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符木紅,賀天津
(華東交通大學,江西 南昌 330010)
健康是整個社會關注的重要議題。為了提高大眾的健康水平,整個社會都號召開展各方面的運動,其中太極運動受到越來越多的關注和重視,太極拳也成為當前健身運動的重要項目。太極拳的健身功效十分全面,太極拳運動強調的陰陽氣血的平衡與當前我國中醫倡導的養生抗病的理念高度契合,同時太極拳倡導適量的運動。有氧運動的開展能夠提高運動者的免疫功能,幫助運動者改善心肺功能,推動健康狀態的不斷提升。個體免疫功能是否健全,會對個人的發展產生關鍵的影響。因此,重視各種疾病的預防,也能夠更好地推動個人的發展。太極拳運動不僅能夠緩解精神壓力,而且其幫助運動者抗抑郁效果十分明顯。正是因為這些優勢,很多大學積極地推動太極拳運動的開展。
疫情期間,大部分學校選擇讓學生居家學習,通過網絡開展學習活動。大學生體育網上課程也不斷進行模式創新,讓學生居家鍛煉,做到學習、體育鍛煉兩不誤[1]。為做好疫情防控期間學校公共必修課“大學體育”課程線上教學,很多學校的體育學院結合實際情況迅速成立以學院領導為組長的在線教學工作組,將原課程大綱中的“太極拳”教學內容調整至疫情防控在線教學期間進行。正是這些因素的影響,疫情期間,太極拳獲得了更大范圍的推廣,其認可程度、練習范圍也在不斷地擴大。
學生們居家在線學習太極拳,不僅契合了當前疫情防控的需要,也保證了適度的體育鍛煉,強健了體魄,增強了身體免疫力,更堅定了打贏防疫阻擊戰的信心。但由于各方面限制性因素的存在,以“太極”文化為特色的體育課程在開設過程中還存在不少問題。為了對這些問題有清晰的認識,筆者對X市的三所高校在校大學生展開問卷調查。調查問卷的內容主要涉及對當前“太極拳”課程的興趣、開設模式合理性、不滿意因素等方面。本次調查共發放問卷320份,回收有效問卷298份,有效問卷的回收率為93.13%。結合調查問卷的實際情況,得出以下結論。
通過匯總調查問卷可以發現,50.78%的調查對象為男同學,49.22%的調查對象為女同學,具體見下圖。

圖1 調查對象性別
由調查問卷結果可以發現,96.87%的調查對象表示,他們學校已經開設了太極拳課程;有3.13%的調查對象表示學校未開設該課程。在授課方式方面,38.24%的調查對象表示,現階段學校采用的授課方式是線上與線下相結合的模式;有7.52%的調查對象表示,他們現階段采用的仍然是線上教學方式,這主要是受疫情因素的影響;有54.23%的調查對象表示,他們學校現階段僅采用線下教學模式進行太極拳課程的教授(見圖2)。

圖2 體育課程開設方式
在當前大學體育課程方面,92.48%的調查對象表示他們對體育課程感興趣。對于不感興趣的調查對象來說,19.12%的調查對象認為當前體育課程內容單調枯燥;27.27%的調查對象表示當前課程的觀賞性和娛樂性不高;17.24%的調查對象表示當前課程的難度大,過于競技化;36.36%的調查對象表示,他們不感興趣的原因是其他原因。

圖3 對體育課程不感興趣因素
在本學期太極拳課完成滿意度方面,34.17%的調查對象表示滿意,53.29%的調查對象表示非常滿意,11.6%的調查對象表示完成情況一般,0.31%的調查對象表示對完成情況不滿意,0.63%的調查對象表示對當前完成情況非常不滿意(見圖4)。

圖4 課程完成情況滿意度
在以“太極”文化為特色的體育趣味課程開設方面,52.66%以上的調查對象表示非常支持,42.63%的調查對象表示支持,4.39%的調查對象表示無所謂,0.31%的調查對象表示不支持(見圖5)。

圖5 對體育趣味課程開設是否支持
在教學模式方面,16.3%的調查對象表示他們會選擇線上完成理論知識,線下學會動作內容;51.72%的調查對象表示他們選擇線下老師面對面傳授教學內容;3.13%的調查對象表示他們會選擇線上直播或者視頻學習;有28.84%的調查對象表示他們會選擇有趣味的體育游戲與體育運動相結合(見圖6)。

圖6 課程開設模式
在以“太極”文化為特色的體育趣味課程的優勢方面,73.98%的調查對象表示學校的武術教師資源豐富;48.9%的調查對象表示學校場地設施充裕;61.13%的調查對象表示,學校的體育趣味課程娛樂性與教育理念契合;52.35%的調查對象表示,學校的體育文化資源豐富;57.37%的調查對象表示,太極進入了新領域,有發展空間;1.57%的調查對象表示太極課程有其他優勢(見圖7)。

圖7 課程開設優勢
在課程收獲方面,57.68%的調查對象表示通過課程學習能夠強身健體;13.17%的調查對象表示通過課程學習可以獲得趣味體育方面的知識;6.58%的調查對象表示通過課程學習可以獲得有趣的體育教學手段;1.88%的調查對象表示通過課程學習可以獲得更多的就業機會;19.44%的調查對象表示通過學習可以了解更多太極拳知識;1.25%的調查對象表示通過太極課程具有其他方面收獲(見圖8)。

圖8 課程開設作用
由調查可以看出,以“太極”文化為特色的體育趣味課程的開設符合當前高校大學生課程學習的要求,能夠幫助學生強身健體,了解更多趣味體育知識,學習更多體育教學手段,也能提供更多就業機會,了解太極方面的知識。目前高校已經具備了開展此類課程的基礎,教師資源豐富、場地設施相對完善、文化資源豐富,而且“太極文化”與當前的教育理念高度契合。但是由于各方面因素的影響,仍然有部分學生沒有認識到以“太極”文化為特色的體育趣味課程開設的意義,參與課程學習的興趣不高,存在課程開設的模式不夠完善等問題,課程開設還需要從各方面進行配合和完善。
作為我國傳統的文化體育項目,太極拳運動受到了越來越多的關注和重視,普通高校也將太極拳運動納入該校的體育項目。太極拳運動的開展,能夠從較大程度上提升學生的心理素質和身體素質,也能夠從根本上提升學生的文化素養,充分落實體育教學修身養性的根本目標[2]。就各個高校體育教學的實際情況來看,太極拳運動也成為高校體育教學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太極拳教學的有效性受到了越來越多的關注和重視。但是由于各種限制性因素的存在,當前普通高校太極拳教學方面還存在這樣或那樣的問題。很多學生還是傾向于選擇那些傳統性的體育運動項目,學生在太極拳教學的活動中參與度不夠高,這也影響著學生的整體學習質量和效率。體育教師在太極拳方面的認識也不夠到位,他們重視技能的指導,但是在文化底蘊的傳播方面卻不夠到位,這也導致太極拳的價值無法有效的傳承。另外,很多高校在教學過程中采用的教學方法過于單一,無法提升整體教學效果,也不利于培養學生對太極拳學習的興趣。
太極拳是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以中國傳統儒、道哲學中的太極、陰陽辯證理念為核心思想,是內外兼修、剛柔相濟的中國傳統拳術,是中國傳統文化的重要載體之一。學校在開展“二十四式簡化太極拳”課程教學的過程中,將太極拳中所體現的“陰陽平衡”等元素融入到課程中,培養了學生對中國傳統文化的興趣,提高了學生傳統文化素養和道德水平,增強了學生的文化自信[3]。在全民抗擊疫情的關鍵時期,通過弘揚中國傳統文化,激發了學生愛國熱情,充分發揮了“課程思政”功能。
太極拳課程與我國優秀的傳統文化密不可分,更是受到我國傳統武術的啟發。同時,體育教師要加強課程研究,編制新的套路,從瑜伽課程、散打課程、拳擊課程中吸取有益成分,進行新型套路的創新,也能夠讓學生從新套路中體會太極拳的魅力;要重視太極拳理論知識的傳授,讓學生更好地了解太極拳文化內涵,從而積極投入到太極拳的學習過程中。
另外,在高校進行太極拳教學的過程中,要注意引導學生積極投入教學過程,可以選擇輕柔的背景音樂,讓學生能夠在音樂中陶冶自己,也能夠自覺參與到太極拳運動中來提升學生的節奏感和韻律感。與音樂的高度融合,能夠提升學生在太極拳運動中的學習興趣。
隨著翻轉課堂教學模式的不斷應用,體育教師應該積極將這種模式引入太極拳教學過程之中。作為一種新型的教學方式,翻轉課堂受到了越來越多的關注和重視。所謂翻轉課堂就是教師在課余時間提前備好課,采用與教學目標相匹配的材料,利用多媒體制作完成,學生也利用課余時間進行課程學習的一種新型的教學模式[4]。這種教學模式下,教師和學生也能夠進行雙向的交流和互動,使學生進行知識的消化和吸收,也能夠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5]。過去我國教育教學過程中采用的是傳統的教學模式。教師進行知識的教授并沒有讓學生進行自主學習,而翻轉課堂的教學模式可以讓教師的教學內容以視頻或者音頻的形式錄制,后期讓學生進行反復地觀看和學習,能夠讓學生自由地進行學習。
課程實踐的創新能夠讓學生以更多的渠道參與到太極拳課程中來。疫情期間,正常的線下授課活動受到一定限制。要做好課程教學工作,還要進行課程實踐的創新,要采用線上和線下相結合的教學方式,線上要通過華東交通大學網絡教學平臺進行太極拳課程的學習;線下課程主要是通過教師面授和集中答疑培訓開展,形成混合式的課程學習模式。這種線上與線下相結合的模式能夠讓學生更好地投入學習,有更多的時間參與學習,提升整體學習效果。2020年10月,筆者所在學校組織了第38屆校運會武術太極拳比賽,開展了第一屆“職教杯”運動會暨“中鐵市政環境杯”武術太極拳比賽,受到教師和學生的廣泛歡迎,師生參與度大幅提升[6]。
太極拳教學過程中要重視課程考核,采用合理的考核方式。體育老師必須從實際教學出發,明確當前教學過程存在的問題,不斷完善教育教學體系,根據學生在太極拳學習方面的實際情況,完善相應的評價標準,綜合考慮學生的合作能力及創新能力等,為學生提供合理的判斷,增強學生學習的自信心,提升學生的整體素質。教師必須改變傳統的單一的評價方式,將學生互評自評納入到評價體系中來,讓評價結果更加合理[7]。其次,教師要根據太極拳教學的實際情況,完善科學的考核評價制度,將太極拳教學的學習成績納入到整體的考評體系中來,提升學生的重視程度[8]。
以“太極文化”為特色的體育趣味課程的開設能夠進一步轉變學生對體育課程的傳統理念,讓學生提高太極拳學習的積極性,這樣才能夠幫助學生塑造健康的體魄。當前健康中國的理念盛行,對于高校來說不僅要重視科學文化知識的傳授,更要重視學生體能素質的提高。高校的太極拳教學還面臨各種各樣的問題,太極拳教學的價值還沒有有效地發揮出來。進行太極拳課程教學改革和創新十分必要。本文基于這種形勢,對太極拳創新和改革的方向進行分析,以期為未來課程教學提供一定的方向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