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眾所周知,在小學教育階段,綜合實踐活動課是一門必修課程,其主要內容包括信息技術教育、研究性學習、社區服務與社會實踐以及勞動與技術教育,而勞動教育是培養學生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以及良好勞動習慣的有效載體,是中小學實施素質教育的重要內容和基本途徑,其重要性不言而喻。基于此,本文將從“活動前巧設情境,培養習慣”“活動中以身作則,形成習慣”“活動后合理評價,優化習慣”三個方面進行分析,談一談綜合實踐活動促進小學生勞動習慣養成的策略。
關鍵詞:綜合實踐活動;勞動教育;情境;以身作則;評價
隨著素質教育的深入發展與完善,促進小學生養成良好的勞動習慣已成為每個教師都應肩負的光榮使命與重大責任。但不容樂觀的是,由于長期以來受傳統教育觀念的影響和制約,在現階段的小學綜合實踐活動課教學中培養學生良好的勞動習慣仍存在諸多不足之處,如:部分教師的教學理念及教學方式方法仍停留在傳統領域。
其主要表現為“教學理念陳舊、落后,教學方法傳統、單一”,久而久之,不但致使課堂教學活動過程索然無味,而且在很大程度上阻礙了小學生良好勞動習慣的形成與發展。因此,如何有效改變上述現狀,從真正意義上促進小學生勞動習慣的養成顯然已成為每個教師都應深思的重要問題。
一、活動前巧設情境,培養習慣
情境教學法,是新課改以來一種高效且實效的教學方法,同時也是廣大教育工作者最為常用和喜愛的一種教學方式,情境教學法既能夠有效滿足小學生的心理需求,也能夠有效促使小學生在富有情緒色彩且生動有趣的情境中養成良好習慣。而從小學綜合實踐活動課教學來看,將情境教學法應用其中,能夠充分調動小學生學習或參與各項教學活動的主動性和積極性。因此,在小學綜合實踐活動教學中,要想促進小學生養成良好的勞動習慣,教師必須切實關注小學生的心理需求,并在此基礎上通過創設有效的教學情境充分激發學生的參與熱情。
例如:在實際教學中,為了能夠有效培養小學生良好的勞動習慣,我會專門開展一次以“勞動最光榮”為主題的實踐活動,在活動開展前,為激發小學生的參與熱情,我會采用情境教學法來達到這一目的。首先,在導入環節,我會創設有效的游戲情境,即:我先以談話的方式向學生說出:“同學們,你們知道哪一天是‘五一勞動節嗎?”之后,我再有序組織學生進行“搶答”游戲,游戲規則為“搶答成功且正確的學生視為冠軍,并給予一定的物質小獎勵。”以此有效集中學生的上課注意力;然后,我會再通過創設有效的媒體情境為學生講解一些有關“五一”勞動節的情況,以及一些勞動楷模的典型事跡,以此初步引導學生認識到熱愛勞動的重要價值。最后,我還會讓學生在課堂上互相說一說自己對“勞動”的理解與認識,進而有效調動學生的參與熱情,初步培養其良好的勞動習慣。
二、活動中以身作則,形成習慣
以身作則,是指教師在實際教學中要充分發揮自身的主導作用,善于親自為學生進行示范,用自己的一言一行來感化學生,以促使其形成良好的勞動習慣。另外,在小學教育階段,小學生普遍都具有較強的模仿能力,可謂是“觸類旁通、舉一反三”。因此,在小學綜合實踐活動課教學中,教師要牢牢抓住小學生這一行為特征,要充分發揮自身的主導作用,以身作則,從而有效達到預期的教育效果與目標。
例如:在開展以“勞動最光榮”為主題的實踐活動中,為幫助學生形成良好的勞動習慣,我會帶領學生進行班級衛生大掃除,在打掃的過程中,我除了會為各勞動小組學生布置相應的衛生區外,我還會以朋友、引導者的身份參與到各小組學生打掃的過程中,并以身作則,親自動手幫助各小組學生打掃班級內的衛生,以此有效發揮自己的主導作用與榜樣力量。另外,在與學生共同打掃衛生的過程中,我還會適當地為學生講解一些有關“愛護環境,人人有責”的小故事,以幫助學生樹立良好的愛護衛生、保護環境的觀念,進而有效促使學生形成良好的勞動習慣。
三、活動后合理評價,優化習慣
評價,是課堂教學中的重要組成部分,同時也是課堂教學活動中必不可少的一個環節,而對小學綜合實踐活動課(勞動教育)教學來看,科學、合理的教學評價,不僅能夠有效優化小學生的勞動習慣,使其深刻地認識到自身的不足之處并自主性地加以完善,還能夠有效促使學生樹立良好的勞動信心,使其更加熱愛勞動,喜歡勞動,并付出行動。
由此可見,科學、合理的課堂評價在優化小學生勞動習慣中占據著“舉足輕重”的重要地位。因此,作為一名優秀的小學教師,在實際教學活動中,除了要教授學生一些有關勞動的理論性知識,也要注重完善課堂教學評價體系,讓學生能夠從有效的評價中逐漸優化自身的勞動行為習慣,進而有效促進小學生從真正意義上養成良好的勞動習慣。
如:在進行完以“勞動最光榮”為主題的教學實踐活動后,我會采用新課改下新穎且實效的分層評價法對學生的勞動成果及綜合表現進行有效評價,即對于在勞動實踐活動中綜合表現較好的學生我會給予充分的肯定,并鼓勵其再接再厲;對于綜合表現較為不理想的學生,我會采用激勵式評價,以表揚、引導為主,必要時,我也會利用課余時間以朋友的身份與該類學生進行談話,以有效優化其勞動習慣,幫助其樹立良好的勞動信心。
除此之外,我還會積極鼓勵學生以小組互評的方式展開自主評價,讓學生能夠從相互評價中進一步完善自身的勞動行為,并優化其自身的勞動習慣。這樣能夠有效達到預期的評價效果,使每位學生都能夠從評價中獲得一定的滿足感與成就感。
綜上所述,小學綜合實踐活動課是培養小學生良好勞動習慣的主陣地,作為一名優秀的小學綜合實踐活動課教師,要切實提升自身的專業能力與綜合素養,立足小學生的心理特征及行為習慣來制定或實施有效的教學策略,進而有效促進小學生勞動習慣的養成與發展。
參考文獻:
[1]孫米雷.培養小學生的勞動習慣[J].學周刊,2017(10).
[2]鄭珊.小學綜合實踐活動課程教學策略[J].西部素質教育,2019(21).
作者簡介:鄧邵斌(1975.6-),男,漢族,福建邵武市人,本科,一級教師,研究方向:小學綜合實踐活動。
(責編? ?侯? 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