買熱姆汗·日介甫 鮑小慶
摘 要:對于中小學生來說,在閱讀中需要老師通過有效導讀激發(fā)學生閱讀興趣,利用任務驅(qū)動,幫助學生科學制定閱讀計劃,讓學生在閱讀中有所體會、有所收獲,培養(yǎng)良好的閱讀習慣。本文將結(jié)合當前初中語文閱讀教學的現(xiàn)狀,探索如何提高學生閱讀效率,培養(yǎng)學生的自主閱讀能力。
關鍵詞:語文;閱讀;教學;方法;策略
一、閱讀教學在中小學語文教學中的重要作用
(一)有助于提升學生語文學習興趣和動力。教師根據(jù)學生的個性特征和興趣愛好,為孩子們提供一些閱讀建議,讓他們通過閱讀一些感興趣的文章和書籍,并教會他們一些基本的閱讀技巧,從而使得他們在閱讀中感受到中國漢語的神奇魅力,體會到學習語文知識的樂趣,從而進一步激發(fā)起學生對語文閱讀和語文學習的興趣。
(二)有助于拓寬學生的視野和眼界。中國自古就有“書中自有顏如玉,書中自有黃金屋”,文學書籍當中具有大量的、豐富的知識,它不僅可以用“知識的海洋”來形容,書里更有一個大的世界,學生們可以看到和日常生活不一樣的場景和畫面,可以體驗到世界各地的風土人情、文化習俗,可以學到課本上不涉及的生活技巧和生活常識,更可以通過文學作品的思想和情感,在潛移默化中錘煉自己的思想品行,在日積月累之中拓寬了視野和眼界。
(三)有助于提升學生的語言文字的運用能力。我們在學習寫作時,一方面可以借鑒別人的一些寫作手法,從多個層面和角度去提升寫作的層次;另一方面,對于我們中小學生來說,生活閱歷還十分有限,生活經(jīng)驗不足,在寫作過程中可能會出現(xiàn)經(jīng)常會出現(xiàn)“無事可寫、無話可說”的情況。而在閱讀的過程中,學生們不僅可以被其中有趣的故事情節(jié)吸引,還能被作者的情感觸動,這其中的優(yōu)美語句和經(jīng)典故事,學生們也都借鑒到自己的作文當中,進而在提升閱讀水平的同時,助力學生們寫作質(zhì)量和寫作能力的提升。
二、中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存在的問題
(一)中小學語文閱讀教學方法多,但是實際效果差。語文閱讀教學其實是一門教學方式多樣的學科,從目前情況下,很多的新的教學模式和方法被運用到語文閱讀教學中,如整本閱讀、群文閱讀等模式的運用都取得了很好的效果,但是從閱讀教學的實際效果上看,很多一線教師局限于閱讀模塊的教學,在開展語文閱讀教學的時候,不注意閱讀的延伸和發(fā)散,在學生自主閱讀能力的培養(yǎng)上重視程度也不夠,久而久之,學生對語文閱讀教學也失去興趣,導致教學的總體效果不佳。
(二)中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對學生核心素養(yǎng)的培養(yǎng)不夠,致使在目前的語文閱讀教學中,普遍存在單純的以教材文本的單篇教學為主,采取的是以文章中心思想和段落梳理為重點、一問一答式的教學,實質(zhì)上學生在上完課以后,只是簡單地記住了這些知識,但是學生在閱讀教學中并沒有形成真正的自主學習能力,這些是如何形成的,怎樣提煉的,大部分學生都是思想不清楚的。比如,古詩詞、古文的學習過程中,除了分析詩詞大意,更多的是要來分析感悟詩詞的意境,通過感受詩詞的意象美、音韻美、畫面美、語言美、手法美、構(gòu)思美、意境美、情感美,從而達到閱讀教學的真正目的,但是這些美到底是怎么體現(xiàn)的,很多時候連老師也搞不清楚。
(三)學生語文閱讀教學的主動性不夠。由于學習的科目多,壓力大,加上一些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沒有形成,大部分時候除了教材中一些文章和一些名著以外,學生很少讀書即使會閱讀一些書籍,也未必能一字句整本通讀,這就需要老師通過導讀設計,有效地激發(fā)學生閱讀興趣,利用任務驅(qū)動模式,幫助學生科學制定閱讀計劃,讓學生在閱讀中有所體會、有所收獲,培養(yǎng)良好的閱讀習慣,培養(yǎng)他們自主思考的能力,允許其天馬行空的暢想,也允許其大膽怪異的提問,充分解放學生的思想,從而達到良好的閱讀教學目的。
三、中小學語文閱讀教學的基本方法與策略
(一)優(yōu)化導讀設計,激發(fā)學生的閱讀興趣
給孩子選擇合適文學作品是老師首要的任務。初中語文教材這個設置有專門的名著導讀、自主閱讀推薦等欄目,教育部在新發(fā)布的《中小學生閱讀指導目錄(2020年版)》中共推薦300種圖書,其中初中100種,學生不可能每一本都讀,這就需要老師自己先讀,從孩子的需求出發(fā)為每一位學生推薦最適合的作品。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為了更好地激發(fā)學生的閱讀興趣,老師要在導讀課程上優(yōu)化課程設計,我們可以嘗試通過作者的生平故事或者社會背景入手來激發(fā)學生的閱讀興趣,也可以通過選擇文學作品的“經(jīng)典片段”來激發(fā)學生的閱讀興趣,除此之外我們還可以通過借助影視作品入手來激發(fā)學生的閱讀興趣。
(二)明確閱讀任務,制定科學的閱讀計劃
一般情況下,對于有著良好學習和閱讀的學生,我們可以幫助他們根據(jù)自己的閱讀能力,制定切實可行的閱讀計劃,自主地完成每天的閱讀任務。而對于大部分中小學生來說,還處在閱讀習慣的養(yǎng)成階段,甚至有些學生存在不良的學習和閱讀習慣,教師就需要設計出完整的閱讀計劃,并明確學生的階段通讀任務,以任務方式驅(qū)動學生完成整本書的閱讀。
(三)注重知識儲備,突出情感價值的引導
閱讀是寫作的基礎。我們要重視閱讀與寫作的關系,充分利用閱讀中的素材,為學生的寫作能力的培養(yǎng)儲備必要的知識。教師在閱讀指導過程中,要注重通過情感價值的引導,讓學生通過閱讀獲得一定的情感體驗和感悟。
(四)培養(yǎng)閱讀習慣,養(yǎng)成閱讀作品的能力
通過整本書閱讀,可以增強學生的自控能力,培養(yǎng)學生學習的專注力,讓學生在閱讀中提升自己的語言水平、思維嫩能力和審美觀念,提升他們的文學素養(yǎng)和綜合素質(zhì)。通過老師針對性的指導,并通過閱讀進行強化訓練,讓學生掌握研讀文學著作的基本方法,建立閱讀文學著作的基本規(guī)范,在養(yǎng)成通讀文學作品的基礎上,養(yǎng)成學生深讀、精讀的習慣,把握文學作品中價值取向,養(yǎng)成終身閱讀的習慣。
除此之外,還要引導學生學會做摘抄、書寫讀書筆記,對文章的語言進行感知,對富有思想感情、語言特色的精彩片段、重點詞句,在思考、分析、比較歸納的基礎上進行摘抄,引導學生思考、感受、理解作者的意圖和情感,從而形成豐富的知識積累。
參考文獻:
[1]馬登芳.閱讀教學中小學語文核心素養(yǎng)的培養(yǎng)策略[J].家長. 2020年26期.
[2]呂姣姣.閱讀教學中小學語文核心素養(yǎng)的培養(yǎng)策略[J].新課程. 2020年08期.
(新疆大學文學院;徽省六安市霍邱縣育英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