等院校的資金投入,并提供各個層面的支持,提高林業資源開發與管理、生態環境保護專業的重要性,有針對性地對相關專業的教學活動及相關領域的教師進行補貼,使一些高等院校能夠更積極主動地進行林業資源開發和管理、生態環境保護專業人才的培養,為我國林業資源的有序開發、林地的恢復、生態環境的保護等方面人才儲備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礎[3-4]。
2.3? ?加大對林業開發與生態保護協調發展的宣傳力度
生態環境的質量決定著林業資源經濟活動能否實現長效的發展,林業資源開發的合理性則決定著生態保護活動能否得到充足的資金支持,因此林業資源開發與生態保護活動要形成協調發展的良好關系。要在社會整體范圍內形成良好的生態保護氛圍,在群眾中形成牢固的林業經濟活動與生態保護活動協調發展的理念,使更多人明白在林業資源開發活動中保障生態環境的重要價值與意義。在社會整體范圍內營造一種抵制一味追求經濟利益的氛圍,從源頭上杜絕片面追求經濟利益的思想。
由當地政府牽頭,組織林地保護活動進社區,以街道、小區為單位組織植樹育林活動,發動人民群眾深入社會進行林地保護理念的宣傳,打造專門的政府宣傳門戶與網站,進行當地林地保護活動的公示,呼吁全社會保護林地資源,設置專門的板塊介紹我國豐富的林地資源,激發人民群眾的自豪感,使人民群眾能夠主動地參與到林地資源的保護活動中。同時,定期更新我國森林覆蓋面積的數據,展示我國林地資源恢復的成果,介紹林地資源開發活動的長期經濟效益,實現林地資源開發與恢復活動的平衡發展[5-6]。
3? ?結語
林業開發活動與生態保護活動中社會價值和經濟價值的實現都深刻揭露了二者之間的內在關聯,實現林業資源的有序開發和合理保護,規范人們的林業開發行為和林業經濟活動,可在保護生態環境的同時,推動國家經濟的持續發展。通過法律法規、管理機制等方面的優化與完善,使國家林業管理部門在社會的林業開發活動中發揮出更大的監管作用,制定詳細、科學的林業資源開發規劃,促進林業開發與生態保護的可持續發展。
參考文獻:
[ 1 ] 張雪飛,王傳勝,李萌.國土空間規劃中生態空間和生態保護紅線的劃定[J].地理研究,2019,38(10):2430-2446.
[ 2 ] 劉武.林業開發與生態保護的相關性分析[J].農業開發與裝備,2019(8):92,91.
[ 3 ] 羅赟.林業開發與生態保護的相關性探討[J].農業與技術,2018,38(18):195.
[ 4 ] 陳志宏.生態保護和林業開發之間的關系探析[J].農家參謀,2020(14):123.
[ 5 ] 鮑海艦.生態保護和林業開發之間的關系探析[J].現代農業科技,2019(9):134,137.
[ 6 ] 陳升芳.探討林業開發與生態保護的關系[J].花卉,2017(12):117-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