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碧野
摘 要:在新課程標準的教學背景下,對學生的個性化培養成了時代的要求,要求在初中體育與健康的教學過程中,深度挖掘學生的潛力,讓學生愉快地參與到課程中,提高學生的身體素質和綜合素養,文章通過分析初中體育與健康中學生個性化培養的原則以及初中體育與健康課對學生個性化培養的重要性,結合初中體育與健康課堂的教學現狀,提出實現初中體育健康課個性化培養的策略。
關鍵詞:初中;體育與健康;個性化培養
一、 引言
體育與健康課程是一門知識與技能學習的綜合性學科,對促進學生的健康發展有著積極作用,在進行學生個性化培養的過程中要尊重課程長期性、自主性、合作性的特點,注重學生學習興趣的培養,促進課堂教學的有效開展,推動學生綜合素養的提升,因此初中體育與健康課程需要在教師的努力下進行個性化培養方案的實施,改變傳統的教學模式,加強學生個性化的培養,從而推動學生的個性化發展。
二、 初中體育與健康中學生個性化培養的原則
首先,體育與健康課程中的學生個性化培養具備長期性的特點,幫助學生提升身體素質、養成健康的生活習慣不是一蹴而就的,由于傳統的教學方法對這門課程的影響極深,因此想要實現學生的個性化培養任重而道遠,教師在教學中需要提前對課程和教學目標有一個整體的把握,積極引導和鼓勵學生參與到體育鍛煉中。
其次,體育與健康課程中的學生個性化培養具備自主性的特點,學生在課堂上可以根據自己的個性化需求,選擇適合自己的學習內容,根據教師的引導制定學習進度目標和學習方法,教師需要以學生為本,引導學生自主選擇,開展個性化的體育與健康課程的教學。
最后,體育與健康課程中的學生個性化培養具備合作性的特點,體育與健康中包含了多種多樣的訓練項目,其中大部分項目是需要學生進行團隊配合才能完成的多人項目,這些項目成了培養學生的合作能力和責任意識的重要方式,因此教師在進行體育與健康課程教學的過程中需要為學生創造團隊合作的氛圍,讓學生在合作中學習,在互助中進步,使學生的個人綜合素質和體育能力得到同步提升。
三、 初中體育與健康課對學生個性化培養的重要性
(一)促進學生學習興趣的培養
在教育教學的開展過程中,都需要建立在學生的學習興趣上,因此在初中體育與健康課程的開展和教學中,教師應該充分了解學生的學習特點及年齡特征,以學生的需求為出發點,由此展開體育鍛煉,使學生的興趣得到滿足,從而提高學生對體育鍛煉的興趣。
(二)促進課堂教學的有效開展
課堂中輕松的學習氛圍對學生的學習效果有著很大的影響,因此在初中體育與健康的課堂中,通過對課堂氛圍的營造,讓學生在輕松的氛圍中進行體育鍛煉,不僅可以增強學生對體育鍛煉的接納程度,更能高效地達成課程的教學目標,教師在授課的過程中也能根據課程特點進行課程的創新,走向一個教學方法帶動教學目標的正向循環。
(三)促進學生綜合素養的提升
初中體育與健康課程的目標就是為了促進學生的個性化培養,這就要求教師在日常的學習和生活中關注到學生的狀態,對課程教學進行有效的劃分,針對學生的狀態安排不同的教學目標,理論與實踐相結合,讓學生充分了解到身體素質對未來發展的重要性,最終讓學生的綜合素養得到培養與提升。同時,教師通過對學生的引導,使學生進行自我分析,讓學生自己思考怎樣找到加強體育鍛煉最有效的方式,在教師提出個性化培養方案之后,學生可以及時與教師溝通,在分析與溝通過程中,實現學生的自我管理能力,使學生綜合素質得到發展。
四、 初中體育與健康課堂的教學現狀
(一)學生缺乏自主鍛煉意識
現階段在互聯網的大環境下,人們習慣足不出戶掌握世界動態,從而養成了“宅”的習慣,對于初中生來說,他們正處于成長的關鍵階段,由于“宅”的習慣和課業的負擔,學生留給體育鍛煉的時間少之又少,如果缺乏足夠的鍛煉,對青春期學生的生長和健康極為不利。因此需要在體育與健康的教學中根據學生個性化的特點,幫助學生養成自主鍛煉的意識,從而增強學生的身體素質,養成健康良好的生活習慣。
(二)學生對體育鍛煉的興趣較低
由于傳統的教學方法與內容,導致學生喪失了對體育與健康課堂的教學內容的興趣,再加上傳統應試教育的影響,體育與健康課程很多都無法正常開展,加上繁重的課業負擔,學生沒有時間也沒有精力投入體育鍛煉中,使學生對體育訓練的熱情消耗殆盡,但是初中的體育與健康課程可以為學生提供一個鍛煉平臺和釋放心理壓力的機會,只有學生身心愉悅地參與到鍛煉中,才能提高學生的身體素質,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
(三)傳統體育與健康教學方式的局限性
如今體育與健康的教學方式主要是以教師講授為主,老師占據著課堂的主導地位,以灌輸式、填鴨式教學方法將內容傳授給學生,往往忽略學生的個體差異,采用統一的教學目標,這樣的教學方式已經無法滿足學生的個性化發展要求,長此以往,導致學生對體育與健康課程失去了興趣。這樣的教學方式難以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統一不變的教學方式及內容,不僅不能達到教學的目的,反而對學生的個性化培養不利。
五、 實現初中體育健康課個性化培養的策略
(一)因人而異,培養學生獨特的個性
由于學生的身體素質差異,在進行體育鍛煉的過程中要充分保護好每個學生的身體,因此因材施教是個性化培養的前提,可以充分利用到學生之間的差異,讓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充分認識到學生在具體方面的不同,從而細化對學生的培養方案,對不同特征的學生實施不同的教學方法,做到個性化培養。
首先,教師需要了解學生的身體素質,根據學生的具體情況提出體育與健康課程要求,確保每個學生都可以參與到學習中來。其次教師需要了解到每個人不同的需要及個性,有的孩子天生就不愛運動,有的學生內向,有的學生身體素質差,因此教師需要在教學活動中根據教學目標提出針對不同學生的不同訓練方法,使每個學生都參與到訓練中,達到訓練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