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言世
內容摘要:新課改背景下,初中語文教師需立足語文隨筆作文的特點,培養學生表達真情實感的能力,這樣才能優化教學指導方案,讓學生寫作插上想象的翅膀,切實提升自身的情感表達能力,于“隨筆”處表達自己的思想情感,寫出有血有肉的好文章。本文據此分析初中語文隨筆作文練習的重要性以及相應的教學指導策略,以突出隨筆作文的“真情實感”為核心提出培養學生寫作能力的具體教學方案。
關鍵詞:初中語文隨筆作文 表達真情實感 教學策略
隨筆作文是一類引導學生表達真情實感的作文,對激發學生的寫作興趣和思路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目前,初中語文隨筆作文練習已經成為學生重要的學習內容,作為教師應當立足學生的真情實感,以作文寫作方式和技巧教學為核心引導他們掌握表達情感的方法。
一.初中語文隨筆作文練習的重要性
(一)練習內容——激發學生的寫作熱情
學生缺乏寫作熱情的原因有很多,主要有兩點,第一點是單方面強調好詞好句的應用,強調開頭、結尾的寫作方法,這種近乎“模板式”的教學引導方式嚴重影響學生的創作熱情。第二點是學生缺乏必要的情感體驗,即看到一個題目后完全不知道該如何下筆,如何正確、恰當、人性化的表達自己的思想感情,導致寫出的文中或無病呻吟,或言不由衷。
隨筆作文和常規的命題作文有所不同,它沒有更多寫作思路的限制,學生想到什么、看到什么就可以寫什么,從而有效避免“模板式”寫作方式,真正從自己的思想體悟入手寫出有血有肉的文章。此外,學生的作文素材不再拘泥于教材、好詞好句,只要掌握了基礎的寫作方法和技巧,就能以真實的生活經歷為素材進行創作,以“隨筆”體現“隨情隨性”,寫出自己真正想說的話。長此以往,學生就會產生強烈的寫作成就感,自然也重燃寫作熱情。
(二)練習方式——合作學習引導學生取長補短
俗話說“三個臭皮匠,賽過諸葛亮?!奔w智慧要遠比個人智慧更能取得可喜的學習成果。但在實際教學過程中,教師“單向授受”的教學模式讓學生陷于被動,極容易忽視團隊學習和互動借鑒,自然無法獲得全新的寫作體驗和思路,寫作水平自然無法提升。
隨筆作文的練習方式雖然是個體化寫作,但這并不意味著學生就無法相互借鑒,鑒于大多數學生的思想水平、文化基礎相差不多,他們的寫作方向、思路等也大同小異,于隨筆作文中展現學生的個人智慧和思想情感,并將此擴展到每一位學生的心中,就很有可能啟迪他們的寫作思路。
二.初中語文隨筆作文教學方法
新時代的教學指導方法需明確隨筆作文中真情實感的具體體現方式,據此指導學生如何表達真情實感,從而培養其情感表達能力。對初中生來說,他們的作文水平雖然不高,但已經掌握了以景寫情的方法以及利用修辭手法表達情感的技巧。
(一)隨筆作文中的情感表達方式
1、較強的景色描寫能力
1.1天馬行空的想象
初中語文作文中學生要描寫景色,必須要擁有天馬行空的想象力和創造力。我們都說“藝術源于生活但高于生活”,其中的“高”就體現在想象力和創造力方面。所以教師要培養學生“以景傳情,以景生情”的能力,就必須要增強其想象力和創造力,使筆下的景色更加美麗傳神,耐人尋味。
1.2直觀生動的情境描寫
客觀的景物存在于生活情境當中,且人在不同的心境下會產生不同的感覺,“以景傳情,以景生情”就是要通過景色描寫體現人的內心情感,所以必須要對當下的情境進行直觀生動的描寫,這樣寫出的文章才有滋有味,有血有肉,不會讓讀者有“無病呻吟”之感。
2、較強的情感表達能力
2.1多元化的修辭手法
如何把簡單的景物描寫的活靈活現,這需要學生掌握多元化的修辭手法,對初中生來說需掌握簡單的比喻、擬人、排比、夸張等修辭手法,并嘗試在寫話過程中實現靈活應用,從而讓語句更具美感,擁有更高的可讀性。同時,修辭手法的應用還需要為實現“以景傳情,以景生情”服務,實現“情”與“景”之間的高度融合。
2.2美好的憧憬和向往
初中生正處在建立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的關鍵時期,語文作文教學不僅要讓其學會基本的寫作方法和技巧,還要讓其懂得語言寫作的價值取向。所以在作文過程中要心懷美好的憧憬和向往,寫出的語句要積極向上充滿正能量,也就是說,“以景傳情,以景生情”中的“景”即使是悲涼蕭瑟的,“情”也要傾向于積極向上,把控好文章的情感基調。
(二)初中語文隨筆作文教學中指導學生“以景傳情,以景生情”
1、問題導學培養學生的想象力
初中生想象力的培養需要借助一個又一個趣味性、啟發性較強的問題,教師從某個關鍵詞入手讓學生自由想象,然后嘗試把想到的事物串聯在一起勾畫奇特絢麗的場景,甚至可以讓學生將之畫出來。
比如以《燭光中的老師》為題創作語文作文,教師以“燭光”“媽媽”兩個關鍵詞引導學生自由想象,有的學生想到“老師在燭光中安靜的批改作業,非常辛苦”“老師在燭光下為孩子織一件毛衣”“燭光中的老師雖已彎腰駝背,但目光仍然堅定有神”等等,通過繪畫方式讓學生還原場景,通過描繪“燭光中的老師”贊頌偉大的師愛,抒發對老師的無限憧憬之情。
2、講述修辭手法的妙用
比喻和擬人是語文作文中最常用的修辭手法,掌握這兩種修辭手法的妙用自然就能提升“以景傳情,以景生情”的效果。比喻修辭手法可分為兩種:分別是明喻和暗喻,無論是那種比喻方式,“以景傳情,以景生情”中“景”都是本體,而“喻體”則是情景交融的主要方式。擬人修辭手法是純粹對客觀事物的“人性化”描寫,在習作中常常以體現人物的思想感情和心理狀態為根本目的,客觀事物即景物,傳情于人而體現人的情感。
比如以《秋之美》為題進行寫作時,比喻句和擬人句可同步使用以體現作者的思想感情。比如“今天的太陽好調皮,躲在云彩后面,像兒時的我總是躲在父母的懷抱中感受溫暖?!睆木渥訕嫵蓙矸治?,太陽是客觀事物,調皮是人特有的行為方式,以擬人化方式間接寫出了秋天里陰沉無光的天氣,也表達了我的沉郁心情,而后面一句則通過比喻表達作者對父母的深深眷戀。
3、情境教學培養學生的場景描寫能力
情境教學融合“情”“景”,引導學生運用生動形象的語言描寫風景,抒發感情,是實現“以景傳情,以景生情”最重要的教學方法。情境教學過程中教師要主動為學生創設情境,然后讓學生進行描述,既能鍛煉他們的語言表達能力,還能拓展其情感表達能力。
比如以《春日》為題進行寫作時,教師可為學生展示多幅圖畫,每一幅圖畫均體現春日的不同特點,在此直觀情境中,學生對每一幅圖畫進行描述,并適當拓展圖畫內容,比如有一幅圖畫中有太陽、森林以及各種小動物,教師可引導學生想象——各種小動物聚在一起歌頌春天的美好,猴子說喜歡溫柔的春風,兔子說喜歡綠油油的草地…場景愈加豐富,學生的寫作思路和素材也就越多,也更容易于景色描寫中滲透自己的思想感情。
4、生活教學培養學生熱愛生活之心
生活教學旨在讓學生深入生活當中學習知識。我們都知道,生活是一個作文大寶庫,如果把語文作文比作一棵樹的話,那瑰麗多彩的生活其實就是這棵樹的樹根,所以教師應結合生活教學培養學生熱愛生活之心,引導他們從生活入手實現“以景傳情,以景生情”,從而寫出有血有肉、接地氣的好文章。
比如以《我愛我的祖國》為題進行寫作,教師引導學生深入體驗生活,以珍貴的歷史圖片訴說抗戰的艱苦歲月,與現在的美好生活進行對比,從而引導學生想象祖國從落后到強大的滄桑巨變,從“紅磚瓦房”到“高樓大廈”,從“饃饃窩頭”到“山珍海味”,通過描寫尋常人家的生活風景表達濃濃的愛國情,以自己稚嫩的筆觸書寫對祖國的贊歌,更具真情實感。
綜上所述,初中語文隨筆作文教學需在教學指導方法的輔助下才能克服教育短板,進一步提升學生的情感表達能力。所以,初中語文教師應當在新教育時代中深入分析隨筆作文練習的重要性,在現代教育理念的引導下積極優化教學指導方式,讓學生能在情景交融中體悟情感,以修辭手法表達情感,以積極心態歌頌美好,切實提升表達真情實感的能力。
參考文獻
[1]徐志芳.初中語文隨筆訓練及作文教學研究[J].讀與寫(教育教學刊),2016, 11(011):98.
[2]郭青蒲.淺析"真情實感"在初中語文隨筆作文教學中的體現[J].中學課程輔導(教學研究),2018,012(006):62.
[3]李新新.探究初中語文隨筆訓練提高作文教學的有效方法[J].中學課程輔導(教師通訊),2015,000(007):16.
[4]梁強.試析初中語文隨筆訓練及作文教學研究[J].散文百家(新語文活頁), 2015(6).
[5]陳春梅.初中語文隨筆訓練及作文教學探討[J].教育科學(全文版),2016, 000(002):00018-00018.
[6]薛雙雙.隨筆練習對提升初中語文寫作能力的重要性分析[J].新教育時代電子雜志(教師版),2018,000(018):182.
(作者單位:甘肅蘭州皋蘭縣石洞鎮初級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