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河水利委員會黃河水利科學研究院 王藝璇,劉姝芳
水資源作為基礎的自然資源和戰略性的經濟資源,其分配應盡量體現區域的公平性,尤其是水資源配置與社會經濟要素的空間匹配度越高,越有益于區域的可持續發展。王猛飛等[1]對黃河流域水資源分布、配置與經濟發展要素匹配關系在時間上的演變規律進行研究,結果表明黃河流域水資源分布與經濟發展要素的匹配關系極不匹配,但不匹配程度有所減緩。馬慧敏[2]、孟鈺[3]、章恒全[4]通過洛倫茲曲線和基尼系數法分別對山西省、河南省及湖北省的水資源和社會經濟發展情況進行分析,從時間和空間進行多角度的匹配度研究,為區域水資源配置提出建議。
甘肅省位于我國西北干旱區,水資源時空分布不均且人均占有量少。梁小青等[5]應用基尼系數及不平衡指數對甘肅省2013-2015年水資源及社會經濟要素進行匹配性分析,認為甘肅省水資源分配仍處于不合理狀態,總體不平衡性最大的區域為河西地區。已有甘肅省水資源空間匹配度研究主要基于水資源總量,對甘肅省用水量與社會經濟要素之間、以及各行業用水與對應行業產值之間的匹配度進行系統研究的較少。本文以洛倫茲曲線和基尼系數為基礎構建水資源空間匹配度模型,定量分析2009-2018年甘肅省水資源分布—社會經濟發展要素和水資源配置—社會經濟發展要素匹配度,以期為甘肅省優化水資源配置和提高用水效率提供參考。
甘肅省位于我國西北干旱區,屬大陸性溫帶季風氣候,全省多年平均氣溫0℃~16℃,多年平均蒸發量1100~3000mm,多年平均降水量36.6~734.9mm,呈西北部向東南部遞增趨勢。省內水資源分屬黃河、長江和內陸河三大流域,多年平均水資源總量270.92億m3。省區總面積45.59萬km2,下轄酒泉市、金昌市、張掖市等14個地市,2018年總人口2637.26萬人,國內生產總值8184.21億元,水資源總量354.89億m3,用水總量112.31億m3。
本文以甘肅省14個地級市為子區域,選取人口(H)、國內生產總值(GDP)、耕地面積(S)和水資源量(W)數據進行H—W基尼系數、GDP—W基尼系數和S—W基尼系數的計算。選取人口(H)、國內生產總值(GDP)、耕地面積(S)和用水總量(WT)數據進行H—WT基尼系數、GDP—WT基尼系數和S—WT基尼系數的計算。選取第一產業產值(O1)、第二產業產值(O2)、農業用水量(WA)和工業用水量(WI),進行O1—WA基尼系數和O2—WI基尼系數的計算。
計算中采用的用水總量及各行業用水量數據來源于2009-2018年《甘肅省水資源公報》,人口、國內生產總值等數據來源于2010-2019年《甘肅發展年鑒》及各地市社會經濟統計資料。(見圖1和圖2)

圖1 2009-2018年甘肅省各社會經濟平均值占比情況

圖2 2009-2018年甘肅省水資源量和用水量占比情況
基尼系數是意大利經濟學家基尼在洛倫茲曲線理論基礎上提出的,用于評價區域居民收入與財富分配均衡程度的指標[6]。現已廣泛應用于污染物總量分配、資源配置公平性評價、水資源利用空間匹配度等領域[7-9]。參考洛倫茲曲線和基尼系數的主要內涵及各領域的拓展使用情況,認為對于一定比例的人口數量(國內生產總值、耕地面積),如果實際生產生活中有相同比例的水資源量或用水量與之相匹配,則人口數量(國內生產總值、耕地面積)的水資源匹配度為合理。由此,分別繪制 H—W、GDP—W、S—W、H—WT、GDP—WT、S—WT、O1—WA和O2—WI的洛倫茲曲線,并計算對應的基尼系數,用于評價水資源分布—社會經濟要素和水資源配置—社會經濟要素的空間匹配度。
基尼系數計算方法較多,本文選常用的梯形面積法求取基尼系數[2],如式(1):

式中:G為H—W基尼系數;Xi為第i個地級市的W累計比,i≤6;Yi為第i個地級市的H累計比。
基尼系數取值范圍為[0,1],越小表示空間匹配度越高,越大表示空間匹配度越低。以下按照國際認定的基尼系數劃分標準進行匹配度分析[8],見表1。

表1 基尼系數評價標準
根據2009年-2018年統計數據的平均值計算各類數值的累計比,繪制甘肅省水資源分布—社會經濟發展要素的洛倫茲曲線圖,見圖3-圖5;計算甘肅省的水資源分布—社會經濟發展要素基尼系數,結果見表2。計算結果顯示,H—W基尼系數、GDP—W基尼系數和S—W基尼系數分別為0.6678、0.7586和0.6691,均大于0.5,說明甘肅省人口、國內生產總值和耕地面積與當地水資源分布情況“極不匹配”。這一結果與王康[10]等人以及梁小青[5]等人的研究結果相一致。從H—W基尼系數和GDP—W基尼系數的計算過程來看,省會蘭州市在省內屬于缺水地區,水資源總量僅為全省的0.71%,但人口占比達到了14.00%,位于省內第一位。蘭州市在省內的政治經濟中心地位促進社會經濟高速發展的同時,也會吸引更多人口和知名企業涌入,如不及時優化水資源配置,當地的缺水狀況可能會更加嚴重。

圖3 H—W洛倫茲曲線

圖4 GDP—W洛倫茲曲線

圖5 S—W洛倫茲曲線

表2 水資源分布—社會經濟發展要素基尼系數計算結果
根據累計比計算結果繪制甘肅省水資源配置—社會經濟發展要素的洛倫茲曲線圖,見圖6-圖10;分別計算甘肅省的水資源配置—社會經濟發展要素基尼系數,結果見表3。甘肅省H—WT基尼系數、GDP—WT基尼系數和S—WT基尼系數分別為0.5764、0.4724和0.5673,分別表示“極不匹配”“較不匹配”和“極不匹配”。蘭州市人口數量和國內生產總值為各地級市中最高的,占全省比例分別為14.00%和30.16%;用水總量占比11.53%,位于第四位(降序排列)。說明當地人口和工業產業密集,但現狀節水水平相對較高,進一步節水的空間有限。甘肅省的O1—WA基尼系數為0.4931,說明第一產業產值和農業用水量“較不匹配”。第一產業產值占比最高的武威市(11.39%),農業用水量占比為15.53%,小于酒泉市和張掖市;而農業用水量占比最高的酒泉市(26.38%),第一產業產值占比僅9.22%,位于第五位(降序排列)。這一結果顯示武威市的農業節水水平相對較高,酒泉市的農業節水水平相對較低。甘肅省的O2—WI基尼系數為0.1747,說明全省的工業用水量和第二產業產值的匹配度極好,空間分配較為均衡。工業用水量占比最大(38.11%)的蘭州市第二產業產值占比也最高(29.66%);第二產業產值占比最小(0.87%)的甘南州工業用水量占比也最低(0.39%),甘肅省各地級市的第二產業發展與工業用水水平發展基本協調。

圖6 H—WT洛倫茲曲線

圖7 GDP—WT洛倫茲曲線

圖8 S—WT洛倫茲曲線

圖9 O1—WA洛倫茲曲線

圖10 O2—WI洛倫茲曲線

表3 水資源配置—社會經濟發展要素基尼系數計算結果
近年來,甘肅省從多方面不斷加強水資源管理工作,重點突出“補短板,成系統,強監管”,全省的水資源節約集約利用水平有所提高,但區域的水資源分布和配置依然不夠均衡。本文通過繪制洛倫茲曲線以及計算基尼系數值,定量分析了2009-2018年甘肅省的水資源和社會經濟要素在空間分配方面的合理性。結果顯示全省的水資源分布—社會經濟發展要素匹配度較差,部分水資源配置—社會經濟發展要素匹配度較好。分析結果與已有研究成果相吻合,可以為甘肅省優化水資源配置、提高節約集約用水水平提供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