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國測新圖信息技術有限公司 楊艷艷
在土地開發整理中,根據工程項目的實際情況,規劃設計人員需要對工程項目所在區域的人文水域情況進行實地的勘察,并形成詳細的報告,且以此為依據來進行項目的規劃和設計。但是在實際的項目規劃設計中,土地開發整理項目的規劃設計存在諸多的不合理之處,勘測工作的開展并不仔細,存在明顯的疏漏,或者是在設計方面并未能夠充分的考慮,導致最終規劃設計并不能夠落實執行,甚至會出現倒灌的現象。比如,在一些修建的路渠的盡頭,甚至會出現一些完全沒有用的農橋等,規劃設計對項目所在地區的地質情況和水文情況存在著明顯的不符合之處。
在土地開發整理項目中,對于規劃設計單位來說,更多的是關注項目規劃的申報情況,但是對于具體的實際施工情況卻并不十分重視,甚至有諸多的規劃設計單位認為指導后期施工并不是項目規劃設計的重心。導致土地開發整理的項目規劃設計十分粗糙,規劃設計工作十分膚淺且不夠深入和細致,對于工程建筑施工所能夠起到的指導作用十分有限,給施工的開展帶來了較大的困境。比如在許多的項目規劃設計中,對于丘陵區域渠道的修建上,并沒有明確具體的修建防衛,具體的施工過程中只能由承擔方和施工方進行溝通,一邊設計一邊開展施工,導致效率低下,且所花費的成本相對更高。
在土地開發整理工作中,項目的規劃設計文本中應該根據規劃設計的實際情況,包含項目的預算規劃,以便在工程項目開展之前,相關部門能夠綜合評估并提前編制預算,確保土地開發整理項目能夠順利進行。這是土地開發整理項目中最為關鍵的環節,直接影響土地開發整理工作的質量。但是在實際的規劃設計中,對于項目預算的管理明顯缺失,在設計和規劃中所展現的預算與實際預算存在十分明顯的差異。在施工的過程中,實際花費并規劃設計明顯不一致,導致最終在施工的過程中不得不進行調整,甚至差異過大的最終只能選擇縮減工程量或者是調整方案,導致最終實際的工程質量堪憂。
在土地開發整理工作中,項目的規劃設計與實際農民的需求存在著較大的差異。為了更好地推進土地開發整理工作,項目的規劃設計需要與農民的實際需求相匹配,這樣才能更好地滿足農民的需求,推進開發整理工作的進行。但是在實際情況中,卻存在較大的差異。比如在許多的規劃設計中,對于田間道路的修建大多設計為2米,但是卻遠遠無法滿足農民的實際使用需求。一般來說,農用的機械寬度會在1.8米左右,2米寬的道路不僅難以滿足機械會車的需求,而且如果是路上有行人的話,行人安全也難以得到保障,所存在的安全隱患較大。(見圖1)

圖2 某地規范的田間道路
在土地開發整理項目規劃中,最重要的是為了能夠進一步的提升土地的集約化程度,進而提升土地的使用效率,對田、水、路燈各方面進行整治和優化,以便能夠推動農村的機械化進程,實現規?;a。但是目前我國的農村主要是小農經濟管理模式,二者之間存在著明顯的中途和差異。
首先,目前我國的農村土地分田到戶的模式,所有權是零散的存在于不同的農戶手中。且由于不同農戶的居住情況、家庭情況等有所不同,在分田到戶的過程中主要是采用的遠近相互搭配、質量高低相互搭配的方式,農戶手中的田地多是分散存在于不同的地方,難以進行整合和整理。但是為了實現規模化生產,需要能夠將土地通過整合后形成一定的規模。如果依然是采用現有的模式,農民的土地零散的存在于不同的地方,土地被分割成為大大小小不同的田塊,那么將無法推進機械的生產,難以提升農業的生產經營效率,土地開發整理的規劃設計工作難以推進。
其次,在水利設施方面,規劃設計中的設計思想與現有的農村水利格局之間存在著矛盾。在現有的農村水利格局上,很多的水利設施在以村組為界限,依托現有的自然情形而改建形成的。但是在土地開發整理中,為了進一步提升土地的集約化程度,實現規?;枰⒋笮偷乃O施來實現機械化、規?;a的需求,則必然要對之前的小范圍灌溉水利系統進行打破重組,破壞原有的秩序和平衡,所以當地的許多村民并不能夠很好地統一這樣的規劃方案,甚至會有部分的村民強烈反對,使得設計規劃工作難以推進。
在土地開發整理項目中,有些項目規劃設計從本質上來說對于規劃設計的重視程度不高,在進行規劃設計中沒有能夠嚴格地按照相關的要求和程序開展,在進行規劃設計時僅僅是從自身的角度出發進行規劃,卻沒有能夠充分的詢問相關專家的意見,并沒有能夠及時地與當地的群眾溝通意見和想法,對于規劃設計更多的是停留在理論層面,但是對于實踐情況卻缺乏深入的考察和了解,沒有群眾參與,導致最終設計的結果與實際情況之間存在著較大的差異,不僅不能完全滿足實際的需求,甚至一些設計與居民的實際情況和要求相去甚遠,方案不能獲得群眾的支持和配合,導致項目的開展進度大受阻礙。
土地開發整理是一項綜合性的項目,在規劃設計過程中不僅需要從理論上進行設計,還要能夠結合項目地域的人文、水域等的實際情況,確保在更好滿足居民需求,降低成本的基本上,能夠提升土地的使用效率,推進實現機械化規?;a。為了實現這樣的規劃設計,要求設計人員具有較好的綜合素養,需要的是復合型人才。但是目前相關設計人員的專業技能不夠,實戰經驗有所欠缺,對于實地的勘察深度不夠,導致最終規劃設計的方案在實際執行中存在諸多的不足。
為了更好地推進土地開發整理項目的開展,需要對現有的農村管理機制進行改革,將權屬進行一定的調整,避免許多不必要的沖突和矛盾。在這其中,項目所在區域的政府所發揮的作用十分關鍵,應該以土地開發整理作為契機,對考慮目前的利益分配格局進行一定的調整,可將現行的村組進行合并,將相應的權屬工作進行完善。同時,在進行權屬調整時,要注意開展的時機,一定要和項目的開展同步實行,并堅持透明、公平、公正的原則,因地制宜,在規劃設計中應該盡量減少調整沖突的范圍,節約成本的同時,減少可能的工作量和矛盾沖突。
科學合理的規劃設計需要進一步加強調研工作,只有更加深入全面的調研,才能夠為規劃設計提供科學合理的依據,提升規劃設計的廣度和深度,在規劃設計方面才能夠更加符合實際情況。同時在調研中,要充分尊重當地居民的主體地位,充分聽取相關專家和居民的意見,在充分深入地溝通之下,聽取居民合理的意見,并充分了解當地實際情況的基礎上進行設計,以便能夠提升規劃設計方案的實用性和科學合理性。同時,要啟用賠償機制,對于規劃設計方案明顯過于粗糙、問題相對較多的設計,要追究設計方的職責,并要給出賠償,提升規劃設計單位的重視程度,提升規劃設計的質量。
土地開發整理工作所涉及的內容相對較多,需要設計人員不僅具有扎實的專業知識,同時還要擁有豐富的實戰經驗,精通經濟、農田水利、工程規劃等各方面的專業知識,需要專業復合型人才。對目前規劃設計人員專業能力不足的問題,各地的土地整理機構要進一步加強人才引進的力度,在關鍵崗位高新引進優秀的專業人才,同時要加強對現有規劃設計人員的培訓力度,定時進行培訓和考核,提升人員綜合素養,打造高素質復合型人才隊伍。
項目規劃設計是土地開發整理工作開展的開端,也是土地開發整理項目能夠順利開展的基本保障,確保項目規劃設計的科學合理性具有重要的意義。面對目前實際規劃設計中存在的問題,應該進一步進行調整和優化,推動土地項目整理工作的順利開展,提升土地的集約化程度和使用效率,實現規模效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