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美華



摘要:為了提高區域經濟發展統計評價的準確性,以川渝區域經濟發展為例,研究該區域高質量發展統計評價方法。針對川渝區域經濟高質量發展的影響因素,通過提取川渝區域經濟發展過程中的變量、川渝區域經濟高質量發展統計評價模型指標及權重值確定、模型評價指標結果量化。實驗證明,新的統計評價方法相比對比方法準確率更高,有效提高了評價精度,統計評價結果更容易被認可。
關鍵詞:高質量發展 統計評價 區域經濟 川渝區域
由于各區域資源稟賦、交通區位、現實基礎、人力資本、開放程度等方面存在較大差異,在對區域經濟高質量發展進行統計評價時,大多數的統計評價受到不同區域的特殊發展情況制約,樣本采集時稍不注意就會造成統計評價結果的精度難以保證。針對上述影響因素,有關部門應當加大控制力度,避免類似的問題發生,而對于在統計評價過程中對數據造假、應付統計評價的行為也應當嚴格處罰。目前的區域經濟發展統計評價方法主要是采用人工統計分析方法,通過先驗數據分析和綜合調度,分析高質量發展數據,但該方法評價區域經濟高質量發展時評估的準確性不高。除此之外,還應當針對區域經濟高質量發展建立相應的結果統計評價方法,對結果進行驗證,從而保證統計評價結果的真實、精確。為此,本文以川渝地區為例,研究經濟高質量發展統計評價方法,以期提高區域經濟高質量發展統計評價的準確性。
一、川渝經濟高質量發展統計評價模型設計
構建科學的統計評價指標體系,必須以經濟高質量發展的內涵和特征為依據。必須“堅持質量第一、效益優先,以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主線,推動經濟發展質量變革、效率變革、動力變革”;必須推進綠色發展,“建設美麗中國”;必須保障和改善民生,“不斷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本文認為,川渝經濟高質量發展的內涵和特征可以從以下五個方面進行把握:一是增長水平。保持適度增長水平,是實現經濟高質量發展的重要體現;二是結構優化。促進結構優化,是實現經濟高質量發展的基本路徑;三是效率變革。推進效率變革,是實現經濟高質量發展的關鍵手段;四是綠色發展。堅持綠色發展,是實現經濟高質量發展的內在要求;五是共享發展。實現共享發展,是實現經濟高質量發展的根本目的。
(一)提取統計評價變量
在明確經濟高質量發展的內涵和特征的基礎上,通過對川渝經濟高質量發展統計評價的影響因素進行分析得出,影響其結果有效性的因素均產生在統計評價的過程中,因此川渝經濟高質量發展統計評價模型的第一步是提取統計評價變量。
定量變量主要通過統計評價過程中的各項數值記錄獲取,不需要進行人工干預;定性變量需要統計評價部門的內部審計人員根據不同定性變量以及評價指標對應關系進行取值,需要人為進行評價。
(二)計算統計評價模型指標權重
1.建立評價指標體系。基于上述經濟高質量發展的內涵和特征,遵循科學性、整體性、層次性、可比性和可操作性,將其作為統計評價指標體系的設計原則。
2.計算指標權重。本文結合層次分析法,對統計評價模型中各個權重值設定。根據Satty相對重要性,得出不同評價指標的權重值等級集合Q={q1,q2,q3,q4},其中,q1,q2,q3,q4分別代表統計評價指標不重要、略微重要、較為重要、絕對重要,為不同權重等級分別取值為:Q={0,3,6,10},再將定量指標進行比較得到相應矩陣,如公式(1)所示:
公式(1)中,q代表的是為不同定量評價指標的權重值等級分配矩陣;n、m代表的是不同權重提取角度下各個影響因素數量[10-11]。在公式(1)的基礎上得出定性指標的權重值分布矩陣如公式(2)所示:
公式(2)中,P代表的是不同定性評價指標的權重值等級分配矩陣;i代表的是待評價對象;j代表的是每個評價對象中的各項評價因素屬性值。由于增補矩陣的各行、各列均代表同一指標的評價數值,因此在實際應用中,還需要在評價前進行無量綱化處理。
(三)模型評價指標結果量化
由上述可知,在川渝經濟高質量發展統計評價模型中,分為定量變量和定性變量兩種。首先根據定量變量的統計評價指標對其評價結果進行量化。若在統計評價過程中,出現多次錯誤標識則將扣分累積。將每項指標的總分記為5分,扣完為止。得出川渝經濟高質量發展統計評價結果的最終有效性評價分數為:評價結果=5-錯誤標識扣分。
二、實例分析
本文以川渝地區15個城市為樣本,選取2018年各項指標值進行區域經濟高質量發展水平評價,如表1所示。
數據來源于2019年《中國統計年鑒》。為便于指標綜合,在進行實例評價之前,利用1.2.2和1.3的方法對各項指標進行標準化處理和逆指標正向化處理。
(一)計算川渝地區一級指標得分
根據上述計算指標權重方法,計算出的川渝地區15個城市經濟高質量發展一級評價指標主成分得分排名以及綜合水平得分排名如表2所示。
由表2可以得出如下評價分析結果:
增速水平區域差別較小:我國經濟進入新常態后,各地區重視經濟發展質量,基本扭轉了依靠高投入實現經濟擴張的態勢,經濟發展動能在向創新驅動方式轉換,總體而言經濟增速水平區域差別較小。重慶、遂寧、綿陽、瀘州等地區經濟增速水平位居該區域前列,成都、廣安、內江等地因為其經濟體量較大增速水平得分排名靠中間;自貢、攀枝花、資陽等地區增速水平得分排名靠后,依靠創新驅動加快發展、縮小與其他城市差距,是該地區政府和人民面臨的一項重要任務。結構優化區域差別較大:由于地理區位、資源配置、區域戰略等存在差異,各區域在經濟結構優化方面差別顯著。效率變革區域不均衡:完善體制機制,優化生產要素流動和配置,提高投入產出效率,是各地推動效率變革實現經濟高質量發展的重要舉措。但由于科教水平、經濟基礎、觀念文化等不同,區域效率變革的效果也存在著明顯的不均衡。綠色發展區域差異不明顯。共享發展區域差異顯著。
(二)評價準確率對比結果
在上述實例分析結果的基礎上,分別利用本文統計評價方法和基于SBM-Tobit分位回歸的區域行業經濟效益差異性研究、基于熵值法的四川省經濟增長質量統計評價方法,統計評價川渝區域經濟高質量發展情況,得到三種方法的評價準確率對比結果如圖1所示。從圖2中可以看出,本文方法評價準確率在96.7%以上。這是由于本文方法在統計評價前結合層次分析法,計算各級指標權重并量化,提升指標評價準確率。
三、結束語
針對川渝區域經濟高質量發展統計評價問題,設計一種基于層次分析法的多指標統計評價方法。通過研究可知,該方法可以解決以往川渝區域經濟高質量發展統計評價中存在的問題。構建川渝區域經濟高質量發展統計評價模型,進行川渝區域經濟高質量發展統計評價指標量化分析,可以提高川渝區域經濟高質量發展統計評價的準確性。在后期的發展中,應加大本文設計方法在區域經濟高質量發展統計評價中的應用力度。
參考文獻:
[1]代瀏漪.內蒙古區域經濟發展的綜合評價和優勢研究[J].中國市場,2021(05):17-18.
[2]金鳳君,姚作林,陳卓.環南海區域發展特征與一體化經濟區建設前景[J].地理學報,2021,76(02):428-443.
[3]徐碩嶸,徐婭嵐,朱雯婧.對區域經濟活力影響因素的研究——以中部地區為例[J].中國集體經濟,2021(03):27-28.
作者單位:重慶工商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