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春華
摘 要:作業是課堂的延伸,是鞏固知識的必要手段。在教學中,作業是新課程改革的重要內容之一。在以培養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為核心的素質教育觀下,教師應重視作業的布置。在大力提倡創新教育的今天,教師要創新作業的布置和批改方式。這既為教師減負,也為學生的發展尋找新路,最大限度地發揮作業對知識落實和學生能力培養的有效功能。
關鍵詞:作業;學生;評價;能力培養;教學改革
作業,多年來一直是老師和學生、家長和孩子之間討論的話題。有時作業會引起師生關系不和諧,親子關系不愉悅,可即使如此,作業也應該布置。教育心理學家認為,作業雖然會存在一些潛在的負面影響,但我們不應該禁止布置作業。為了教學目標而布置的少量作業,與家長適當的輔導相結合,能夠幫助學生掌握知識和提高能力。而且,作業是課堂的延伸,是鞏固知識的必要手段。
一、布置作業的初衷
教師在檢查作業上花費大量的精力,他們力求通過作業來反饋教學的信息,檢查教學效果,查找知識漏洞。學生則通過作業消化、吸收、完善所學的知識。而且對學生來說,知識的掌握需要過程,好習慣也需要堅持。教育在于幫助學生成長,作業是教育的一部分,理應發揮它的教育功能。
(一)鞏固延伸
在教育教學中,做作業是教學過程的一個重要環節,也是新課程改革的內容之一。在以培養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為核心的素質教育觀下,教師應重視作業對知識鞏固和延伸的功效。作業,是教師當天所講的重點、難點和易錯點,學生通過作業檢查是否理解了知識,是否能夠靈活運用,哪些地方還不明白,以便有針對性地突破。課堂上教師將知識傾倒而出,希望學生都能消化吸收??墒菚r間有限,有時課堂也會生成一些新的問題,所以即便細化了知識,也有學生不能當堂掌握,這時就需要作業來鞏固。就我校畢業班學生的作業來說,宗旨是夯實基礎,不增加學生課后負擔,目的是讓學生在鞏固中將知識做到熟能生巧,以便于課堂上的能力拔高。學生每晚語數英三科作業,均控制在15-20分鐘,物理化學作業隔天布置,不超過15分鐘。學生在精力集中的情況下,可以在一個小時以內完成作業。學生課后用一個小時鞏固白天所學的知識,第二天的課堂上他會更有底氣和信心。
(二)預習提升
有時課堂內容是學生們特別感興趣的,或以前已經熟知的,那么課上就有充裕的時間給學生消化。這時教師應布置一些預習提升的作業,用幾個問題牽引著學生自學,有利于提高學生的自學能力。當今是一個學習型的社會,我們周圍有太多需要去學習的經驗和知識,單指著課堂上的獲取或者別人的教授那畢竟太局限。預習的作業可以提升學生獲取信息、整合知識的能力。學生對新鮮的事物都好奇,對知識也是如此。有時,他們對鞏固的作業不太感興趣,對預習的作業卻情有獨鐘,似乎自己探尋到老師沒有講的知識,是顯示能力的一個體現。這也是我們布置作業的一個初衷。
二、改變作業的設計
在大力提倡創新教育的今天,教師也要創新作業的布置和批改方式,這既為教師減負,也是為學生的發展尋找新路,最大限度地發揮作業對知識落實和能力培養的有效功能。新的課程改革帶來了教師思維的轉變,讓作業不再呆板和機械,使它符合學生的個性,有利于利用課外時間幫助學生們養成好的習慣,讓他更健康地成長。
(一)分層設計,提高興趣
分層設計作業是我們課程改革的一大成效,它滿足了不同學生的需求,真正尊重了學生的個體差異,而不是像以往那樣浪費學生的天資。我校各年級學生每晚作業分為ABC三個等次,以B等作業為基礎,在此之上有能力的學生可挑戰A。A等作業是開放的,旨在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C等作業,照顧學習困難的學生,給他們緩沖的時間和空間,在扎實掌握C等作業之后,可嘗試B。當然每位學生都有權利挑戰A,做C等作業的學生也不是一直選它,哪天A或B的作業吸引了他們,大家都可以參與。
分層設計的目的,在于不放棄任何一位學生,又能提高學生們的學習興趣。
(二)學科融合,發揮主動
教育在于引導學生自覺主動地成長,作業作為教育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理應擔當起發揮學生主動性的角色。我們在設計作業時給學生留出自由探索的時間,讓學生體會到從未知到已知的成就感。陶行知先生說:“教育是知行統一。”對學生來說確是如此。雖然他們接受的是先人得出的經驗,但我們也不能剝奪學生探索的樂趣。用已有經驗在主動實踐中得出真知,對學生來說是莫大的鼓舞。
因此我們在設計作業時,嘗試著不局限于課本和科目,設計學科融合的作業,讓學生在主動學習、主動合作中學到更多的本領。
(三)加大評價,調動激情
沒有評價就沒有動力,更沒有激情,評價的責任在于教師。教師在評價作業時,應抱著欣賞的眼光,像看一件作品一樣去欣賞學生的作業。其實無論好壞,呈現在你面前的都是學生努力的成果。不去追究他用不用心,只要教師用心去欣賞,用情去評價,用愛去鼓勵,學生得到的就是正能量的反饋。哪怕只有只言片語的評價,學生們會在心里認為,老師重視我,老師愛我。無論作業是什么,評價都是最重要的一步。如果說作業是師生間溝通的紐帶,那么教師的評價正是通過紐帶傳送給學生的愛。
作業的初衷是教師的期待和愛,那我們就應該讓學生感受到關心和呵護。作業,需要精心設計,它體現了教師對學生個性的尊重;評價,更要用心,它體現了教師對生命成長的關懷。在教育中,教師應精心設計,用心評價,最大限度發揮作業的教育功能。
參考文獻:
[1]谷雨.讓作業成為師生交流的平臺[J].試題與研究:新課程論壇,2014(15):27-27.
[2]方凌雁.作業改革,路在何方[J].教師博覽:文摘版,2014(9):6-8.
[3]作業改革,走向何處?[J].浙江教學研究,2014,0(2):31-31.
(黑龍江省泰來縣大興鎮中心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