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建瑛
【摘 要】耕讀文化課程是江南水鄉綜合實踐主題活動的重要組成部分,以水鄉農耕實踐為平臺,創新定位綜合實踐課程實施脈絡與要求。耕讀課程的有效實施不僅能激發學生耕讀實踐的熱情,指導耕讀探究的方法,更能促進學生耕讀實踐探究的深度研究,全面提升綜合實踐素養。
【關鍵詞】文化傳承 創新定位 綜合實踐課程實施 耕讀文化課程
現代科學技術的發展,給耕讀文化為主題的綜合實踐活動實施帶來了創新定位,要求教師帶領學生關注實踐活動主題準確定位目標,充分運用實踐知識與資源,合理規劃實踐活動,精選活動方式,多元過程評價,提升耕讀主題實踐活動實施的有效性。
一、關注背景,定位目標
耕讀文化課程是以耕讀實踐活動個案為素材,根據主題活動的實踐特點完整規劃活動,巧妙設置環節,讓學生明確實踐活動的行程。在實際設計前必須關注活動背景,具體定位實踐活動目標。如在進行以“黃瓜種植”為主題的耕讀實踐活動前,教師帶領學生進行案例策劃,討論并確定實踐活動的具體目標:
(一)活動總目標
(1)通過種植黃瓜主題活動,對黃瓜的品種、黃瓜的營養、黃瓜的種植、黃瓜的食品加工等有更全面的了解;(2)通過主題性實踐活動,進一步了解耕讀課程研究性學習的方法、步驟。
(二)過程和方法
(1)通過小組合作研究,培養學生發現問題、提出問題、解決問題的意識,提高學生耕讀實踐的能力;(2)通過小組合作進行觀察、采訪、交流、實驗、匯總、分析、制作等活動,提高學生合作交流的意識。
(三)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1)通過小組耕讀探究活動,激發學生對黃瓜品種、黃瓜營養、黃瓜種植、黃瓜食品探究熱情,體驗小組合作的樂趣;(2)通過小組課題研究,增強學生對江南水鄉耕讀文化的熱愛,激發學生熱愛家鄉的情感。
《黃瓜種植》實踐活動的目標是以黃瓜的相關知識與種植為核心,對黃瓜探究活動的內容、過程、方法、操作具化為可操作的實踐目標。目標一是提出該主題探究內容與學生素養提升的要求,指明實踐活動的實施方向;目標二是指出實踐活動的探究方向、操作方法、活動形式、能力培養,明確實踐活動的方向;目標三是提出學生情感價值的培養目標,讓學生通過耕讀實踐激發對家鄉、農耕、勞動的熱愛,促進學生正確人生觀的培養。
二、關注起點,整合準備
耕讀實踐活動每個環節都有農耕活動,每個農耕活動都需要專業的農耕知識為指導。實踐活動前的農耕知識準備對于學生的參與熱情、實踐質量都有重要作用。
(一)豐富的耕讀知識、技能是學生耕讀實踐的基礎
學生只有掌握了與主題活動相關的耕讀知識與技能,才能進行實踐操作與探究體驗。如在進行種植向日葵主題實踐活動前,教師帶領學生查找種植知識;整合種植知識與技能,并繪制種植流程圖;匯總種植知識與實踐技能要領,制作知識小報。讓學生明確種植行動的方向和實踐要求,確保實踐活動的有效性。
(二)豐碩的資源準備助力提高活動質量
耕讀實踐操作時,實踐技能的把握和運用直接影響植物的生長。在耕讀個案實踐前,教師要善于引導學生關注生活、發現資源,組織學生通過采訪、實地考察向種植能手請教,提高實踐活動質量,確保探究活動的成功率。
三、實施有約,注重生成
綜合實踐主題活動實施需要教師的整體規劃,讓師生明確實踐內容;需要教師引導學生精選實踐方法,有效提升實踐質量;需要教師引導學生關注實踐生成,促進深度探究;需要教師引導學生評價反思,凸顯實踐價值。
(一)規劃活動,明確實踐內容
耕讀實踐主題活動的規劃確定了學生農耕實踐長線探究的活動過程,教師要引導學生明確探究對象、活動內容,帶領學生有條理、有重點地進行實踐探究活動。
1.長線設計,巧設環節內容
在整個長線活動中,教師能洞察活動狀態,把控探究動向,結合問題生成及時進行調整,教給學生解決耕讀問題的實踐方法與策略。如在“我和蘿卜”主題實踐活動前,教師帶領學生分組研討、制訂活動方案,規劃實踐進程:(1)選定蘿卜品種,準備種子;(2)采訪、查閱資料,了解蘿卜種子的播撒要求;(3)匯總蘿卜種子播撒的知識與要求,繪制種植小報;(4)聘請種植能手現場指導,學習種子播撒;(5)觀察生長情況,并個性記錄、交流生長情況;(6)田間維護,及時反饋、解決問題;(7)拓展活動,了解蘿卜美食,嘗試制作;(8)美食分享,交流制作方法;(9)蘿卜收獲,撰寫活動日記。
有了整個活動的清晰規劃,學生就能明確實踐探究方向及探究環節與重點,確保耕讀實踐活動的有效性。
2.問題預設,巧設探究契機
綜合實踐活動是預設與生成的組合體。主題性耕讀實踐活動雖然在實踐方案的規劃下有序進行,但是實踐過程總會有新的問題生成。教師要關注實踐過程,發現可能生成的問題,提前預設并探究解決問題的有效方式。
如教師在進行“黃瓜種植”實踐活動時,發現黃瓜開花結果需要爬蔓,爬蔓就需要搭架子。怎樣搭一個結實、美觀、實用的黃瓜架子呢?這就是教師要預設的問題。在黃瓜長苗開花階段,教師引導學生自主發現黃瓜、爬蔓特點,學生通過采訪、上網查資料等方式準備搭黃瓜架的知識、材料、技能,為高質量的實踐活動做準備。
3.活動匯報,巧示實踐成果
成果匯報是每個耕讀綜合實踐活動完整探究過程的展示,是學生綜合實踐能力與素養的體現。學生通過交流、總結、反思梳理整個探究活動,用現場展示、視頻直播等形式再現耕讀主題活動的目標、過程、方法、體驗、收獲、反思,不僅讓他人清楚了解該主題活動的實踐過程與收獲,更獲得實踐探究的啟發與經驗,有效提升活動質量。
(二)精選方法,提升實踐質量
在耕讀文化綜合實踐主題探究過程中,隨著活動的推進,學生通過各種途徑和方法獲得豐富的信息與資料。教師要善于引導學生結合不同環節、內容與需求精選實踐方法,有效提高實踐質量。
1.做準備
策劃準備階段需要為活動做準備:(1)上網搜集資料,獲得文字材料與知識;(2)現場采訪,獲得語音記錄與重要信息;(3)資料匯總,信息整理,繪制知識小報,制作指示書簽等。
2.精選方法
實踐探究階段需要學生實踐操作,驗證耕種知識與技能,培養勇敢堅持的精神。教師要結合實踐內容引導學生精選方法:(1)認領任務,提高實踐積極性;(2)示范指導,“種植輔導員”做現場講析與示范,讓學生在觀察、聆聽、反思的過程中培養發現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3)繪制成長記錄卡,了解與反饋植物生長情況。
3.成果展示
成果展示階段體現探究特色,呈現方式如下:(1)資料展示,直接展示各組的實踐方案、調查表、采訪記錄表、統計表、小組評價表等,體現實踐探究過程;(2)動態展示,用PPT、錄像等動態方式介紹主題實踐探究活動的整個過程;(3)個性展示,教師引導學生通過現場制作、作品解析等個性活動呈現探究活動過程與作品,體現探究過程。
(三)評價反思,凸顯實踐價值
綜合實踐活動評價注重過程,教師要關注學生在耕讀活動中的體驗、收獲、成長,對學生耕讀綜合能力給予評價。
1.過程評價,反思實踐有效性
耕讀實踐是長線活動,探究過程中環節設計的合理性、實踐操作的實效性都是學生評價的重要方面。過程評價可以提高學生方案策劃、問題預設的質量,為整個耕讀實踐活動的開展指明方向。
2.重點評價,反思實踐突破性
耕讀實踐活動要求環節清晰、內容豐富,教師要組織學生根據農耕對象特點開發重點探究內容與環節,激發學生的積極性和深度探究的意識,提高活動質量。
3.個性評價,反思實踐積極性
綜合實踐活動評價關注每個學生的成長與收獲。在耕讀實踐活動中,教師要發現學生的亮點,并給予積極性評價,給其他學生樹立榜樣,帶動所有學生耕讀實踐的積極性,提高耕讀實踐的有效性。
耕讀文化課程為綜合實踐課程實施提供了創新定位,要求教師引導學生關注活動背景與目標,培養自主探究的實踐能力;關注活動準備,給學生以耕讀實踐堅實的起點;關注方案設計,有效提高學生耕讀實踐實施的質量。耕讀課程的有效實施,可以激發學生耕讀實踐的熱情,指導學生耕讀探究的方法,促進學生耕讀實踐探究的深度研究,從而全面提升學生的綜合實踐素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