邱曉霞
摘 ?要:幼兒教育是對幼兒的啟蒙教育時期,此時應該關注對他們的良好性格和生活學習習慣進行培養,始終堅持素質教育理念為指導,其中培養幼兒獨立性就是一個非常重要的方面,需要在充分研究了解幼兒行為習慣的基礎上,實施科學有效的教育指導策略,促使幼兒養成獨立的性格特征和能力品質。具體來說,可以從幼兒園日常生活中入手,要優化教育教學策略,充分結合游戲活動,發揮家庭教育的作用,還要重視對幼兒良好性格能力素質的培養,從而增強幼兒的獨立性。筆者從教學實際情況出發,主要圍繞幼兒教育中如何培養幼兒獨立性進行了探究,分享了有效教育策略,以供參考交流。
關鍵詞:幼兒教育;獨立性;培養;重要性;策略
【中圖分類號】G610 ? ? ?【文獻標識碼】A ? ? ? 【文章編號】1005-8877(2021)05-0073-02
Discussion on How to Cultivate Children's Independence in Early Childhood Education
QIU Xiaoxia ?(Gutian County Experimental Kindergarten,Ningde City,Fujian Province,china)
【Abstract】Early childhood education is a period of enlightenment education for children. At this time,attention should be paid to cultivating their good character and living and learning habits,and always adhere to the concept of quality education as a guide. Among them,cultivating childrens independence is a very important aspect. On the basis of fully studying and understanding children's behavior and habits,implement scientific and effective education and guidance strategies to encourage children to develop independent personality characteristics and abilities. Specifically,we can start from the daily life of kindergartens,optimize education and teaching strategies,fully integrate game activities,play the role of family education,and pay attention to the cultivation of children's good character and ability,so as to enhance children's independence. Starting from the actual situation of teaching,the author mainly explores how to cultivate children's independence in early childhood education,and shares effective education strategies for reference and exchange.
【Keywords】Early childhood education;Independence;Cultivation;Importance;Strategy
隨著我國經濟的不斷提高,人們生活水平不斷提高,家長在生活中不斷滿足孩子的物質需求和精神需求,這種有求必應的寵溺行為,必然造成孩子產生對家長過于依賴的心理,并且不但在生活上不能獨立完成吃飯、穿衣等一些基本活動,而且在學習活動中也變得不主動思考,一遇到障礙就想尋求幫助,這顯然對他們的學習和成長都是非常不利的。素質教育改革背景下,對于幼兒教育來說,培養幼兒的獨立性已經成為一項不可忽視的重要任務,幼兒教師應該深入了解幼兒的思想和行為,通過運用多種教育方式,并且在孩子家長的配合與支持下,對幼兒的獨立性進行潛移默化的培養。
1.幼兒獨立性培養的重要性
幼兒在家里一般都是家庭的寵兒,在幼兒園這個大家庭里遇見一些問題也很正常,要及時做好正確的引導。當發現有的孩子自私、膽怯、嬌氣、浮躁、冷漠、不合群等問題的時候,我們要重視起來,根據孩子存在的問題進行分析引導,找出潛在的原因。在幼兒教育管理工作當中,不只是要確保幼兒安全健康的成長,還要對他們進行思想素質方面的引導,真正體現幼兒啟蒙教育的價值,促使其形成主人翁意識,主動探索新的教育方法和途徑,關注幼兒的全面成長進步。
獨立性是應該對幼兒進行著力培養的,這樣可以促使幼兒的日常生活和學習都在可控范圍內,幼兒可以獨立的進行一日常規,獨立的參與學習,獨立的完成區域活動,從而在健康活潑的環境中實現成長進步。這里我們說的獨立性,是指不靠外界客觀的提醒,自覺地、單獨地、有主見的去認知和行動的長期堅持下來的一種現象,這一種良好素質是通過培養大多幼兒園都可以具備的。教育要從娃娃抓起,幼兒的獨立性還是要及早引導和培養,這直接關系到他們未來的人生成長,在學前教育階段就必須要筑牢根基,必將會產生深遠的積極影響。
2.幼兒教育中培養幼兒獨立性的有效策略
(1)從幼兒園日常生活中入手,強化幼兒獨立意識
幼兒的年齡雖然很小,但天性活潑好動,并且具有很強的自我意識,對于新奇的世界有很強的探索欲望,在日常生活中也會表現出一定的自我獨立意識,所以在對幼兒進行獨立性培養的過程中,幼兒教師應該在幼兒園日常生活中進行合理滲透,從幼兒身邊的各種小事抓起,從中挖掘能夠培養幼兒獨立性的教育資源,鼓勵他們自主完成一些日常生活中的基本活動,具備良好的生活自理能力,在獨立做事的過程中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這對幼兒的成長進步有著十分重要的積極意義。在幼兒園一日常規之中,比如,對于吃飯來說,教師應該指導幼兒學會自己吃飯,吃完之后將筷子和碗都擺放好,不要隨便亂扔。還有在午休的時候,也應該鼓勵他們自己穿衣服和鞋子,起床之后要疊好被子,洗漱干凈;在每次下課之后,都要收拾好課本和書桌,放學后要負責值日,將教室打掃干凈。這些都是幼兒園生活中的一些小事情,如果幼兒教師更多地鼓勵引導幼兒自己完成,讓他們真正成為小主人,他們在每次獨立完成之后也會享受到成功和贊賞的樂趣,只要長期堅持下去,幼兒獨立性的培養就會實現。
(2)優化教育教學策略,鼓勵獨立分析和解決問題
在幼兒教育過程中,教師在平時教育教學過程中,應該注重對幼兒獨立性培養的引導,幼兒有著豐富的想象力和強烈的好奇心,在平時會提出各種各樣的問題,此時教師應該對他們的探索行為進行科學引導,促使他們在知識能力和思維方面得到鍛煉和發展,鼓勵獨立分析和解決問題,激發幼兒思維的靈活性,從而促進幼兒獨立性的形成。例如,在數數教學的時候,教師可以準備不同顏色的積木,5個紅色的,6個黃色,2個藍色的,然后鼓勵幼兒數一數各種顏色積木的數量,之后再將積木移動分為幾個組,讓幼兒注意觀察積木數量的變化,從而幫助幼兒深刻掌握10以內數字的計數能力。在對積木數量重組之后,幼兒面臨著新的問題,此時要鼓勵他們獨立的數數,鞏固所學的知識,從而訓練他們獨立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而不是直接告訴幼兒多少數目,在這樣的教學活動下,幼兒的獨立性就能得到很好的培養。此外,在班級管理中,幼兒教師可以開展“綠色小衛士”的衛生活動,幼兒們輪流擔任小衛士,一旦發現教室哪里不干凈或者有垃圾,就要主動的清理解決,這樣也會增強幼兒的責任意識,促使獨立性的培養。
(3)充分結合游戲活動,促使獨立探索完成活動任務
在幼兒教育當中,游戲活動是一種最主要的組成部分,幼兒最喜歡的事情做游戲,游戲對幼兒有著天生的吸引力,通過組織開展游戲活動,可以鍛煉增強幼兒的身體素質,促進思考的活躍性。在對幼兒進行獨立性培養的過程中,幼兒教師也要注重充分結合游戲活動,通過游戲趣味性的驅使作用,吸引幼兒積極主動參與其中,促使他們獨立探索完成活動任務,在游戲當中努力達成任務目標,獨立思考、探索和選擇,從而實現對幼兒獨立性的培養。例如,在一次的手工區區域活動之中,教師組織幼兒開展“變廢為寶”的游戲活動,鼓勵幼兒利用日常中的廢棄材料,制作各種各樣的服裝或者頭飾,然后進行角色扮演游戲活動,展示自己制作的手工作品。在這樣的活動中,教師就要對幼兒進行更多的啟發和鼓勵,引導幼兒大膽想象和創造,如通過對廢紙板進行裁剪和繪畫,制作成為一個小猴子的頭飾,參與到“森林動物大會”當中,這樣幼兒就不但完成了活動任務,體驗到了游戲的趣味性,而且也在獨立探索和動手操作的過程中,促進了獨立性的培養。
(4)發揮家庭教育的作用,引導形成良好的獨立性品質
幼兒們都是貪玩好動的,只愿意做那些感覺好玩的事情,或者什么事情都不想干,不愿意勞動,此時如果不對他們進行科學的教育引導,可能幼兒就會養成貪玩、懶惰、愛享受的壞毛病,導致不能積極面對一些事情,這不利于獨立性性格的培養。家長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廣大家長應該積極參與進來,發揮作為監護人的角色作用,時刻關心孩子的身心成長狀況,在日常家庭生活中對孩子的獨立性進行訓練培養,避免孩子養成一些壞毛病。舉一個很簡單的家庭生活例子,幼兒們都喜歡看電視,尤其是喜愛觀看動畫片,而且總是沉迷于其中不愿意離開,耽誤了吃飯和做功課,這就是孩子自制力不強,缺乏獨立性的一個典型表現,此時作為家長絕對不能放任不管,應該進行監督和督促,要求按照固定的時間表進行娛樂和學習,在確保完成功課之后才能休閑娛樂,及時對他們的行為進行規范,久而久之,孩子也會形成這種自覺的良好習慣。另外,家長還要注重挖掘培養孩子的愛好和特長,如有的孩子非常喜歡畫畫,就要鼓勵他發揚自己的愛好,真正的下功夫去練習,認真作畫,獨立完成自己滿意的繪畫作品。另外,在培養幼兒獨立性方面,家長還要以身作則,為孩子樹立良好的榜樣,不斷增進親子關系,對孩子進行科學的教育引導,相信一定會促使幼兒形成良好的獨立性品質。
(5)重視對幼兒良好性格的塑造和多種能力的培養
在對幼兒進行獨立性培養的過程中,主要是塑造幼兒良好的性格,使其具備積極的心態,飽滿的精神面貌,培養具備多種必要的能力素質。第一,要始終自信樂觀。自信是成功的基本條件,一定要教育引導幼兒相信自己,不能對自己都產生懷疑和不信任,需要具備強大的自信心。在平時的教育管理當中,可以鼓勵幼兒樹立遠大的理想,勇于嘗試和挑戰,多肯定和贊賞幼兒的探索行為;第二,力所能及的獨立完成事情。對于剛剛進入幼兒園的幼兒來說,首先就應該有最基本的生活自理能力,教師和家長都要平時有意識地對幼兒進行這方面訓練,促使他們做好自己力所能及的事情,訓練他們的動手實踐能力和思維水平,不能讓孩子產生處處依賴大人的心理;第三,要有自控能力。自控能力包括自覺性、自控力、持續性和延遲滿足,這一能力的培養比較困難,需要在平時對幼兒進行不斷的督促,經過長時間的堅持才能讓幼兒學會克制自己;第四,要有敢于擔當的責任感。幼兒雖然還很年幼,也應該讓他們認清自身的責任,比如,努力學習、維護同學友誼的責任等,改正自己的不良言行習慣,能夠主動承認錯誤并改正,虛心接受批評,這樣才能成為一個具備獨立性的人,不會那么自私任性,更加不會有自閉或陰暗的心理問題,而是與同學老師和諧融洽相處,深受大家的喜愛與歡迎,塑造健全的人格,從而真正健康快樂的學習成長。
綜上所述,幼兒獨立性的培養是一個非常重要的工作,對于孩子的學習成長有著深遠的影響。為此,要對幼兒教育進行優化和完善,幼兒教師要尊重幼兒主體地位,更加科學地安排幼兒園日常生活和各類教育教學活動,同時還要注重做好家園合作,雙方密切溝通和配合,共同營造良好的教育環境,為培養幼兒的獨立性不斷努力,雖然這些工作不是一蹴而就的,但只要長期堅持不懈,科學教育引導,就一定會獲得顯著的教育效果。
參考文獻
[1]史娟.關于培養幼兒獨立性的方法研究[J].中華少年,2016(10):60
[2]鄭迪.談如何有效培養幼兒的獨立性[J].教育實踐與研究,2016(03):52
[3]李舒原.幼兒教學活動中全員參與的調動—基于某中班幼兒折紙活動的思考[J].教育觀察,2018(16):65-66
[4]蔡賽南.探析培養幼兒獨立性的有效途徑[J].佳木斯職業學院學報,2016(05):28-29
[5]佘艷.創設適宜幼兒獨立性發展的幼兒園環境[J].鄖陽師范高等專科學校學報,2018(10):15-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