廖 凱,鄧成忠, 孫利紅, 張 鐘, 左麗娟, 段永華,李曉亮 , 張玉榮, 安正云, 楊進成*
(1.玉溪市農業科學院,云南 玉溪 653100; 2.云南省元江縣農業技術推廣站, 云南 元江 653300)
【研究意義】香蕉(MusananaLour.)是熱帶地區廣泛栽培食用的水果,是世界四大水果之一[1-2]。香蕉味香、富含營養,終年可收獲,在溫帶地區也很受重視。香蕉植株為大型草本,傳統施肥以根部施用為主,見效慢,肥料易被土壤固定,利用率低[3-4]。香蕉植株高大,施肥量大,數倍于一般作物,但其吸收利用率不高,肥料投入是香蕉生產的主要成本之一[5]。特別是肥料用量大,造成浪費大,而且還導致其品質和銷售價格下降,同時也造成土壤板結、病蟲害嚴重[6-7]。葉面肥施用量低,是對土壤施肥不足的一種直接、高效的輔助措施,也是現代農業生產的重要施肥技術[8-9]。【前人研究進展】目前,關于葉面肥在作物上應用的研究報道較多,如氨基酸類葉面肥在茶葉[10]、煙草[11]等作物上應用已具有明顯的增產效果,在葡萄、梨和草莓等作物上噴施可顯著提高葉片的光合特性,提高果實品質和產量[12-15]。果樹和蔬菜等作物噴施海藻酸類葉面肥也能提高其產量和品質[16-17]。魏守興等[18]研究發現,噴施中微量元素可緩解作物中微量元素缺乏狀況,尤其對南方酸性土壤(pH< 5.5)緩解鈣鎂等元素缺乏的效果更明顯。【研究切入點】香蕉植株高大,葉片大,葉面肥噴施面積也較大,葉面肥在香蕉植株上全株噴施效果的研究報道較少,且針對不同類型葉面肥在香蕉植株上的對比應用效果研究鮮見報道。【擬解決的關鍵問題】開展香蕉植株噴施不同類型葉面微肥試驗研究,探明不同類型葉面肥對香蕉產量、農藝性狀及經濟性狀的影響,旨在為生產優質高產香蕉提供參考。
供試香蕉品種為巴西蕉,試驗地點在玉溪市元江縣龍潭村委會者嘎村民小組,香蕉苗移栽時間為2019年4月18日,收獲時間為2020年3月31日。
以香蕉植株全株噴施葉面微肥為處理對象,設6個處理:處理1,純硼(B≥18%);處理2,氨基酸型+微量元素(TE)(氨基酸≥100 g/L,K2O≥40 g/L,微量元素Cu+Fe+Mn+Zn+B≥20 g/L);處理3,磷鉀型+TE(P2O5+K2O≥80%,N∶P2O5∶K2O=0∶48∶32,微量元素Fe+Mn+Zn:0.2%~3.0%);處理4,高鉀型+TE(N+P2O5+K2O≥50%,N∶P2O5∶K2O=15∶5∶30,微量元素Fe+Mn+Zn:0.2%~3.0%);處理5,微量元素型 (微量元素Cu+Fe+Mn+Zn+B≥10%);處理6,高氮型+TE(N+P2O5+K2O≥50%,N∶P2O5∶K2O=30∶10∶10,微量元素Fe+Mn+Zn:0.2%~3.0%);CK,噴施清水;3次重復。試驗田香蕉株行距2.15 m×2 m,密度為155株/667m2,小區面積21.5 m2,每小區種植5株。
香蕉常規施肥按正常田間施肥進行。完成常規施肥后開始噴施葉面微肥,之后不再進行任何土壤施肥。施葉面微肥前采土樣測量成分,土壤有機質36.7 g/kg、堿解氮204 mg/kg、有效磷22.8 mg/kg、速效鉀225 mg/kg、pH 7.9。葉面微肥施用根據試驗設計的6種類型進行,植株整株噴施葉面微肥,濃度均為500倍液。根據香蕉生長期噴施3次,分別為孕蕾期(2019年10月11日)、抽蕾初期(2019年11月18日)和抽蕾后期(2019年12月2日)。
香蕉抽蕾初期和成熟前期測量香蕉植株的假莖高度、假莖莖圍(距離地面高1.2 m處測量)、青葉片數、葉綠素spad值(距離地面高1.3 m, 距離假莖50 cm葉片處測量)。收獲時分別統計果穗長、蕉果梳數、梳果數、蕉果長度、蕉果粗度、蕉果重量、單個果穗重及各小區產量。
采用 DPS和 Excel 2007進行數據處理,LSD法進行多重比較分析。
從表1看出,噴施葉面微肥的處理產量均高于CK,其中,以處理2產量最高,達3 408.9 kg/667m2,極顯著高于CK,顯著高于處理6;其次是處理4、處理3和處理1,產量分別為3 352.9 kg/667m2、3 351.5 kg/667m2

表1 不同葉面微肥處理香蕉的產量
和3 342.9 kg/667m2,顯著高于CK,與處理5、處理6差異不顯著;CK產量僅3 182.8 kg/667m2,與處理5、處理6差異不顯著。說明,噴施葉面微肥均可提高香蕉產量,其中以施用氨基酸型+TE葉面微肥增產效果最佳,其次是高鉀型+TE、磷鉀型+TE和純硼型葉面微肥,微量元素型和高氮型+TE葉面微肥增產效果不顯著。
2.2.1 抽蕾期 從表2看出,在抽蕾期,香蕉植株假莖長噴施葉面微肥的處理均高于CK,但差異不顯著。假莖徑圍,噴施葉面微肥的處理均高于CK,其中以處理1、處理4最高,分別為47.43 cm和47.4 cm,與CK差異達顯著水平,與其余葉面微肥處理差異不顯著。抽蕾初期香蕉青葉數在11片左右,各處理間差異不顯著。葉綠素含量spad值在47.32~49.46,處理間差異不顯著。抽蕾期各處理的生長指標中絕大多數與CK差異不顯著,說明在未噴施葉面微肥時香蕉生長較一致,香蕉后續的生長差異多因施葉面微肥所致。
2.2.2 成熟期 從表2看出,在成熟初期,噴施葉面微肥除對青葉數的影響未達顯著水平外,其他指標都達顯著水平。假莖長,噴施葉面微肥的處理均長于CK,其中以處理3最長,與CK的差異顯著,與其他處理未達顯著差異。假莖莖圍,噴施葉面微肥的處理均長于CK,其中以處理1、處理3、處理5假莖莖圍最大,與CK差異達顯著水平。葉綠素含量spad值,噴施葉面微肥的處理均高于CK,其中以處理2最高,顯著高于處理1和CK;其次是處理5,顯著高于CK。總體看,噴施葉面微肥對香蕉生長具有促進作用。

表2 不同葉面微肥處理香蕉抽蕾初期和成熟初期的生長指標
從表3看出,果穗長度以處理1最長,為106.7 cm,顯著高于處理4,與其他處理及CK差異不顯著。蕉果梳數,處理1最多,為8.37梳,顯著高于處理2、處理4和處理6,與其他處理及CK的差異不顯著。香蕉梳果數在16.87~17.37個/梳,以CK最高,但處理間差異不顯著。蕉果長度以處理4最長,為21.70 cm,顯著高于處理5,極顯著高于CK,與其他處理差異不顯著。蕉果指圍(香蕉果實粗)處理3最粗,為13.30 cm,顯著高于CK,與其余處理的差異不顯著。單果重在143.47~151.07 g,各處理間差異不顯著。總體看,噴施葉面微肥對香蕉果實性狀具有改善作用,其中以噴施純硼型葉面微肥對果穗長、蕉果梳數的影響最大,高鉀型+TE葉面微肥對果指長度的影響最大,磷鉀型+TE葉面微肥對果指粗度、單果重的影響最大。

表3 葉面微肥對香蕉果實農藝性狀的影響
2.4.1 相關性 從表4看出,葉綠素spad值與產量的相關性極顯著,與其他性狀相關性不顯著。假莖長與產量、假莖莖圍、果穗長、蕉果梳數、蕉果果圍相關性顯著,與蕉果長度呈負相關,但相關性不顯著。假莖莖圍與產量、蕉果果圍相關性顯著。果穗長與產量相關性不顯著,與蕉果梳數、蕉果長度相關性極顯著,與蕉果長度呈負相關性,與蕉果果圍相關性顯著。蕉果梳數與產量呈負相關,但相關性不顯著;與蕉果長度呈負相關,相關性極顯著;與蕉果果圍相關性顯著。蕉果長度與產量相關性不顯著,與蕉果果圍呈負相關,相關性極顯著。蕉果果圍與產量相關性不顯著。

表4 香蕉生長指標及果實指標之間及其與產量的相關系數
2.4.2 偏相關性 從表5看出,葉綠素spad值與產量的偏相關性顯著,其他指標與產量的偏相關性不顯著,表明葉綠素對產量的影響程度明顯大于其他指標。

表5 香蕉主要性狀與產量的偏相關系數
2.4.3 通徑系數 從表6看出,對產量的直接作用最大的是葉綠素spad值,其次是假莖長,假莖莖圍第三。綜合看,對香蕉產量影響最大的因子是葉綠素spad值,即葉綠素含量,其次是假莖長和假莖莖圍,3個指標均為香蕉的生長指標,因此,施用葉面微肥增產的原因重點在于其促進植株生長,為后期果實的形成與生長提供充足的養分保障。

表6 香蕉主要性狀指標對產量的通徑系數
利用6種常用的葉面微肥(純硼型、氨基酸型+TE、磷鉀型+TE、高鉀型+TE、微量元素型和高氮型+TE)對香蕉植株在孕蕾期、抽蕾初期、抽蕾后期進行噴施,研究常規施肥管理后補充葉面微肥對香蕉生長及產量的影響。結果表明,噴施葉面微肥對香蕉植株生長及產量均有一定促進作用,尤其是噴施氨基酸型+TE葉面微肥后產量最高;噴施高鉀型+TE葉面微肥和磷鉀型+TE葉面微肥的香蕉產量也較高,與張曼等[19]的研究結果相符,表明增施鉀肥可以提高香蕉產量。噴施純硼型葉面微肥對果穗長、蕉果梳數的影響最大,噴施高鉀型+TE葉面微肥對果指長度的影響最大,噴施磷鉀型+TE葉面微肥對果指指圍和單果重的影響最大。
香蕉生長指標與產量的相關性分析表明,產量與葉綠素含量spad值呈極顯著相關,與假莖長和假莖莖圍呈顯著相關;通徑分析結果表明,對產量直接作用最大的指標是葉綠素含量,其次是假莖長和假莖莖圍。因此認為,香蕉施用葉面微肥增產的原因在于其促進植株生長,為后期果實的形成與生長提供充足的養分保障。本研究中,噴施氨基酸型+TE葉面微肥后香蕉成熟期植株葉綠素含量spad值和產量均最高,說明氨基酸葉面微肥通過增加葉綠素含量增強光合作用,從而實現產量增加。有研究表明,香蕉果噴施氨基酸類葉面肥葉綠素含量增高[20]。徐娟[21]研究發現,柑橘噴施氨基酸酸類葉面肥可提高其葉綠素含量,果皮亮度較高。申明等[12]研究發現,氨基酸可促進砂梨葉綠素合成。劉林等[22]研究表明,香蕉葉綠素含量影響果皮色調,葉綠素含量越高,果皮亮度越高,且產量增加。楊江山[13]研究表明,氨基酸可顯著增強葡萄光合能力,從而增大果粒,提高果粒重量和果穗質量;杜雷等[15]研究發現,草莓噴施氨基酸型葉面肥可增加其單果重和總產量。
香蕉生產中在常規施肥基礎上植株整株噴施葉面微肥,可促進植株生長和提高產量。在試驗設計的6種葉面微肥中,以噴施氨基酸+TE葉面微肥的產量最高,達3 408.9 kg/667m2,較噴施清水(對照)增產226.1 kg/667m2,增幅7.10%,增產極顯著,推薦作為香蕉施用的主要葉面微肥;其次是高鉀型+TE和磷鉀型+TE葉面微肥,增產效果也較好,生產上可有目的地選擇噴施不同類型的葉面微肥開展示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