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彩霞
【摘? 要】班級管理在小學教育教學和學生管理的工作中具有舉足輕重的地位,是小學開展小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抓手。學者廖元新認為,班級管理是小學組織教學、開展活動、管理學生的基本組織單位,是小學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平臺,也是充分實現小學生“三自”教育的教育載體。小學思想政治教育任務最終都需要通過班級管理來具體落實,班級管理建設水平的高低直接影響學生的成長。
【關鍵詞】思政教育;班級管理;方法探索
中圖分類號:G625.1? ? ? 文獻標識碼:A? ? ? 文章編號:0493-2099(2021)14-0028-03
On The Method Of Integrating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Into Primary School Class Management
(Jiefang Street Primary School, GaoTai County, Zhangye City, Gansu Province,China) SHENG Caixia
【Abstract】Class management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in primary school education and student management, And it is an important hand in primary school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Liao Yuanxin, A scholar,Thinks that class management is the basic organization unit for primary school to organize teaching, Carry out activities and manage students, The main platform for primary school students' daily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And the education carrier to fully realize the "three self" education of primary school students. The tasks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in primary schools need to be implemented through class management. The level of class management construction directly affects the growth of students.
【Keywords】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Class management; Method exploration
在學校教育中,班級是學校教育活動的基本單位,是學生學習成長的重要平臺,有其獨特的特性和規律。班級也是對學生進行思政教育的直接平臺,對學生的行為有著重要的塑造、激勵、約束和導向作用。由于小學生受年齡和心理特點的影響,往往具有注意力不集中、好奇多動、隨意性強等特征。因此在開展小學生班級思政教育的活動過程中,教師要充分發揮班級日常教育管理的功能,努力從班級日常學習生活中對小學生進行道德教育的滲透。這也是筆者多年不斷潛心研究和積極實踐的重要課題,認為在小學班級管理中,融合思想政治教育的對策研究主要包含以下方面。
一、充分利用“互聯網+教育”發展優勢,發揮網絡的思政教育示范引領作用
現今,隨著互聯網平臺的逐步發展完善,海量信息已經可以便捷地滲透到人們日常生活的各領域。“互聯網+教育”的思想意識已經逐步根植于教師的思想意識和教育實踐行為中,在小學生道德教育和認知形成中,通過網絡知識載體,可以潛移默化地促進學生接受符合認知規律的正確道德觀念的影響,不斷提升學生的思想道德認知。
與此同時,互聯網時代大數據功能使信息容量得到極大拓展,小學生思想政治教育資源得到極大豐富。小學生在可以非常便捷地了解到自己所需要的思政資源。互聯網在教育的運用,豐富了小學生思政教育活動的形式,學生思政教育不僅可以通過課堂教學、專題講座和實踐活動等形式開展,還需廣泛運用互聯網的巨量資源和強大功能,提升和擴充思政教育的深度和廣度。
(一)網絡平臺促使教育理念迅速更新
在信息技術日益發展的今天,傳統的思政教育模式已無法緊跟時代的發展需求,滿足教師的教學需要和學生道德認知的培養目標,需要更新、更全、更先進和更符合當代學生的思政教育資源,能解決這一問題的有效途徑就是充分利用互聯網平臺。因此,小學班主任教師要充分利用互聯網資源的優勢,不斷更新教育觀念,準確把握學生的認知特點和成長規律,充分調動學生參與思政治教育活動的主動性和積極性。通過互聯網平臺,小學生受到先進教育理念的熏陶和影響,有利于其順利進行學習、生活和成長,從而不斷促進小學生得到認知和綜合素養的提升。同時,創新思維能力也是當代學生必須培養和重視的必備的素養之一,因此學校思政課教育要以學生為中心,充分考慮學生身心發展的特點和培養目標,尊重他們的心理需求、發展需求和認可需求,鼓勵他們積極開拓、勤奮進取、自由創新,保護小學生的天性和創造力,從而不斷促進思政治教育在日常班級管理中的開展。
(二)網絡平臺與思政教育逐步融合
在班級管理中充分利用互聯網平臺開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有助于班主任及時了解小學生的思想動態,拉近與小學生群體的距離,構建教學相長的教學氛圍,營造和諧互補的師生關系。班主任可以將政治教育工作開展的目標、規劃、策略以及愿景,利用微信、QQ、班級主頁和隴政釘等互聯網平臺,向全體學生進行普及和宣傳,形成班級共同的認知體系和目標定位,使小學生在潛移默化中接受影響,從而不斷提升思政教育的效果。同時,班主任也可以利用互聯網平臺,在網絡上構建班級管理 QQ 群作為溝通平臺,成為一種必然的管理趨勢。教師利用網絡的方便性和開放性,能夠讓師生能不受拘束地進行溝通交流,因此網絡的方便性和開放性為班級管理中融合思想政治教育者提供了良機,也為學生提供了增進感情的平臺。
(三)網絡平臺拓寬班級管理渠道
小學生班主任作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主要建設力量,需要不斷提升班主任的班級管理理論素養,樹立先進的教育觀念,積極與小學生進行互動,充分了解小學生的思想動態以及網絡的發展現狀。倡導學生正確使用互聯網平臺。充分發揮校園紅領巾廣播站、課前一歌、經典誦讀、名人故事欣賞等平臺,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價值觀和是非觀,樹立良好的榜樣,在潛移默化中塑造學生良好的思想品格。
(四)網絡平臺豐富了思政教育的內容和方式
教師可以利用互聯網創造平等溝通的互動平臺,同時選擇生動活潑的思政教育實例融入班級日常管理中。在互聯網平臺的引導下,班主任拉近了與學生間的距離,破除了溝通障礙,促進了彼此情感。同時,教師還可以采用學生樂于接受的溝通方式和教育方式,比如觀看微視頻、專題講座、心理輔導、主題班會、團體活動等形式,充分調動學生自我修正的內在機能,讓學生在喜聞樂見中接受思政教育,形成良好的道德修養。
二、完善班級管理制度建設,增強小學班級管理中融合思想政治教育保障
班級管理中融合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運行,離不開班級管理制度的保障,因此教師需要根據所帶班級管理情況制定一系列制度。學生制定班級公約這一做法,更加可行而且更為貼近學生的日常學習生活。小學生的班級公約,低年級大多以教師制定為主,學生為輔,而高年級的小學生尤其是班級委員則在班規的制定上發揮的極大的作用。班級公約除了制定學生日常行為規范、學習、紀律要求等之外,還可促使班級走上更加良性發展的道路。
(一)班級公約使班級管理規范化
班級公約是全體學生認可通過,用來約束和規范學生行為習慣的班級制度,我們甚至可以理解為是“班級法律”,它有其存在的廣泛性和合理性,理應受到師生的尊重和遵守。班主任要從思想上重視班級公約,樹立起用公約約束人、教育人的思想。班級公約制定要具體詳細, 精細化的班級公約,執行力越好,越有利于改善學生的行為舉止,提高修養。
(二)班級公約使班級管理科學化
有教育學家指出:科學管理的表現形式之一就是要研究學生認真規律和班級實際情況,而后科學、個性化制定相關制度,制定具有廣泛性和認可度的班規班法,能使班級擺脫人治的不規則軌道,而走上班級“法治”的軌道。所謂的班級民主管理,實質就是要實現學生一定程度的個性自由和思想解放,確立學生的主體地位,為學生的主動發展創造條件,這實際上就是“以德治班”,這也是教育大咖魏書生班級管理理念的直接體現。所謂的“德治”,簡單地說就是育人。因此,成功的班級管理與學生教育,是需要良好的制度來支撐的。
(三)班級公約使班級管理民主化
現今,大家公認的班級管理的三種方式分別是:“看管”式、“法治”式、“自治”式。其中,最好的是“自治”式管理,即班主任要在制度管理中給學生以民主,讓學生結合班級和自身實際來共同商討、制定班級管理的策略,根據實際情況更改班規等措施,創建和諧向上的班級氛圍,使學生自覺把道德要求和行為規范轉化為自己的心理定式和良好的習慣,從而達到“自治”。而“法治”式則是生硬的班級制度、班規,不考慮學生的需求,因而管理和教育的效果都不理想。由此可見,可看出班級公約的民主制定和與時俱進是必要的。
(四)班級公約使班級管理體系化
班級公約是學生在校學習、生活的規范性標準。涉及班級的日常各個方面,是一個涉及要求、標準、檢查和考核評等的系統性工作,班級公約,可以讓學生明確行為邊界和可行性標準,為實現班級的精細化管理奠定基礎和條件,有助于形成“人人有事干,事事有人干,人人參與,成果共享”的良好班級管理局面,打造“和諧、團結、互助、友愛”的良好班風,同時,為學生設定了考核的目標,使每位學生都能快樂學習和健康成長的同時,促使學生形成向上、自律、奮進的良好品質。
三、結語
綜上所述,通過思政教育融入小學中年級班級管理的實踐研究,優化班級管理環境,能營造良好的班級管理氛圍,讓小學班級管理中的思想政治教育活動取得好的成效,堅持“以人為本”的原則,把對小學生進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上議事日程。充分發揮班級管理規章制度的規范引導和約束督促作用,能夠鍛煉學生的認知能力、實踐能力和創新能力,不斷增強班級管理的凝聚力、向心力和學生的集體榮譽感,真正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培養合格的建設者和接班人,彰顯小學班級管理中的思想政治教育魅力。
參考文獻:
[1]次旦卓嘎.培養學生良好習慣[J].創新教育,2014(07).
[2]張花云.班級管理行為中的思政教育及其實踐[J].教育管理,2016(44).
[3]孫萍.思政教育在班級管理中的滲透[J].青少年日記(教育教學研究),2019(11).
(責任編輯? 袁? 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