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娜
互聯網+的時代的到來,人們的生活方式以及各種學生的就業和市場對人才的需求都有了很大的變化。而且目前大學生越來越多,在畢業時普遍面臨著就業難的問題。為了能夠解決這些問題,學校可以改變原有傳統的教學模式,來促進大學生就業,也可以先讓學生就業然后再一點點選擇自己想要的工作,也可以鼓勵大學生進行創新創業。而本文中就是要培養大學生創新創業的能力,促進大學生在畢業之后能有更好的選擇與發展。從而達到了學校最終的目標。
互聯網+就是因為互聯網發展的推動,出現的新產業。互聯網+也就是互聯網和傳統行業進行互相的融合,然后利用互聯網獨有的特點,促進傳統行業在當下時代的發展。互聯網+的特點首先就是它可以跨界融合,就是說它為創新打下了堅實的基礎,將網絡與傳統的行業之間進行融合,讓行業發展的更好。其次是創新驅動,之前的資源驅動已經不足以維持到現在了,畢竟有些資源是有限的,不能無限的使用。所以要想辦法創新,將產業以另一種身份出現在市場上。這就是利用了互聯網的思維創造出了一條新路,發揮更大的力量。然后是可以重塑結構,也就是說可以不再是原有的社會結構、經濟結構、文化結構等等各方面都有著多多少少的變化,有的話語權也都有了改變,因為時代的不同,注重的方向也就會有所不同。還有生態比較開放,主要就是說要把阻礙發展的事務解決掉,給創新創業者最大的支持與鼓勵,促進他們的成功。然后就是其概括的方面比較廣泛,無論是涉及到哪個領域,在互聯網上都會出現其身影。最后就是其比較人性化的,互聯網可以以人為本,尊重人的各個方面,給予最大的理解和重視。
創新創業是指在創新的基礎上進行創業。也就是說不再是原來比較傳統的創業方法了。創新是指要有自己的獨特性和原創性,要有自己的風格,而創業就是要通過一些實際行動來獲取一定的利益,從而達到自己的目標。所以就是創業是以創新為前提的。創新創業也有著自己的特點。首先是高風險,因為要創新,那就會有很多地方是處于大多數人的盲區的,可能有些理解不了,也可能會受到一些困難的阻擋,所以對于創業者來說有很多東西都是未知的,那就是高風險的。其次就是有高的回報,俗話說得好,一分耕耘,一分收獲,付出了多少就會有相應的回報,既然選擇了創新創業,面臨了巨大的風險,一旦度過了高風險,那么給的回報也必然會是比較高的,而且再加上創新創業本來在產業上就是比較新穎,比較受人關注的,以及還有互聯網+這樣便利的舞臺相助,必定還是會有高回報的。最后就是創新與創新可以互相推動,互相前進。創新與創業他們之間就是密不可分的,創新為創業提供一定的基礎,幫助創業者想到一定的新穎、完善的項目,而創業者又完成了創新的想法,實現互利共贏。
提升大學生就業競爭力
就目前情況來看,社會對當前人才的需求是非常嚴格的,競爭也是非常激烈的。而且隨之而來的是大學生一畢業就失業的困境。現在大學生的就業壓力很大,因為現在很多企業招聘都是需要有比較高的學歷且還要有工作經驗,而對于工作經驗,是大學生的弱項,剛畢業的大學生哪里來的就業經驗,所以就導致大學生畢業之后很難就業,在加上每個人都想要找一個自己比較喜歡且擅長的工作,所以說是難上加難。而培育學生創新創業的能力,正好可以讓學生在畢業之后有基礎,有能力選擇創業,這樣一來,大學生不僅有了工作,而且還是其本身喜歡做的事。而當學生喜歡做的事與就業融合到一起時,就會給學生帶來一定的動力,從而促進學生的就業,所以也就提高了學生的就業競爭力。
滿足社會需求,促進社會經濟發展
我國政策也是“大眾創業,萬眾創新”,所以說培育學生的創新創業能力是有必要的,當學生真的選擇了創業,也算是在響應國家的號召[1]。而且現在很多人都面臨著就業難的問題,而創建公司就會需要一定的團隊及人力,解決了部分人的就業問題,從而促進了人們的消費水平,所以也算是在為社會貢獻一份自己的力量。然后就是當創業后,就會有正常的運行,如果一切正常,就會有資金往來,從而促進社會經濟的發展,帶動了經濟。
教師自身素質有待提高
其實對于大學生創新創業的培育是近年來才有的,之前也沒有設立相關專業的教師來教授關于這方面的知識,而突然興起的創新創業的教育,尤其是在互聯網為基礎的。有些教師可能是被迫安排到此崗位的,所以教師是在自己不斷地學習,可能自己對互聯網以及創新創業的知識以及過程等都不是非常的熟悉,也不能做到全面的講解給學生,對于有些實際問題,教師可能也沒有遇到過。還有的就是教師沒有過多地接觸過互聯網,所以對互聯網也不能很好地把握,教師的水平不高,就導致學生也失去了學習的興趣。
學生與教師的重視程度不夠
由于針對互聯網+大賽的大學生創新創業的培育是近幾年才興起的,所以在教學中的很多問題都還得不到解決,有的學校更是流于形式,并沒有給予太多的重視,只是設置了該門課程,甚至是選修課,有感興趣的可以聽,不感興趣的就可以不選不來聽課,這在學生的眼中就會認為這門課是不重要的,自然也就不會引起過高的重視,也沒有什么想要學習的積極性。
教學方法傳統、單一
現在還依然有很多的學校選擇教師在講臺上講課,學生在下面聽的教學模式,一味式的將知識灌輸給學生,導致學生在講臺下提不起注意力,總是會溜號,學生參與不到課堂中來,自然也就失去了想要學習知識的積極性。所以教師如果想要更好的把知識傳授給學生就要改變自己原有的傳統教學模式[2]。
提高重視度
提高重視度要從兩方面談起,一是教師,教師是學生的榜樣,所以教師要以身作則,要對創新創業有一定的重視度。想要提高教師的重視度,學校可以選擇開討論會、下達命令,以及各種的宣傳普及等等來提高教師對該方面知識的掌握,并讓教師知道創新創業能力對現代學生的發展的重要性,以此來提高教師對該能力的重視。二就是學生,想要提高學生的重視度,也是教師要有一定的重視度,這樣在學生面前提起的時候會比較隆重一些,學生自然也會聽得更加仔細一些,然后就是要耳濡目染,不斷地向學生傳輸擁有創新創業的好處,畢竟已經是大學生了,什么是為他們好,他們還是分得清的。當然也可以選擇他們比較感興趣的事情,例如互聯網,他們在日常生活中用到最多的就是互聯網,所以教師可以通過互聯網進行宣傳,提高他們的關注度,引起學生的共鳴[3]。
提高教師的自身素質
提高教師的自身素質,教師可以進行自主學習,畢竟現在是互聯網時代,想要學習的事情基本上在互聯網上都能找得到,這樣不僅是在學習專業知識,也是在了解互聯網,為在課堂上給同學們講解互聯網+大賽的時候能夠準備的更充分,講解的更清楚。學校也可以進行外聘,找一些有經驗的企業管理者來進行講座,講解一些能夠在實際生活中遇到的問題以及解決方案。再就是教師可以多參與一些學校組織的有關于培育大學生創新創業能力的研討會、交流會以及出差的機會,在會上多聽取其他教師的想法,然后結合自己學生的特點,制作出一個屬于自己的教學方法,不斷的豐富自己的知識和技能。也可以選擇出差,多去參觀一下其他學校關于這方面的教學,吸取一下他們的優點,豐富自己的經驗。也可以多和學生交流,清楚學生的意愿,然后結合經驗與學生的意愿選擇適當的教學方法。這樣更有利于教師提高自己的綜合素質,從而能夠更好的培育學生的創新創業能力。
創新教學模式
現在是互聯網的時代,教師不應該將教學模式僅僅的局限于原有的方法中,教師大可以利用互聯網中的視頻、圖片,也可以是ppt來講解有關創新創業的知識,以此來吸引學生的注意力,促進學生學習的積極性[4]。再就是不能只注重于教授創業時的知識,更要選擇一些在創業中或者是以后再經營中可能遇到的問題以及要解決的辦法,這樣在學生以后創業的路上遇到問題時才不會感到特別恐慌,手無足措,有了一定的準備,才更容易將問題處理掉。
綜上所述,為了落實國家的發展戰略,達到教育改革的目標,選擇開設了有關于互聯網+大賽的大學生創新創業的課程,就是為了培育大學生的創新創業的能力,為以后就業打下堅實的基礎,也能夠促進整個人的全面發展。所以本文就提出了提高整體對創新創業的重視度、提高教師的自身素質,改變原有的教學模式的建議來不斷地增強學生的創新創業能力,希望能夠幫助大學生在互聯網+大賽中有優異的成績,更是能夠幫助大學生在以后實現創業的夢想。
[本文系陜西省教育科學“十三五”規劃2020年度課題立項一般課題項目名稱:《新時期高職院校學生創新創業能力培養的途徑與實踐 》(編號:SGH20Y1557 )研究成果。]
(陜西國防工業職業技術學院)
參考文獻:
[1]馬敬原,姚瑾,劉卿寧,甘楊,曾茜.基于大學生創新創業能力培養的實踐教學體系研究[J].赤子,2019:56.
[2]薛欽予,張鑫,商琪,許鳴軒,王尊博.基于“互聯網+”背景下大學生創新創業教育模式研究[J].信息記錄材料,2019:242-243.
[3]康玲,王文靜.基于“互聯網+”背景的大學生創新創業教育探究[J].中國管理信息化,2019:210-211.
[4]齊穎,陳陽.基于"互聯網+"競賽驅動下大學生實踐創新能力的培養與研究[J].人文之友,2019: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