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浩光 趙太軍 李海平 李思琪 陳雨婷 云南農業大學體育學院
自從羽毛球被列入正式比賽項目,我國逐漸涌現了一大批優秀羽毛球運動員,把我國羽毛球水平推向了巔峰,但隨著時間的流逝,我國諸如林丹等優秀運動員的退役和老去,伴隨著國際上涌現了一大批優秀的年輕羽毛球運動員,國際羽壇發生著翻天覆地的變化。在此趨勢下,亞洲、歐洲等地區的快速崛起,對我國羽壇的統治地位產生了巨大沖擊。究其原因,并不是我國在訓練以及技術方面不如他國,而是在賽場上,我國選手的調整能力略低于他國選手。因此,關注他國的運動選手是我國重返羽壇巔峰的必要途徑。
在我國重新找回在羽毛球項目統治地位的途徑中,日本隊是一個非常大的阻礙,而桃田賢斗作為日本隊支柱隊員,擁有世界第一男單的稱號,對他的研究是必不可少的。桃田賢斗除了擁有世界頂級的技戰術水平之外,在比賽中面對不同的對手也用有著相當優秀的技戰術調整能力,這是他能夠多次獲得世界冠軍的關鍵所在。因此,這種能力的探究對提高我國羽毛球競技水平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
本文以桃田賢斗為研究對象,選取近幾年大型比賽桃田賢斗與周天成、安塞龍、安東森的14 場對陣比賽視頻來探究其在面對不同對手時,所采取技戰術的變化,以此來探究其技戰術調整能力。
我國對羽毛球技戰術方面的研究較為豐富,而對技戰術調整能力的研究較為匱乏,而在比賽過程中,技戰術要隨著對手的技戰術變化而變化。本文通過世界優秀羽毛球男單運動員桃田賢斗在近年具有代表性的比賽視頻,觀察他在比賽中面對不同對手時,回球線路的變化。通過對比分析,總結其在面對擁有不同技戰術特點的對手時,如何快速調整自身的技戰術來壓制對手。在訓練和比賽過程中提供更為有效的戰術決策。為我國在羽毛球訓練領域提供更多的理論支持。
在羽毛球比賽中,發球技術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發球質量的高低及落點直接關系著整場比賽的輸贏,也會影響之后技戰術的布置情況。發球的落點也會影響著對手的回球,從而給對手造成一定的壓力。所以對發球的研究是非常有必要的。我們將發球的落點分為以下六個區域,如圖1所示:
由表1可以看出,桃田賢斗發球落點主要集中在1 區,因為1 區距離自己的距離最短,給對手反應準備的時間較短,且角度相對較小,回球線路相對比較固定,容易判斷出對手的回球路線。在對陣安東森和安塞龍兩位選手時,落在5 區的球明顯增多,是因為兩位選手身高較高,重心較高,且5 區大多為選手站立的位置,面對來球,重心高的選手難以發力,所以對下拍回球線路更加好判斷。而對于身高相對較矮的周天成,很少選擇該區域的發球。

表1 發球落點區域統計
反手發球是現在男單運動員選擇最多的發球方式,反手發球的動作小,隱蔽性高,所以反手的高遠球及平射球很容易造成對手的被動回球。桃田在比賽中主要采用網前小球,從這點可以看出桃田追求發球的穩定,降低發球的失誤,以及容易出現被動的情況。在對陣安東森和安塞龍時幾乎沒有采用平射球或后場球,因為二人身高臂長,后場球對他們威脅不大,而且容易使自己陷入被動。而周天成身高較矮,出其不意的后場球容易對其造成威脅。
接發球是指在對方發球時,自身所選擇的回球方式。可根據對手發球的質量及位置來選擇相應的回球方式。若對方的發球為網前小球,可選擇的回球方式有撲球、搓球、推球、勾對角以及挑球。若對方的發球是后場高遠球,可選擇的回球方式有后場高遠球,網前吊球以及殺球。根據統計,面對網前小球時,桃田賢斗在接發球時所采取的回球方式多為網前搓球,挑球,推球、勾對角較少。在面對后場高遠球時,吊球最多,高遠球其次,殺球最少。面對網前小球的表現說明,桃田賢斗不輕易起球,不給對面進攻的機會,而采用搓球的回球方式是為了讓對方先行起球,以此來獲得進攻的機會。在面對其他三位選手時,桃田的搓球數變化不大。眾所周知,桃田賢斗的后場殺球威脅很大,使用此種方式可以充分發揮自身優勢,使自己掌握主動權。在面對安塞龍時,挑球的數量明顯增多,出現此現象是因為安塞龍身高較高,雖然防守和進攻較為犀利,但轉身較慢,挑球可以充分地將其向場地兩邊調動,讓安塞龍不得不進行轉身回球,桃田以此方式使對手回球質量下降,來獲取進攻機會。由于安東森的特點是全場高舉高打,網前球能放則放,不能放一定挑起。桃田深知這種打法,因此,采用勾對角的方式逼迫對手起球,獲取進攻機會。高遠球及吊球的數量變化不大。對陣周天成回擊的高遠球較少是因為周天成移動較快,高遠球并不能對其造成實質性的威脅。殺球的數量較少是因為像四人這種世界頂尖的羽毛球運動員發球都很到位,貿然進攻會使自己陷入被動。而面對周天成采用殺球是因為周天成偷后場球失誤,桃田抓住機會,一拍定音。
第三拍技術是指在自己發球,對手接發球后,自己所采取的回球稱為第三拍。第三拍在比賽中占有很重要的位置,對后面的球路進攻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第三拍球的質量也是影響在第四第五拍中能否取得優勢的關鍵所在。
如表2所示,由于對手的回球多為前后場,中場較少,所以桃田賢斗在第三拍技術的運用中以前后場擊球技術為主。其中,前場擊球多為搓球和挑球。在對陣安東森時,搓球較少,其原因有兩個,第一是因為安東森面對桃田發球挑球較多,第二是安東森選擇網前放網時,對下一拍撲球準備較為充分,若桃田放網質量不高,有很大可能被安東森撲死,桃田深知安東森的特點,所以放網較少。對于挑球技術,對陣安東森和安塞龍時運用較多,因為兩人身高較高,挑球可以充分地將二人調動起來,使二人轉身較慢的缺點暴露出來。勾對角,撲球,推球技術的使用在對陣三人時沒有太大的差別。平抽球和平擋球在面對周天成時使用較多,是因為周天成不像其他兩名對手那樣身高臂長,防守面積較小,出其不意的平抽平擋很容易對其造成威脅,從而獲得主動。對于后場球,桃田以殺球和吊球為主,高遠球較少。在對陣安東森時,殺球數量明顯變少,吊球數量增多。因為安東森的打法是高舉高打,后場球的回球一般比較到位,很難找到殺球的機會,若貿然殺球,會使自己陷入被動。由于安東森在面對網前球時不是回放就是挑球,桃田對此有所準備,采用吊球回球,注意下一拍的銜接,若回放,則上網撲球,若挑球,則進行突擊。這就是面對安東森吊球增多的原因。后場高遠球技術在面對安東森和安塞龍時使用較多,是為了使二人身高高、轉身慢的特點充分暴露出來,以此使自己占據主動。

表2 第三拍技術統計
桃田賢斗在面對不同的對手時根據自身技戰術特點進行相應的調整,使自己占據比賽的主動,從而獲取比賽的勝利。在面對身高較矮的周天成時,由于其步幅較小,所以移動相對慢,且防守面積較小,所以較多地使用吊球及殺球技術,充分的使周天成移動起來,消耗其體力,使其出現失誤,然后抓住機會一拍制勝。對陣安東森時,較多采用網前小球和后場挑球技術。因為安東森的技術特點是高舉高打,面對網前小球時不是放網就是挑球,網前球若質量較高,則可以將注意力集中在后場,準備殺球。若質量一般,則將注意力放在網前撲球上。采用后場挑球技術是因為安東森身高較高,轉身較慢,左右的挑球可以讓他多次轉身,從而陷入被動局面。面對同樣身高較高的安塞龍,除了采用挑球技術之外,在發球時,將球發在安塞龍面前,由于其重心較高,面對來球不容易發力,所以回球線路較為單一,隱蔽性也較低,更好判斷回球線路,從而占據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