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艷
作為一名優秀的中學政治教師,我們要準確把握時代脈搏,聯系社會生活實際,使政治課永遠充滿濃郁的時代氣息,這與利用信息技術服務于課堂教學密不可分。
中學政治學科有著自身的特點,它是一門時代性、針對性很強的學科。如果脫離時代、脫離實際,那么這個學科就缺乏生命的活動,學科知識就是一潭死水,沒有生機,更談不上學以致用。信息技術與中學思品學科教學的有效整合,不僅實現了課堂教學手段的多樣化,還為課堂教學提供了廣闊的思考空間。如今信息技術服務于課堂教學活動,不僅僅局限于教師的層面,還讓學生在開展探究、構建知識的過程中,發展了搜集整理運用信息解決問題的能力,提高了學生的綜合素質。
思想政治教師在傳授知識時,應注意對學生學習知識的引導和啟發,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意識、創新意識,讓學生學會舉一反三,并在主動參與教學的過程中獲得自我教育,使自我價值得到提升。只有這樣,才能使學生愛學、樂學、勤學、善學,不斷促進思想政治課教學實效性的提高。只有讓學生喜歡你,他們才會喜歡上你的課,只有他們喜歡聽你講課,你的一切教學設計才會有效果。否則,你講得再細致、深刻,學生沒有聽進去,你設計的問題、活動再好,學生不配合,你的教學談何實效?而要想讓學生喜歡你,教師就要不斷提高自身修養,用你高尚的人格魅力去吸引學生,用你真摯的情感去感化學生。教師要經常走近學生,關愛學生的學習和生活,跟他們溝通。上課前教師可以早幾分鐘進教室與學生們聊聊學習、聊聊生活,了解他們的狀況,因為在非課堂的環境下師生更容易真誠交流;下課后應該留下你匆匆的腳步,問一問大家還有什么問題,對有問題的學生進行耐心的必要的講解;考試前對不同層次的學生進行有針對性的復習指導,問一問復習情況,鼓舞大家的信心,緩解他們心理的壓力……我相信只要你真心愛學生,學生也會真心愛戴你,師生之間的距離就會拉得很近。和諧的課堂,是一切教學效果的前提。
學生不喜歡上政治課,在政治課上無精打采,失去了課下高談闊論時的神采飛揚。為什么呢?因為一些教師的授課只注重課本教材知識的傳授,而根本不與當前形勢、事件相結合,使得政治課堂與學生有了距離,學生也不喜歡這樣枯燥的教學過程,甚至感到很厭煩。因此,政治教師在課堂教學中可以適當地引入時事政治內容,將時事與教材內容結合起來講授,拉近教材與學生之間的距離,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這樣既讓學生積極參與了課堂教學,又落實了新課程標準的要求。比如,在講授“和平與發展是當今世界的兩大主題”時,教師可以講現在巴爾干半島的局勢、伊朗的核問題等等,這些都是學生比較關心的問題,教師要引導學生深入地分析這些問題,透過現象看本質,從而促進學生邏輯思維能力的發展。這樣的教學,學生興趣盎然,積極討論、發表自己的看法,對教材內容有了深入的理解,同時也取得了非常好的教學效果。學生是學習的主人,只有學生真正參與教學,充分發揮主觀能動性,主動學習,自覺學習,掌握學習方法,就能真正提高課堂教學效率。
中學學生逐步擴展的生活是政治課程建構的基礎。人的政治是通過對生活的認識和實踐逐步形成的。中學生的生活范圍逐漸擴展,需要處理的各種關系日益增多。政治課程正是在學生逐步擴展的生活經驗的基礎上,為他們正確認識自我,處理好與他人,與集體、國家和社會的關系,促進政治健康發展,提供必要的幫助。中學學生正處于青春期,并向成年人過渡的階段,自我意識和獨立性逐步增強。在中學階段幫助學生形成良好品德,樹立責任意識和積極的生活態度,對學生的成長具有基礎性的作用。本課程的任務是引領學生感悟人生的意義,逐步形成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和基本的善惡、是非觀念,學做負責任的公民,過積極健康的生活。政治的形成與發展,需要學生的獨立思考和生活體驗,社會規范也只有通過學生自身的實踐才能真正內化。本課程將正確的價值引導蘊涵在鮮活的生活主題之中,注重課內課外相結合,鼓勵學生在實踐的矛盾沖突中積極探究和體驗,通過道德踐行促進政治的形成。
作為教師,應該完全尊重學生的個性,包括所有的缺點,以我們的熱情,寬容,理解,去愛他們,要多用鼓勵與贊揚,讓學生感到成功并不遙遠,在課堂上發現他們擁有的點滴進步,要毫不吝嗇地通過言語、神態、動作給他們以贊賞,當著同學的面表揚他們,讓他們能真正地感受到老師的期望與愛。教師必須注意語言和態度,不應使用太尖銳的話語批評學生,更不能挖苦諷刺,避免給學生造成心理傷害,窒息 剛燃起的求知之火,直至產生逆反心理與教師對立。給學生以心理的安全感,把學生的錯誤 看作是一種糾正原有假設或者結論的信息,做到善待學生的錯誤,善待學生。尊重他們,關心他們,讓他們能感受到老師的愛,用他們情感上的滿足感,燃起對課堂活動的積極性。教師對學生要有積極的期望,應該相信每一位學生都有巨大的潛能,如果相信學生的潛能能夠被發現并得到發揮,那么教師自然就會對學生有信心、對教學有熱情,教學時就會有 激情。著名教育家第斯多惠說得好:“教學的藝術不在于傳授的本領,而在于激勵、喚醒與 鼓舞,而沒有興奮的情緒,怎么能激勵人,沒有主動性怎么能喚醒沉睡的人,沒有生氣勃勃 的精神,怎么能鼓舞人?”課堂中教師的麻木冷淡,會造成氣氛的死氣沉沉;課堂中教師的 枯燥講解,會造成學生的昏昏欲睡;課堂中教師的心灰意冷,會造成學生的信心散失,因此 教師的教學應該充滿激情,通過充滿激情的教學以影響和帶動學生的學習激情,從而讓學生 在情感、態度、認知、行為上產生積極的反應,進而讓學生愛學、樂學、主動學。對在課堂教學中偶發事件要有足夠的心理準備,機智處理課堂出現的偶發事件是優化課 堂生態環境不可缺少的手段。在處理偶發事件時,教師要遵循以下要求:化消極因素為積極。
為此,在政治教學中,教師可以創新教學方式,利用各種各樣的教學形式,激發學生的參與意識,轉變學生的學習觀念,變“要我學”為“我愿學”。比如,學習“防微杜漸,減少與預防犯罪”時,教師可以組織學生表演一個課堂短劇,讓學生親自扮演劇中的角色,以現身說法的形式來講述法律知識,可使學生在寬松、自由的氛圍中主動學習知識。這種形式打破了學生傳統的思維模式,給了學生不一樣的體驗和感受,學生感到十分新穎,都很愿意參加表演,從而提高了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增加了學習興趣,也取得了事半功倍的教學效果。
(貴州省威寧縣第九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