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睿




摘要:目的:分析重癥心力衰竭患者實施有創機械通氣治療的效果。方法:隨機將50例重癥心力衰竭患者分成兩組,研究組(25例)采用有創機械通氣治療,對照組(25例)采用常規治療,對比兩組的治療效果。結果:治療后,研究組的癥狀消退時間、心功能改善情況、治療效果、ICU住院時間、臨床指標均明顯優于對照組(P<0.05)。結論:將有創機械通氣應用于ICU重癥心力衰竭患者治療中可取的滿意療效,能有效縮短患者住院時間,改善患者心功能。
關鍵詞:ICU;有創機械通氣;心力衰竭;心功能
心力衰竭是指心臟疾病的晚期進展,是心臟舒張收縮和其他功能產生障礙不能排出靜脈回血,導致血液堵塞,引起心臟循環產生障礙,具有很高的傷殘率和死亡率,容易出現其他并發癥[1~2]。本研究旨在分析ICU重癥心衰患者采用有創機械通氣治療的效果。現報告如下。
1資料和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取我院2017年4月至2019年4月收治的50例ICU重癥心力衰竭患者進行研究,隨機分成研究組、對照組各25例。對照組男17例、女8例,年齡48~72歲、平均年齡(60±11.00)歲;研究組男18例、女7例,年齡47~71歲、平均年齡(59±10.34)歲。兩組患者基本資料比較無顯著性差異(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對照組患者采用常規治療,給予患者硝酸甘油,使用速尿、西地蘭等藥物。
研究組患者采用有創機械通氣治療:對患者進行氣管插管,連接呼吸機,根據患者自身情況調節相應參數,設定呼吸頻率12~20次/min,潮氣量6~10 ml/kg,氧氣濃度和壓力支持不能超出30%~60%;在治療過程中,如果患者出現焦躁和激動等情緒,根據情況使用鎮定藥物和鎮靜藥物;對患者身體情況和生命體征等變化情況進行監測,通氣0.5~1 h后復查患者血氣,如果血氣指標沒有異常,間隔8~12 h復查一次。通氣暫停后,如果患者沒有缺氧,呼吸頻率正常,滿足拔管要求,可以把氣管導管拔除。
1.3 觀察指標
(1)治療療效。顯效:所有臨床表現和癥狀消退,生命體征穩定,呼吸恢復正常,各項指標都正常;有效:臨床表現及癥狀改善,生命體征改善,其他指標趨于正常;無效:臨床表現、癥狀未改善或加重,生命指標無法穩定,呼吸未恢復正常。總效率=顯效率+有效率。(2)比較兩組B型氨基端利鈉肽原(NT-proBNP)、左室射血分數(LVEF)等心功能指標差異。(3)比較兩組(HR)、呼吸(RR)、動脈血氧分壓(PaO2)、動脈血二氧化碳分壓(PaCO2)、動脈血氧飽和度(SaO2)等臨床指標差異。(4)比較兩組癥狀消退時間和ICU住院時間。
1.4 統計學方法
數據處理采用SPSS23.0統計學軟件,計量資料以(±s)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用比率表示,采用χ2檢驗。P<0.05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結果
2.1 兩組患者治療療效比較
研究組治療總有效率明顯高于對照組(P<0.05)。見表1。
2.2 兩組治療前后心功能指標比較
治療前,兩組NT-proBNP、LVEF比較無顯著性差異(P>0.05);治療后,兩組NT-proBNP、LVEF均明顯改善,且研究組NT-proBNP低于對照組、LVEF高于對照組(P<0.05)。見表2。
2.3 兩組治療前后相關臨床指標比較
治療前,兩組HR、RR、PaCO2、PaO2、SaO2比較無明顯差異(P>0.05);治療后,研究組HR、RR、PaCO2、PaO2、SaO2均明顯優于對照組(P<0.05)。見表3。
2.4 兩組治療后的癥狀消退時間、ICU住院時間比較
治療后,研究組癥狀消退時間、ICU住院時間短于對照組(P<0.05)。見表4。
ICU重癥心力衰竭是一種由低氧血癥引起的惡性循環障礙。在短期內,患者可能會出現多器官衰竭,甚至失去意識,最終導致心臟驟停[3]。目前重癥心力衰竭患者在ICU尚無良好的臨床治療。雖然常規治療可改善臨床表現和癥狀,但最終治療效果仍不理想,治療后可能出現許多并發癥。此外,疾病更容易復發,給患者帶來更多的疼痛和痛苦。
機械通氣是治療呼吸衰竭的主要方法,包括氣管插管和通氣,能最大限度地改善低氧血癥,糾正酸中毒,改善代謝及氧容量;增加胸、氣道壓力,減少左室舒張期形成的擴張體積,減輕心臟負荷;提高肺泡內壓,減少漏液總量,保持肺泡內液體充盈,減緩間質水腫、肺泡萎縮、肺淤積等,改善體內各種器官和組織產生的缺氧;調節右心充盈狀態,減輕左心室負荷,提高平均動脈壓,改善冠狀動脈灌注,進而改善心功能[4~6]。
本研究結果表明,研究組癥狀消退時間、心功能改善情況、治療效果、ICU住院時間、各臨床指標等均明顯優于對照組(P<0.05)。綜上所述,將有創機械通氣應用于ICU重癥心力衰竭治療中可取得滿意療效,有效縮短患者住院時間,改善患者心功能。
參考文獻
[1]林敏瑜,林紹彬,余碧菁.中青年2型糖尿病合并射血分數保留心力衰竭患者中醫證型與糖化血紅蛋白相關性的臨床觀察[J].中國中西醫結合急救雜志,2015,22(5):504-507.
[2]高峰,羅志丹,程誠,等.老年冠心病心力衰竭患者血清高敏C反應蛋白、N末端鈉尿肽前體與左心室射血分數的相關性研究[J].中國實驗診斷學,2016,20(2):227-229.
[3]盧志南,孫興國,胡盛壽,等.應用峰值攝氧量、N末端B型利鈉肽原和超聲心動圖評估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心功能的比較[J].中華心血管病雜志,2015,43(3):206-211.
[4]楊偉,何婧瑜,王艷玲,等.烏拉地爾與硝酸甘油注射液在老年商血壓合并糖尿病患者發作急性心力衰竭的臨床有效性與安全性[J].首都醫科大學學報,2015,36(1):67-72.
[5] Yang Jilei,YAO Xiuye,GU Wei,et al.Effects of Shenma Injection combined with L-carnitine on cardiac function and serum Copeptin. Nt-probnp, hs-CTnt in elderly patients with pulmonary heart disease and heart failure [J].Chinese Journal of Intractable Diseases,2016,15(4):340-343.
[6] Hu Da I,HUANG Dejia,Yuan Zuyi,et al.Efficacy and safety evaluation of ivabradine hydrochloride in the treatment of chronic heart failure patients in China: Analysis of the subgrouPdata of ivabradine and prognosis of chronic heart failure [J].Chinese journal of cardiovascular disease,2017,45 (3):190-1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