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桂蘭
【摘要】水利行業安全生產標準化達標監管體系建設對水利行業安全生產以及發展都有非常重要的意義,也直接關系到社會的健康穩定發展。本文筆者對水利行業安全生產標準化達標監管體系進行分析研究,文章中闡述了水利行業安全生產標準化建設的基本內容,并指出安全生產標準化達標監管體系的建設問題,直接提出水利行業安全生產標準化達標監管體系的建立措施。
【關鍵詞】水利行業;安全生產;標準化達標生產
水利行業是我國發展中非常重要的行業,不僅關系到我國水利工程建設以及水利開發,更是直接關系到社會穩定發展。而在水利行業生產過程中,安全生產問題一直都是備受矚目的問題,所以水利行業一直都在建立安全生產標準化體系。但是,在水利行業建設安全生產中,還存在影響監管體系建立的問題,所以現階段解決建設問題是快速建立水利行業安全生產標準化達標監管體系的良好措施。
1、水利行業安全生產標準化及建設的意義
水利行業安全生產標準化是水利行業生產建設中重要的安全依據,具體是指在水利行業進行生產、工程建設、資源開發、水力工程勘測等工作時要遵循的安全生產準則,同時也是水利行業生產開發中應該達成的安全目標。水利行業安全生產標準化的主要實施對象是水利工程項目以及相關水利工作,水利行業安全生產標準化的責任人是項目法人以及相關負責人。在實際的水利行業生產中,企業或者事業單位管理者對于水利工程建設的安全具有重要的責任。早在2011年左右,我國水利部門就對水利健身相關部門以及企業提出了安全生產的指標要求,其是水利建設安全標準化的雛形,但是由于各項標準制度以及指標都不夠完善,所以導致實際的水利安全建設目標并未良好的達成。而在2年后,我國水利相關部門開始了全面重視管理水利行業安全生產問題,加緊了水利安全生產標準化建設以及評審工作,根據各單位的水利安全達標建設,將水利安全建設分為一等級、二等級以及三等級三個安全等級。水利部門建立的水利行業安全生產標準化管理體系,在最近幾年良好的完成了水利行業單位安全生產管理評審工作,據2018年相關調查統計顯示,當前我國安全生產標準化一級水利安全的單位在580家左右,其中已經有230家水利單位被評選為一級水利安全單位。
2、水利行業安全生產標準化管理中存在的主要問題
2.1水利行業安全生產實際效力不足
水利行業安全生產標準化管理是當前水利單位生產建設中的重要評價指標,對于水利行業的安全生產建設起到了關鍵的作用。但是,在當前水利行業安全標準化管理中,還存在水利單位安全生產管理效率不足的問題,其主要表現為兩方面內容;雖然在水利行業安全生產標準化體系下制定了《安全生產法》,但是其水利單位在實際的經營過程中并未按照標準化指標實施管理,從而導致安全生產管理僅成為了口號,缺乏實際的效率。
2.2水利行業安全標準信息化建設不足
信息化背景下,提升水利行業安全標準化達標監管,應該建立信息化體系,加快相關數據的處理以及評審。但是,當前背景下,水利行業安全標準化達標監管體系信息化建設有所不足。建立的水利安全生產標準化管理系統功能不全,使用率也偏低,從而影響到水利安全標準建設。
3、水利行業安全生產標準化達標監管體系的建設路徑
3.1對水利行業安全生產達標評級進行優化
水利行業安全生產標準達標監管體系建設中,達標評級模式優化是非常重要的組成部分,通過安全生產標準化達標監管體系建設能夠對水利行業安全生產進行有效的監管,從而保證水利安全建設能夠更好的達標,也防止水利單位在水利安全建設中出現“空喊口號,不作為”的問題[1]。一方面,水利行業安全生產達標評級的過程中應該加大審查和評級力度,對水利單位進行嚴格的安全評審和復查工作,從而提升安全生產達標監管的工作效率。另外一方面,還應該做好水利安全生產達標體系的優化,對安全評審指標進行優化,包括水利單位安全基礎建設、安全制度建設、安全工作落實情況、員工安全意識調查以及相關保護措施實施等指標內容,對水利單位的安全調查起到非常關鍵的作用。
3.2有效實施水利安全生產標準化管理
當前水利行業安全生產標準化監管建設中,國家實施簡政放權政策,很大程度上削弱了監管工作效率,所以導致水利行業安全生產標準化建設出現實際建設效率不足的問題,也影響到水利安全生產標準化監管體系的實施[2]。所以,在水行業安全生產標準化監管體系建設中,就應該完成水利安全標準化達標實際監管工作的實施。具體可以從以下幾方面做起;一方面,水利安全監管相關部門應該實施精細化的安全監管工作,提升自身的安全監管效率。水利行業安全監管部門應該對水利行業的安全評價工作進行細致化整理,其中包括評價制度的精細化完善,評價監管工作的細致化升級以及水利安全生產標準化評價報告的合理完善等工作,通過有效的完善保證水利安全監管實施更加高效。另外一方面,水利安全監管工作中,應該提升監管人員的自身素質,安全標準化監管人員是實施監督評價的主體,所以其自身素質的提升,也直接關系到監管效率的提升。應該注重監管人員監管意識的提升以及監管手段的提升,從而保證監管人員實施水利行業安全標準化監管評價工作可以更加完善。
3.3水利安全生產達標監管信息化系統建設
水利安全生產達標監管體系建立中應該迅速建立信息化管理渠道,通過信息化建設管理,能夠提升水利安全生產達標監管效率。水利安全生產監管單位應該盡快完成監管信息化系統建設,利用信息化系統實施工作,更加快速也更加高效。首先,水利安全生產標準化達標監管系統應該具備自動評價功能,系統能夠通過各項打分成績數據統計對水利單位的安全標準化建設進行計算,從而保證系統評價的精準性,通過系統化的評價,也能夠保證結果更具公平性。其次,水利安全生產標準化監管系統建設中還應該建立評價查詢模塊,水利安全生產達標監管系統平臺建設應該具有公平性特點,所以在具體建設中應該設立分部查詢模塊,實現水利單位安全評價的公開化,讓水利單位以及相關部門都能夠自主查詢自身的安全生產標準化達標建設情況[3]。第三,水利安全生產達標監管體系當中還應該建立安全生產培訓教育數字資源模塊,水利資源單位可以通過水利安全教學評價平臺來對水利安全標準化建設進行學習,從而保證水利安全建設能夠更加高效,從而提升水利單位的安全標準化建設。
結語:
本文筆者從水利行業安全生產標準化達標監管體系建設、監管實際效力提升以及監管評價模式優化三個方面闡述水利行業安全生產標準化達標監管體系建設路徑。希望能夠對水利行業的安全生產有所幫助。
參考文獻:
[1]竇志國.淺談水利生產經營單位安全生產標準化建設[J].城市建設理論研究(電子版),2019,000(009):P.39-39.
[2]袁小平.安全生產標準化在水利工程施工中的應用探析[J].黑龍江水利科技,2019,047(004):127-129
[3]楊潔,何沅晉,龍韻茹.水利水電施工企業安全生產標準化建設探討[J].四川水利,2018,39(001):95-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