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曄
摘 要:小學語文是義務教育階段的重要課程之一,與中學生相比,小學生的理解能力相對薄弱,但是可塑性強,中國特將小學生啟蒙寫作教學設立在三年級,目的就是抓住小學生的可塑期,給予學生適當的寫作方法與技巧指導。寫作的水平在語文教學當中被當作衡量語文成績的一大要素,而很多小學生的語文作文呈現出單一、相同、缺乏特點的問題,需要教育工作者予以重視。對此,文章基于學科核心素養從個性化教學模式在小學語文習作課堂中運用的意義與策略兩個角度進行分析,旨在發揮個性化教學模式的價值與意義,促進小學生在語文習作學習中的個性化發展。
關鍵詞:小學語文;習作;個性化教學
一、 引言
語文是一門基礎性學科,小學生的語言知識理解掌握程度,直接影響他們對其他學科的理解與學習,即使小學生對其他知識的渴望再強烈,如果學不好語文課程,閱讀能力不行,直接關系到他們是否能夠深刻透徹地理解其他學科知識的內容及意義。而個性化寫作是檢驗學生語言學習成果的一個主要途徑,通過個性化寫作的鍛煉可以促進學生主動地吸收語言知識點,鍛煉學生的閱讀理解能力與語言組織、表達能力,能夠在很大程度解決上述中的問題,所以小學個性化習作課程教學是小學教育的基礎,對于其他各學科學習均具有十分重要的影響。
二、 個性化教學模式在小學語文習作課堂中運用的意義
“個性化教育”是中國及國際教育討論和推進的強勁教育潮,其所強調的個性化教育、現代化教育打破了傳統教學思維模式,強調以人的思想、情感、體驗為教育核心,教育工作者開發、鼓勵、引導學生自主擬題、自由發揮、展現個性,在文章寫作中融入自身的體會,從而達到個性化教育的目的。寫作是利用文字、符號來傳遞感情及信息的一種方式,對知識匯總輸出的另一種形式,一篇好的文章它需要大量的知識支撐,豐富的閱歷修飾。好的文章不僅能表達作者的想法、感情、觀點,還能影響到讀者對文章中提到的事物的看法及理解。習作是小學語文知識的匯總,它包含了文字、語句、詞匯多方面的知識點,作文水平的提升直接影響到學生的語言能力、表達能力,由此可見,提高小學生的寫作能力非常重要。
三、 個性化教學模式在小學語文習作課堂中的有效運用策略
(一)堅持以生為本理念為個性化習作的前提
隨著中國教育事業不斷發展提升,個性化教育成為教育事業的核心問題。個性化教育、創新化教育的目的是培養和激發學生的創造力,每個學生都是獨立的無可復制的,這就要求教育工作者因材施教,依據不同學生、不同特點、不同接受能力做出相對應的教學方案。個性化教育成為教學的重點,以學生為主體教育工作者通過新的教學方式、思維,把知識的魅力充分展現給學生,讓每個學生感受到學習的樂趣。因此,小學語文教師在習作課堂教學中應堅持生本教育理念,關注小學生在習作課堂學習中的情感需求,并為小學生提供表露真實情感的機會。
實際上,寫作的首要條件就是真情實感,只有投入真情實感才能讓讀者在讀文章的同時感受到文章所展現出來的情感魅力,深刻地體會到作者寫作文時想表達怎樣的情感。而現在多數小學生寫作文存在單一無話可寫、抄襲、湊數、格式化等現象。作文中無法體現自己的真情實感沒有個性特點,枯燥乏味的文字、語句拼湊而成,導致作文千篇一律。針對這種問題,需要教師引導學生用自己的語言、方式去表達自己的真情實感,例如:(媽媽今天來接我放學,我們開心地回家了),用學生自己看到感受到的去寫作:今天放學我走出教室看到媽媽站在其他家長當中,穿著她最喜歡的紅色大衣,有微風輕輕吹過她的臉頰,媽媽像一只美麗的蝴蝶。我飛奔到他的懷抱里媽媽微笑著摸摸我的頭,牽著我的手開心地回家了。這樣的寫作手法加入了學生自己的感受,不再刻板、單一籠統地寫出事件,而是以第一人稱所見、所想生動、有特點地以文字形式敘述出來。
(二)注重個性化寫作與生活的鏈接
教育工作者應該培養孩子的觀察能力,留意身邊人、身邊事每個學生都是獨立的個體有他獨特的想法及角度看待身邊的事物。應該正確地引導學生以多角度、多方位的視角去看待事物,大膽想象不要被條條框框所束縛。小學生就是一張白紙,通過他對生活對事物的接觸,慢慢有了自己的理解。小學生想象力的開發對小學生未來寫作的幫助是非常重要的。通過開發小學生探索、思考的能力,激發創意的火花,解決寫作無素材無內容問題。小學生想象力豐富,應該鼓勵其發揮想象空間。他們通過眼睛看到的事物,通過自己的幻想自己幻想出來的世界,用自己的語言融入寫作當中,能讓學生愉悅、積極地參與到寫作當中。鼓勵學生通過幻想、認知未知領域。通過動畫片、科幻電影、童話故事開發學生的想象空間,在正確引導的幻想下,寫出的作文是浪漫的豐富多彩的是有個性的作品。
(三)采取多種教學方法指導學生個性化寫作
1. 角色互換方式
為了避免教學枯燥問題,可以在教學過程中讓學生分成小組,每個學生批改其他人的作文,在批改的過程中觀察其他人作文有特點的地方,歸納總結成自己的語言題材。發現其他人不足有缺陷的地方,找到問題所在避免自己犯同類錯誤引以為戒。此方法可以快速提升小學生寫作技巧,也讓學生規避了很多容易犯的錯誤。
2. 日記記錄方式
可以使用記日記的方式,讓小學生每天記錄自己身邊發生的小事情,用文字形式記錄下來,加深印象。一段時間后,回顧之前的日記,看自己有沒有之前有語病的地方不通順有問題的,通過和之前的對比,現在的詞匯量語言表達能力有沒有所提升。每天記日記的同時不斷地鍛煉學生的寫作能力,由于日記當中的人物及事件都是自己親身經歷的,通過文字的形式表達出來也更生動更有個性,充分體現出作者看待問題的角度。同時學生會融入更多的情感進入文章中。寫日記是最能激發學生個性化寫作的方法之一,特別是日記當中包含很多學生自己的小秘密、心里話,這些都能及好地凸顯學生的個性。
比如布置學生一次特殊的作業——“給父母做一次早飯”,并用日記記錄下來。同學明明做的早飯非常順利,父母非常開心、欣慰地夸贊了孩子。同學麗麗由于早晨起來晚了,慌里慌張穿上衣服起來做飯,結果發現衣服穿反了。她給父母做的煎蛋,由于太著急了把煎蛋煎糊了。當麗麗羞愧地把煎蛋端到父母面前,媽媽摸著她的臉說:失敗是成功之母,雖然煎蛋糊了,但是爸爸、媽媽能吃到他做的早飯還是非常開心。同學強強打算為父母做面條,父母執意不讓強強做,最后在他的堅持下,同意媽媽參與進來。他把水燒開了放入菠菜、面條,過去了幾分鐘面條一根根爭先恐后地浮出水面,不斷地翻滾著,強強看著自己的戰果開心得手舞足蹈,最后在媽媽的幫助下倆人合力把面條做好了。也有的同學父母堅持不讓做,委屈地哭鼻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