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心湄
摘? 要:幼兒正處于品德形成,習慣養成的初始時期,對于他們來講,任何一種導向都會對幼兒一生的發展起到深遠的影響。播種一個夢想,可能是他們一生發展的動力;培養一種習慣,可能是他們一生受用不完的財富;賦予一種責任,可能成為他們一生不離不棄的使命。為此,我們選擇了“環保行為習慣”這一課題進行研究,欲探究出一套可供家長參考借鑒的方案策略,以幫助其在家庭中對孩子進行一些有目的、有針對性的環保教育。
關鍵詞:幼兒;環保教育;行為習慣;研究
【中圖分類號】G61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5-8877(2021)06-0039-02
A study on the cultivation of children's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habits in "parents'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record book"
LI Xinmei? (Huaxi kindergarten,Huaqiao International Business City,Kunshan,Jiangsu Province,china)
【Abstract】Children are in the initial stage of moral character formation and habit formation. For them,any kind of guidance will have a profound impact on the development of children's life. Sowing a dream may be the driving force for their life-long development;cultivating a habit may be an inexhaustible wealth of their life;giving them a responsibility may become their unswerving mission. Therefore,we choose the topic of "environmental behavior habits" for research,in order to explore a set of programs and strategies for parents to refer to,in order to help their children in the family to carry out some purposeful and targeted environmental education.
【Keywords】Children;Environmental education;Behavior habits;Research
我園是一所以倡導環保教育為特色課程的園所,擁有一支研究型團隊,在實施綠色環境教育方面曾做過許多探索,并收到了一些成效。目前,我們幼兒園力圖在原有環保教育的基礎上,根據《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將涵蓋生活環保和自然環保兩大方面,家長可根據提供的各項指標進行指導和評價,使家長對孩子的環保教育更有針對性,可以不斷提高兒童的環境意識,培養幼兒的良好愛護環境行為習慣,并不斷進行環保教育科學知識的學習,讓自己的環保教育跟上幼兒增長的需求,讓自己的環境教育素養跟上現代社會的發展需求,讓自身的環保教育智慧不僅造福自己的家庭和孩子,還要造福子孫后代。
1.深入分析成因,尋求研究策略
首先,家長對環保教育的內容理解片面,沒有通過多重途徑對幼兒進行環保教育。目前,父母更多地關注孩子的學習技巧,從而忽視了幼兒在情感交往、行為禮儀上的培養,特別在對幼兒環保行為的教育上更是弱化。同時家長自身對環保教育的理解也有偏頗,大部分的家長將“環保”定義為節約用電、節約用紙等,而沒有將“環保”一詞更進一步的理解。
其次,家長忽視在環保教育中讓孩子親身體驗與實踐。當今的家長對自己的孩子特別寵愛,多數家長還是對孩子進行捆綁式的教育,沒有放手讓幼兒自己去感受大自然,缺乏了讓孩子親身實踐的機會。這樣封閉的教育,它只會限制孩子的行為和思想。我們應該讓幼兒與自然聯系。在與自然接觸的過程中,幼兒會感受到自然的美麗和萌芽,愛護和平的意識。
2.分析落實背景,制定評價指標
(1)挖掘主題活動中的環保元素
我們在主題活動中挖掘環保教育價值,將這些知識點后續延伸到《家庭環保指導手冊》中。比如,為了引導幼兒愛護花草不摘花,小班組的老師們開展了“花兒好看我不摘”活動。在大班集體教學活動“大煙斗爺爺”,讓幼兒在故事的情景中了解到吸煙的危害。
(2)在游戲活動中滲透環保教育
幼兒環保責任意識的培養形式是靈活多樣的,關鍵是我們的老師要做個“有心人”,適時地去引導,靈活地去運用。在環保紀念日時,我們采用游戲、繪畫、講故事、歌唱、舞蹈、談話,觀看視頻和豐富多彩的形式,圍繞周年紀念主題進行了相應的環保知識教育和環境保護宣傳活動。
(3)使孩子親歷親為,變被動接受為主動參與
環保教育的目標要突出一個“近”字,即:貼近幼兒生活,靠近幼兒實際。要遵循幼兒身心發展規律、年齡特點、認知發展需求以及生活經驗等因素來制定相應的“小目標”,為了使兒童從被動變為積極參與整個教育過程,以實現良好的教育效果。
我們在制定環保教育目標時,充分考慮到小、中、大不同年齡班幼兒的實際水平,制定不同層次的教育目標,注重教育的連續性,使幼兒在相關的道德認知、情感態度、行為發展方面都能有序地達到目標。下面以“垃圾”的環保教育主題活動為例,小班目標:知道不亂扔垃圾,懂得垃圾應丟進垃圾箱里;中班目標:初步了解人類是如何處理垃圾的,培養兒童的良好習慣,保護環境并注意衛生;大班的目標:了解回收的概念,知道什么是可回收的,了解回收的價值,最初有保護環境的責任感。在環境保護教育的過程中,我們注意從小事開始,把握住這樣的“小”目標,鼓勵幼兒到實踐活動中去親自體驗和感受,作為環境主人去參加活動,將被動接受變為積極參與,直到兒童的“知識”和“行動”可以和諧。從而增強環保責任意識及自主精神。
3.《家長環保操作手冊》實施操作建議的研究
(1)《家長環保記錄本》實施的標準
培養幼兒環保行為必須遵循的三個標準:連續性、順序性以及全面性。連續性是指,“對一些環保行為進行不停的重復”。幼兒良好環保行為習慣的養成不是一蹴而就的,必須通過我們不斷地加以培養。順序性是指,“要將每一次后續的經驗在原有基礎上進行深入和擴充”。這體現了遵循幼兒的心理發展順序和年齡特征。全面性,首先指的是家長要對這份手冊有著全面的理解,比如,在理解什么是“綠色出行”這一概念的時候,我們就應該從方方面面來考慮。有的時候手冊的內容會比較理論性,那么我們家長就需要通過各種方式和途徑來向幼兒詮釋。
(2)《家長環保記錄本》實施的原則
實踐性原則:文本的操作手冊畢竟是比較抽象和理論性的,導致部分家長不理解該具體落實在哪里,如何通過自身的行為去引導幼兒。在進行環保教育的過程中,要強調幼兒的親身經歷、親身參與社會實踐活動,在實踐知識探究中環保行為與我們生活的關系,并通過親自尋找并實踐解決問題的途徑方法。比如,在知道吸煙有害這一指標上,我們除了要引導幼兒能遠離煙區,認識禁煙標志以外,還要通過日常生活中的一些教育機會來幫助幼兒認識一些需要禁煙的場所,如帶幼兒去醫院看病,看電影的時候就可以適時的告知幼兒,這些場所是需要禁煙的,同時也可以在公共場合中引導幼兒關注一些禁煙標志。
循序性原則:《家長環保記錄本》內相同點較多,那么作為家長要給孩子每一個階段定一個目標,比如,在“水資源”這一環保概念上,首先可以和孩子說說水的作用,然后再告訴孩子一些節約用水的方法,如洗臉水的再利用,沖馬桶時候不同水量的開關的利用。當幼兒在對這些環保行為比較了解的情況下,我們后續可以與孩子說說水資源的利用和開采等等。
環境保護內容來自孩子的學習和社會生活,它涵蓋了廣泛的范圍。它可以屬于自然科學或人文學科;它可以專注于社會實踐或理論教育。那么我們在進行研究的時候也要適時根據幼兒的興趣和經驗來確定切入口。
互動性原則:使用操作手冊的過程中家長并不是與學校、與社會脫離的,必須與幼兒園的環保教育理念一致,也必須順應當前社會對環保理念的新要求。在這個過程中家長要引導幼兒通過合作與分享,實現與家長乃至與社會的互動。
4.結論
研究是無窮無盡的,只有不斷尋找問題,思考對策才可以進步。
首先,我們要幫助家長提高在日常生活中的隨機環保教育,家長可以從身邊的小事起,注意在日常生活的各個細節滲透環保教育。如提醒幼兒少用一次性紙巾,在公眾場所不大聲喧嘩。外出游玩時提醒幼兒不亂丟果皮,養成文明禮貌行為等。
其次,拓寬家園互動方法途徑。在后續的研究中,我們將繼續深入地探索家園互動的有效方式,以此來推動幼兒的環保行為。如在幼兒環保意識和環保行為的發展評價上,學校從原來的每學期一次調整到每學期兩次,便于老師能更及時的了解幼兒與家長在家中的環保行為。
參考文獻
[1]殷曉珂.幼兒園低碳環保教育活動探究[J].寧夏教育,2016(10)
[2]李清.淺談幼兒園環保教育[J].甘肅教育,2017(08)
[3]蔡云.幼兒環保教育的實踐探索[J]. 江蘇教育研究,2019(35)
[4]劉亢亢,劉俊麗.? 一日生活和學習過程中幼兒環保意識滲透教育策略[J].陜西學前師范學院學報,2017(10)
[5]李金鳳. 幼兒環保意識和行為的培養研究[J].鄂州大學學報,2016(03)
[6]田素娥. 當前幼兒園環保教育中存在的問題及其解決策略[J].學前教育研究,201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