付淑鳳 李超萌 崔蕊 王欣
摘 要:病理學是我國高職院校護理專業的主要基礎課程之一,病理學中蘊含著極為豐富的思政元素,例如理論與實際相結合的工作作風、嚴謹地科學精神及唯物辯證法等。若合理應用這些思政元素將課程思政的理念融入高職院校護理專業的《病理學》教學課堂中,學生在學習基礎醫學知識的同時也能形成優秀的道德品質,發自內心地熱愛自己的專業,成為一名合格的醫護工作者。基于此,本文首先簡單介紹了病理學的課程特征,隨后深入分析了當前高職院校護理專業病理學課程的教學狀況,接著探究了將課程思政理念融入高職護理專業病理學教學中的重要性,最后提出了高職護理專業病理學教學中融入課程思政的具體路徑,期望能夠進一步加快病理學教學與課程思政融合的腳步,從課程思政的角度來深化高職護理病理學教學的改革。
關鍵詞:高職院校;護理專業;《病理學》;課程思政
中圖分類號:G4???? 文獻標識碼:A????? doi:10.19311/j.cnki.1672-3198.2021.16.072
0 引言
習近平總書記于2018年召開的全國教育大會上明確指出要將立德樹人融入各個教育環節及教學體系中,全國教師需緊緊圍繞這一理念來進行教學。因此對于我國高職院校護理專業的教學來說,教師在培育學生專業能力的同時也應當強化思想政治部分的教學,教師可依托護理專業的基礎課程在其中融入課程思政的理念,通過這一方式在潛移默化中提高高職院校護理專業學生的道德素養。
1 高職院校護理專業《病理學》課程的主要特征
對于我國高職院校護理專業的課程體系來說,《病理學》課程是其中最為基礎的課程。《病理學》課程擁有極強的邏輯性及實用性,在高職護理專業中開設該課程,主要是為了讓護理專業的學生對各類疾病的發病機理及病理變化等有一個綜合全面地認知,使學生在今后的工作崗位中能夠靈活運用各項病理學知識為患者提供更為優質的護理服務。
2 對現階段高職院校護理專業《病理學》課程的教學情況進行分析
對當前我國高職院校護理專業《病理學》課程教學情況進行研究后發現,絕大多數高職院校的教師在教授這一課程時并未和課程思政的理念進行充分融合,導致《病理學》課程僅僅側重于教授學生基礎的病理學知識和相關的技能。造成這一現象的原因主要和以下方面有關:
第一,大部分高職院校對思想政治教育不夠重視。目前僅有極少數的高職院校認識到了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性,絕大多數高職院校并未從意識層面認識到將思想政治教育融入專業課教學中的積極作用。因此高職院校護理專業《病理學》課程的教學側重點傾向于基礎知識部分的教學,對學生職業觀、道德品質及人文素養方面的培育較為忽視。
第二,病理學教師方面的原因。目前我國高職院校護理專業的病理學教師基本都是從醫學類專業畢業的,由于這些教師本身就讀的不是師范類學校,因此在實際的教學過程中這些教師會側重于培養護理專業學生的專業技能。又因為高職院校的病理學教師對思想政治教育的了解較為有限,所以在教學過程中教師沒有辦法很好地將病理學的教學內容與思政教育有機結合起來。另外,甚至有一部分病理學教師對思政教育的認知存在偏差,這部分教師認為對學生進行思政教育僅僅只是輔導員及思政教師需承擔的責任,專業課教師并不用在教學中融入思政元素。上述種種情況都導致了我國高職院校護理專業的病理學課程無法和思政教育進行完美融合,嚴重阻礙了《病理學》課程“課程思政”的教學改革。
3 在高職院校護理專業的《病理學》課程中融入課程思政理念的重要性
習近平總書記對我國的高等教育提出了新型要求,高等教育必須以正確的政治方向為導向培育一批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高素質型人才。高職教育作為高等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需嚴格按照這一指示來開展教學。高職院校僅靠開設思想政治教育課程將難以培育出高素質技能型人才,為了培育一批符合國家需求的新型技能人才,我國高職院校需積極探索課程思政的教學改革模式,在專業課中融入思政元素,以達成全方位育人的主要目的。因此以我國高職院校護理專業《病理學》課程的教學為例,在實際的教學過程中教師需緊緊圍繞課程思政的理念來進行教學,強化培育護理專業學生的職業觀念及責任感。另外,教師還需以課程思政為導向對當前《病理學》課程的教學模式進行優化改良,徹底摒棄以往填鴨式的教學方式,將各類現代化教學工具應用到教學之中并將《病理學》課堂的教學地位歸還給學生,使病理學課堂的教學內容變得更加多元化。除此以外,信息時代下由于網絡上的信息良莠不齊,這一情況會對整個校園的風氣造成一定的影響,因此高職院校的病理學教師需不斷提高自身的德育素養與專業能力,這樣一來才能在實際的教學環節中引導護理學專業的學生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質,學生才能夠在校園階段便學會尊重患者,愛護生命。最后,若高職院校的病理學教師脫離時事政策來開展教學,會直接影響到病理學課程的教學成效,學生無法在課堂上進行更深層次地思考與探索。由此可見,在高職院校護理專業《病理學》課程的教學中融入課程思政的理念具有一定的現實意義,不僅可以幫助學生養成正確的職業觀念,還可以進一步推動《病理學》課程的改革步伐。
4 課程思政理念融入我國高職院校護理專業《病理學》課程教學中的具體路徑
4.1 高職院校的病理學教師需正確看待課程思政
為了加快課程思政與高職院校護理專業《病理學》課程教學的有機結合,我國高職院校需幫助《病理學》課程的任課教師樹立正確的課程思政理念,病理學教師需深刻認識到職業道德教育、信念教育及素質教育等并不僅僅是輔導員及思政教師的任務,自己也需承擔這方面的教育責任。在課程思政的教學理念下病理學教師需深入挖掘病理學教材中和思政教育有關的內容,運用科學合理的方法在教學中穿插思政教育,教師需在正式上課前收集相關的思政內容,結合具體的教學內容精心設計教學方案,在傳授病理學知識的同時達到育人的目的。
4.2 以課程思政理念為導向制定《病理學》課程的新型教學標準
在課程思政視域下,我國高職院校需重新制定護理專業《病理學》課程的教學新標準,可從以下方面來重新進行制定:
第一,《病理學》課程的教學目標。以往我國高職院校護理專業《病理學》課程的教學目標為教授學生一些基本的病理學知識,在這一基礎上結合課程思政的理念可適當加入一些新型的教學目標。例如,教師需在教學過程中引導護理專業的學生形成正確的價值觀念,養成嚴謹認真地工作作風及提高護理專業學生的人際溝通能力,避免在今后的工作中與患者家屬產生不必要的沖突。
第二,《病理學》課程的考核部分。通常高職院校護理專業的病理學教師在評價學生的學習成效時會從理論學習和實踐學習的部分來進行考核,教師可在理論考查的部分中加入一些思想政治教育方面的內容,使護理專業的學生能夠重視思政教育的學習。除此以外,在對實踐教學部分的內容進行評價時教師可重點考查學生是否在實踐過程中真正落實思政教育方面的內容,從工作態度、團隊合作及人際交往能力等方面來進行綜合評價。
4.3 在護理專業病理學的教學過程中融入人文精神方面的教育
高職院校的護理專業培養的是日后醫院中的醫護工作者,醫護工作者除了需要掌握基本的病理學知識及相關的救治技能外,還需形成關愛病人的人文精神。所以在實際的教學中,病理學教師需重點培育學生的人文精神,使醫護工作者在具體工作中能夠走近患者的內心,對患者的心理進行開導,幫助患者正確面對疾病。只有醫護工作者具備較強的人文主義精神,其在與患者及患者家屬進行溝通時才能避免醫患糾紛的發生。
4.4 在護理專業病理學的教學過程中融入科學精神方面的教育
雖然我國一直在盡力減少醫療事故的發生概率,但醫療事故仍舊頻頻發生,這一現象和醫護工作者缺乏嚴謹的工作態度有著直接聯系。因此在課程思政視域下病理學教師需在護理專業的病理學教學中融入科學精神方面的教育,以此來幫助學生形成實事求是、認真負責的科學思維,對減少醫療事故的發生概率有著極大的幫助作用。
4.5 在護理專業病理學的教學過程中融入社會責任方面的教育
為了幫助高職院校護理專業的學生形成正確的職業素養及擔當意識,使學生能夠真正了解到救死扶傷的深層含義,高職院校的病理學教師可在病理學的教學環節中加入社會責任方面的教育內容,以此來進一步強化護理專業學生的社會責任感。例如,病理學教師可要求護理專業的學生利用業余時間或寒暑假前往社區進行高血壓方面的科普教育,使社區居民能夠了解到高血壓的危害及具體的防護措施。通過這類實踐教學護理專業的學生在這一過程中可以深刻感受到醫護工作者肩負的社會責任,學生會由衷地對這一職業產生自豪感。
4.6 在護理專業病理學的教學過程中融入辯證思維方面的教育
由于病理學這門課程中充斥著辯證思維,為了使高職院校護理專業的學生能夠充分掌握病理學的基礎知識,病理學教師需在課程思政的教學理念下在教學過程中融入辯證思維方面的教育。使護理專業的學生能夠通過辯證性思維正確推斷病情的發展走向,更好地為患者提供日常的護理服務。
5 結束語
綜上所述,在高職院校護理專業的病理學教學中融入課程思政的理念,不僅可以使護理專業的學生形成正確的職業觀,還可以使學生真正了解到醫護工作者的責任。因此,為了推動思政教育與病理學教學的融合,病理學教師需對當前的教學模式進行優化改革,在教學過程中教師可借助案例教學法來進行教學,調動學生參與積極性的同時,使學生可以更好地吸收病理學的相關知識,以此來提高高職院校病理學教學的有效性,促進護理學專業的學生綜合素養的全面提高。
參考文獻
[1]楊少芬,李佩琴,林斯妮.病理學“課程思政”的教學改革探索[J].分子影像學雜志,2019,(02):281-283.
[2]任傳偉,韋麗華,李園園.基于人文內涵的病理學課程思政的探索與實踐[J].現代職業教育,2019,(18):38-39.
[3]喬亞光.病理學課堂融入“課程思政”的教學改革探索[J].健康大視野,2020,(08):286.
[4]盧林明,劉振宏,支慧,等.病理學“課程思政”實施路徑的探索與實踐[J].右江醫學,2020,(09):714-716.
[5]林晉,唐風華,許穎.高職院校“病理學”課程思政教學路徑探索[J].教育教學論壇,2020,(20):103-105.
基金項目:陜西省職業技術教育學會高職高專院校課程思政建設研究與實踐課題(2020SZJSZ-105);咸陽職業技術學院關于2020年度“雙高計劃”專項研究項目(2020SGA04)。
作者簡介:付淑鳳(1982-),女,漢族,河北滄州人,碩士研究生,副教授,研究方向:病理學教學;李超萌(1991-),女,漢族,陜西西安人,大學本科,講師,研究方向:外科護理教學;崔蕊(1985-),女,漢族,陜西咸陽人,碩士,講師,研究方向:護理;王欣(1985-),女,漢族,陜西咸陽人,碩士研究生,講師,研究方向:大學生思政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