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文郡
摘要:近年來,我國經濟飛速發展,一種新的綠色生態經濟發展模式逐漸成為社會經濟發展的主要方向和趨勢,其需要從資源型經濟轉變為生態經濟。因此,相關工作人員和部門要重視解決綠色生態經濟發展中出現的各種問題。對此,文章首先概述綠色生態經濟,然后闡述綠色生態經濟模式發展過程中會出現的問題,最后提出解決發展綠色生態經濟缺陷的策略。
關鍵詞:綠色生態經濟;問題;相關建議
社會快速發展,對生態方面的要求逐漸提升。傳統的粗放型經濟發展模式中,將資源經濟當成關鍵內容,資源經濟的發展嚴重影響到生態環境,給生態環境帶來較多的不利影響。在促進資源經濟進步和發展的同時,破壞了生態環境。受發展資源經濟的影響,生態環境破壞情況逐漸加重,資源經濟帶來的不利影響凸顯出來。在這種情況下,應轉變經濟發展方向,由資源經濟轉向生態經濟,實現保障生態環境的目的。
一、綠色生態經濟概述
(一)綠色生態經濟的特點和內涵
綠色生態經濟屬于現代生態經濟的一種,它主要是將人民群眾的幸福生活當作最終發展目標,促使自然生態與經濟再生產相結合。是在發展經濟的過程中,為了緩解全球金融危機和氣候變化而出現的一種經濟發展模式。
綠色生態經濟發展最主要的特點就是環境資源因素是促進經濟進步的內生變量,經濟發展的速度和規模要按照經濟可以提供的資源量,以及環境可以容納生產廢棄物的數量進行調整。如果經濟發展的速度和規模超過環境容納數量以及資源的承載能力,那么自然就可能會將能量集中,給予社會文明一記重創。出現這種現象主要是因為兩點:第一,在綠色生態經濟發展的過程中,只發展經濟系統,而它屬于整個地球生態環境系統中的一部分。經濟發展的速度和規模要符合整個地球的發展速度以及規模。經濟生產是從原材料的輸入開始,經過交換和流通環節,最終消耗產品的過程。在整個過程中,必須要和地球環境資源系統的可吸收以及再生進行交換。故此,綠色生態經濟發展的規模要在地球生態環境系統的可容納范圍。第二,自然資源的承載能力以及生態環境的可容納數量有限。如果經濟發展的速度和規模在自然資源可以容納的范圍內,那么就能促使環境資源與經濟發展共同進步、相互促進,反之如果經濟發展的速度和規模超過自然資源可以容納的范圍,那么就會出現過度開發自然資源等問題。
(二)綠色生態經濟發展的重要性
全球經濟發展中,會給氣候、能源等方面帶來一些影響,而氣候的變化、能源危機等都會直接影響到經濟的可持續發展,也考驗著生態環境的承載能力。近年來,全球自然災害發生幾率快速提升,自然災害的發生給人們日常生活和生產帶來了嚴重損害,所以,改變經濟發展模式已經成為必然趨勢。全球各個國家在發展經濟的過程中,開始重視發展綠色生態經濟,這樣一方面可以讓國家在發展經濟的同時,解決金融危機問題,另一方面還可以促進能源和生態的可持續發展。故此,發展綠色生態經濟十分重要和關鍵。
二、綠色生態經濟模式發展過程中出現的問題
粗放型是資源經濟模式發展的特點之一,經濟發展速度較快,操作模式方便簡單。然而,在綠色生態經濟發展的過程中,要面臨較多復雜問題。這對于發展綠色生態經濟來說是一種全新的挑戰。
(一)轉變思想觀念方面出現問題
在圍繞各種資源發展經濟的模式中,只需要簡單開發土地、礦產、樹木等資源,運用粗放型管理模式進行管理,就能夠產生理想的經濟收益,并且經濟發展見效比較快,效果十分明顯,還可以拉動地區經濟的發展。所以,很多地區將發展資源經濟放在重要位置上。然而,社會經濟在不斷變化發展,資源經濟發展模式可以短期內使用,將來注定要被淘汰,綠色生態經濟發展模式才是符合時代和社會發展的需求,也滿足科學發展觀的內容。隨著綠色經濟發展模式的出現,相關單位和工作者無法及時更新自身的思想觀念,無法充分利用新型經濟發展模式。
(二)觀念意識方面存在問題
沒有正確認識末端治理的局限性。根據現階段實際情況來看,在末端治理方面存在較多局限性。末端治理主要是發生問題后,采取的解決措施,無法在源頭上防止污染問題的發生,污染物的減少會增加末端治理的成本,末端治理和經濟增長帶來的效益相互抵消。因為末端治理導致產生虛假的經濟效益,使企業只遵守有關環境的法律法規,不會積極開發減少環境污染的生產方式。另外,一些企業沒有正確理解綠色生態經濟,認為循環經濟是保護環境,優化生態環境的一種方式,沒有正確認識到綠色生態經濟是新時代下的一種新型經濟形態。
(三)宣傳方面存在問題
通過運用傳統的粗放式經營模式,社會經濟獲得了長久發展,人民群眾的生活水平也有了顯著提高。雖然經濟取得了較大發展,但是也出現了汽車尾氣、建筑垃圾等各種污染問題。面對這種情況,相關單位要提倡保護環境,企業在施工的過程中,要減少建筑垃圾的排放。在實際工作中,因為沒有宣傳到位,導致各種污染環境的問題依舊存在,嚴重阻礙社會經濟的發展。
(四)綠色生態經濟發展速度較慢
綠色生態經濟是今后經濟發展的趨勢,從資源型經濟轉變為綠色生態經濟,會存在一些困難。這些困難主要表現在兩個方面:第一個方面為規劃問題。由于轉變經濟發展模式并不是短期內就可以完成的,需要經過長期的規劃和努力,長期的努力和規劃難度較大,以致于一些工作者在日常工作中,存在應付工作的問題。第二個方面為投資方面。在發展綠色生態經濟過程中,需要花費較多的人力以及物力,轉變產業結構,優化產業結構需要投入大量資金,并且無法在短時間內見效,所以影響到投資者和投資單位的積極性。
三、解決發展綠色生態經濟缺陷的策略
(一)積極改變思想觀念
促進綠色生態經濟的發展,那么最重要的就是要轉變觀念,建立可持續發展、綠色的生態經濟觀念。在這種觀念的引導下,企業領導干部和基層工作人員,都要嚴格按照相關部門的政策執行,積極思考,不斷更新和創新發展模式,運用綠色生態經濟發展模式,在本質上解決思想觀念方面存在的問題,為發展綠色生態經濟打下良好的思想基礎。
(二)加強綠色生態經濟的宣傳
發展社會經濟的同時,不要破壞生態環境,應該讓社會經濟與生態環境相互促進、共同發展。如果想達到這個目標,那么就需要人民群眾的努力,單單依靠企業和個人的努力是無法實現的。所以,相關部門要積極進行宣傳,通過報紙、互聯網、電視節目等方式宣傳綠色生態經濟,讓人民群眾開始重視生態環境,建立保護生態環境的理念。并且,相關企業和單位可以創建垃圾處理廠,集中處理生產和建筑垃圾,倡導公交車或者自行車等綠色出行方式,防止汽車排放過多尾氣,讓人民群眾切身體會到綠色生態經濟的重要性和價值。
(三)推動綠色生態經濟的培養
解決能源方面污染問題時,可以采用增加綠色能源供應數量等方式。例如,農村地區在使用熱水時,都會采用燃燒煤炭或者樹木的方式,這種方式帶來較大污染,未來可以借助太陽能替代燃燒木柴和煤炭的方式;企業工程項目會產生大量的建筑垃圾,在處理這些垃圾時,可以采用分類處理的方式,先分類再利用;人們生活水平的提升,汽車已經成為家家戶戶都擁有的一種出行工具,而汽車的增多會給空氣帶來較多污染,面對這種現象,可以采用增加公共交通工具數量的方式,減少使用汽車的次數。在發展農業的過程中,要不斷發展以及探索綠色生態經濟,促使農業附加產值不斷提升。對生物質垃圾,可以采用發展生物質產業的方式解決,創建循環發展產業鏈。
(四)企業要建立綠色生產意識
建立和強化綠色意識是十分艱巨的任務,要通過不同的途徑和方式宣傳綠色生態經濟的思想、觀念等,使其符合發展綠色生態經濟的要求。綠色生產不會給人民群眾、社會以及自然帶來不利影響。發展生態保護意識,企業在發展和生產的過程中就要建立保護環境的意識。企業要實施綠色發展,就要投入大量資金,而投入大量資金會增加企業的負擔,過于重視眼前利益,導致企業對綠色生產缺乏主動性和積極性。所以,發展綠色生態經濟,相關企業就要積極投入資金支持生產,在生產中積極運用全新的工藝,減少廢棄的排放量。一方面要將綠色生產融入到日常工作中,另一方面還要在發展戰略中體現出綠色生產觀念。企業領導者要貫徹落實綠色生產理念,將有關綠色生產理念的內容添加到企業規章制度中,帶領工作人員開展綠色生產。
(五)培養人民群眾綠色消費觀念
幫助人民群眾養成綠色消費意識,使其學會節約資源以及反復使用產品。首先,盡量少使用或者不使用一次性產品,盡可能使用一些可以重復使用的產品,這種方式既可以降低資源的浪費數量,又可以防止排放大量垃圾給環境帶來不利影響。其次,不要過度追求時尚產品,時尚產品并不是綠色產品,在追求這些時尚產品的同時,極易于導致過度開采。在產品的包裝方面,盡量使用一些可以循環使用或者可以快速分解的材質。最后,在日常生活中,要節約糧食,杜絕出現浪費糧食的現象;電是人們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種生活用品,在使用它的過程中,要節約用電,不要造成不必要的浪費;紙也是人們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物品之一,大部分紙都是通過砍伐樹木得來的,故此,在使用紙時要盡量正反面同時使用,防止大量砍伐樹木。
四、結語
總之言之,綠色生態經濟發展具有較多的優勢,它已經成為今后社會經濟發展的主要方向和必然趨勢。要更好更快發展,就要順應經濟發展的趨勢,加快區域經濟發展的速度,促使我國經濟水平快速提升。
參考文獻:
[1]曹靜靜.淺析綠色生態與區域經濟發展的關系[J].節能與環保,2019(11):35-36.
[2]武繼騰.綠色生態經濟發展存在的問題及處理建議初探[J].山西農經,2019(03):106.
[3]許辰晗.用綠色理念領引山區生態經濟發展[J].現代商業,2019(04):78-79.
[4]程軍溢.生態文明視域下的綠色經濟發展之路探究[J].現代經濟信息,2018(11):10.
[5]于穎.綠色生態經濟發展模式[J].河北企業,2016(10):72-73.
[6]李玲.經濟發展模式的轉變及提升對策研究[J].商,2016(34):286.
(作者單位:西寧博奧房地產開發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