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逸梅
摘要:小學數學教學要求在新課改的推動下越來越高,只有不斷創新教學模式和方法,才能與時俱進,滿足現代學生的學習需求,激發學生的數學思維和數學能力。生活化的教學方法作為一種新興的教學手段,實踐教學中應用效果較為顯著,通過有效的生活化教學方法,讓學生在熟悉的生活氣息下高效學習數學知識,從而調動學生的學習熱情和積極性,對學生數學綜合能力的提升具有積極意義。基于此,文章主要圍繞小學數學教研中生活化教學方法應用研究展開討論,希望給更多小學數學教育工作者提供幫助。
關鍵詞:小學數學;生活化;教學方法
引言
小學階段的數學知識與生活息息相關,生活化的教學方法是一種行之有效的教學手段,因此,教師在開展小學數學教學過程中,要從學生的角度思考問題,選擇適宜的生活化教學模式,為學生打造個性化的課堂,從而提升學生對數學課堂的喜愛程度。另外,小學生往往對新鮮的事物比較感興趣,教師要抓住學生這一特點,將生活素材或案例引入課堂教學中,促使學生在潛移默化中學習新知識,這樣也可以實現數學教學的預期目標,可謂一舉兩得。筆者結合自身教學經驗,對小學數學教研匯中生活化教學方法的應用進行了深入研究,從小學數學教研中生活化教學的重要意義出發,將實踐教學方法進行了總結。
一、小學數學教研中生活化教學的重要意義
小學數學生活化教學主要是在教學中將生活素材與教學內容相結合,通過生活化的案例幫助學生掌握相關知識點,這樣不僅可以提升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還可以使學生的創新能力得到鍛煉,學會運用數學知識解決生活中遇到的問題,進一步提升學生的實踐能力和應用能力,達到學以致用的教學效果。
二、小學數學教研中生活化教學方法的應用策略
(一)注重創新教學方法,將數學知識與生活實踐建立聯系
教師在展開小學數學教學的過程中,要不斷創新和改革自己的教學方法,在課堂上以學生為主體,而教師要不斷地指導學生們。同時教師也要正確地理解生活化教學的含義,加強數學現實化的概念,將教材內容與實際生活聯系起來,以此來不斷地提升學生們學習的熱情。比如,教師在平時要多學習關于生活化教學這方面的知識,了解每一個學生的心理狀態,并且按照他們的基礎給他們制定相應的教學方案,在教學的過程中教師要將生活化教學與教材內容聯系起來,以便于學生們可以更快地掌握相關的知識內容。又如,教師在講到《厘米和米》這節內容的時候,可以讓每位學生準備直角尺或三角尺,而教師要準備一個米尺。在課堂上,教師可以先給學生們講一下關于這節課的教材內容,之后教師可以用米尺給學生們量一下他們的身高,然后教師讓學生們用自己準備的直尺或三角尺去量一下鉛筆盒、筆記本等的長度,并且讓他們比較厘米和米之間的差異,或者教師也可以讓學生們猜測一下桌子的高度,大樹的高度等等。在這種教學模式的影響下可以不斷激發學生們學習數學的興趣,進而也可以提高課堂的教學質量。
(二)創設生活化的教學情境,打造和諧課堂
教師在整個教學中起到指導作用,同時作為傳播知識的紐帶,要從學生角度思考問題,將生活情境作為載體,為學生傳授數學新知識,通過創設生活化的教學情境,打造輕松、愉悅、和諧的數學課堂,以此為基礎不斷提升學生的數學知識素養。比如,開展“長方體與正方體的認識”章節內容教學時,根據教學要求為學生專門準備相應的數學模型,或者通過觀看正方體和長方體的相關視頻,引導學生獨立觀察和思考,并且提出有效問題,讓學生探尋生活中常見正方體和長方體,各具有什么特點,學生們的回答也會是多種多樣,等到學生們回答完問題后,讓學生體驗如何制作正方體和長方體,驗證自己的答案正確與否,這樣一來,不僅可以活躍課堂氛圍,還可以調動學生的積極性,促使學生更積極的參與到課堂實踐活動,從而提升學生對數學知識的認知高度。
(三)教學中融入生活素材,增強課堂趣味性
隨著新課改不斷深入,對課堂教學的要求有了明確規定,要求教師以學生為主體地位,更多的鍛煉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開展小學數學教學過程中,要結合教學目標及要求,適當的將生活素材引入課堂中,通過與生活實踐相關聯,讓學生懂得數學知識在生活中的重要作用,從而積極主動的學習知識,為創設高效課堂打下基礎。經過長期訓練,學生能夠掌握數學知識的應用方法和技巧,這樣對于提升數學學習效率有很大的幫助。比如,開展“認識人民幣”內容教學時,教師可以將超市場景引入課堂內,讓學生聯想自己在超市購物的場景,并且通過多媒體將人民幣展示出來,教師則要找到最佳切入點引入數學新知識,學生們通過觀看不同面值的人民幣及聯想自己的購物場景,能夠更好的理解課堂內容,對于教師而言,可以高質量完成教學目標。
(四)拓展課外實踐活動,鞏固做學知識
課堂教學都會存在一定的局限性,教師要充分利用教學資源,拓展更多的課外實踐活動,讓學生通過自己親身實踐牢固掌握所學知識,進而提升學生的知識運用能力。實踐教學過程中,要與實際生活相結合,從而加深學生的數學知識印象,為靈活運用夯實基礎。比如,完成“時、分、秒的認識”內容教學時,可以組織學生進行短跑比賽,并且記錄學生的跑步所用時間,也可以采取小組接力的形式,以小組為單位記錄所用時間,進行活動總結過程中,強調時分秒的相關知識,讓學生學會如何換算,通過課外實踐活動,不僅可以增強學生的身體素質,還可以鞏固所學知識。
三、結束語
綜上所述,教師在開展小學數學教學的過程中,要將數學知識內容與學生們的實際生活聯系起來,讓學生們明白生活化教學模式對于他們提升數學綜合能力的重要性。在課堂上教師可以適當加入一些生活化素材,或給學生們創設生活化的教學情景等方式來激發學生們學習數學的興趣,一方面有助于提升學生的數學能力,另一方面也是實現數學教學目標的重要途徑,同時教師要做到以生為本,打造現代化的數學課堂,為提升教學質量和效率創造有利條件。
參考文獻
[1]徐桂林.小學數學教育中生活化教學方法應用研究[J].學周刊,2019(34):15.
[2]羅鵬.生活化教學方法在小學數學教學中的有效應用[J].新課程(綜合版),2019(08):81.
[3]鄭亮.小學數學教學中生活化教學模式的應用探究[J].中華少年,2019(22):225.
(云南省昭通市魯甸縣桃源鄉岔沖小學?云南?昭通?657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