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玥瑩
無人經濟是指通過綜合運用物聯網、互聯網、5G、人工智能、大數據等新一代信息技術和“新基建”,為人類的生產、生活提供新的生產、分配、交換、消費、服務模式的新經濟業態。近些年出現的無人零售,無人物流,無人工廠,無人駕駛,使得“無人經濟”的場景日益豐富,“無人經濟”成為未來經濟發展的一個新趨勢。它改變了傳統經濟對人力的高度依賴,改變了人們的生活方式和生產方式,未來的發展前景積極可觀。本文主要針對無人經濟的現狀及可提升路徑進行分析探究。
一、引言
隨著時代的變遷,越來越多的無人商店開始出現,從奶茶店到酒店,越來越多的商家都開始采用無人化經營模式,2020年我國新增了1.1萬多家無人經濟企業,第二季度新增5600家,同比增長45.2%。無人經濟崛起的原因很大程度上降低了人力成本提高效率。在今年的7月份上海出現了無人車早餐。無人車可以自動駕駛和遠程駕駛,餐點由各合作商家供應。可以提供早餐和午餐,這為白領的上班生活帶來了諸多便利。
無人經濟是信息技術高度發展的產物。它是以互聯網為基礎,借助大數據、人工智能識別、射頻識別、物聯網等傳感技術,減少勞務輸出,降低成本,提高效率的新型消費關系結構。隨著時間的發展無人經濟的發展歷程可以粗略的劃分為三個階段前無人經濟時代,網絡無人經濟時代還有新無人經濟時代。支付方式從投幣到在線再到智能識別。產品范圍也從食品,飲料到日常用品再到現在的全領域覆蓋。
與傳統經濟相比,無人經濟目前更多的是一種C2C(消費者對商品)或C2S(消費者對服務)的模式,其核心邏輯是去中介化,實現自助式操作,減少工作勞動輸出及多余環節,降低交易成本,提高交易效率。
二、無人經濟的發展現狀分析
(一)當前經濟態勢
1.數字化經濟蓬勃發展:我國經濟互聯網,物聯網,人工智能及大數據技術發展迅猛。
2.消費升級成為必要條件:現在正是消費者第三次消費升級,消費者們更加追求商品的品質及個性化。
3.政策紅利:發改委工信部等13個部門發布文件,指出要發展基于新技術的無人經濟。
4.勞動力成本提高:2019年中國城鎮非私營單位就業人員平均工資達到9.05萬元,世界制造中心已經向東南亞等轉移。
(二)無人經濟項目種類及現狀
在技術的不斷更新迭代下,“無人”融入了更多行業。目前,無人零售是無人經濟中較為成熟的一個領域,無人便利店、無人超市等商業形態紛紛出現。此外,無人經濟不斷滲入制造業、物流、交通等行業。未來,無人駕駛,無人銀行等更多的應用場景都將更加完善和成熟。
1.無人零售:無人零售最早以自主販賣機的形式出現,隨著技術的進步,無人零售發展迅速,覆蓋的品類越來越廣,呈現百花綻放的態勢。其中,無人超市,無人貨架,自助售貨機是目前主要的表現形式。目前自助售貨機仍占無人零售85%的市場份額。無人零售中我國網絡支付使用率達到85%,且在2019年零售商對人工智能技術的發展達到19億美元。
然而,無人零售興起不到一年的時間,曾經被資本追捧的公司紛紛倒下。2018年年初開始,許多明星企業就相繼爆出虧損,裁員等消極信息。這些企業的失敗暴露出目前我國無人零售存在很多問題。如運營成本高,技術不夠完善,盜損率過高等問題。盡管目前無人零售行業承受著較大的壓力,但是在用工成本快速高漲的背景下,零售企業仍將推動零售行業加速向無人化演進。此外,人工智能,大數據,機器人,機械臂等新型技術與裝備的出現,將讓零售業可以選擇通過無人來代替零售基礎崗位工作。
2.無人物流:即快遞全程無人運送。借助物聯網,人工智能,大數據等技術,讓物流從倉儲,運輸,配送到最后送到客戶手中的環節全程無人化,以智慧物流技術實現設備與人力的協同作業,提高物流效率,降低物流成本。無人物流主要依靠兩個方面。一個是無人機,在2019年中國移動機器人所有品類產品新增三萬余臺,其中無人機卡車在理論上也可以節省三萬余臺。二就是智能快遞柜,它是無人物流中的最后一環,其中蜂巢快遞柜占據近70%的市場份額。
3.無人工廠:隨著經濟全球化的快速發展,作為國民經濟主體的制造業轉型升級成為必然,未來的制造業會更加自動化、智能化。無人工廠利用技術和自動化裝備,讓機器取代人工,從而能夠提高生產效率,并且有效降低人工成本。目前,我國已經進入智能制造高速成長期,中國工業企業在部署智能制造中,主要部署重點為數字化工廠。作為無人工廠重要的生產設備,工業機器人需求持續旺盛。我國是全球第一大工業機器人應用市場,2019年產量達到18.69萬套,同比增長26.5%。2020年上半年,但我國工業機器人產量與2019年同期相比仍有較大的增幅,為24.4%,產量達9.38萬套。工業互聯網核心產業結構也在不斷優化。
4.無人駕駛:是汽車未來的研究方向,對于汽車行業甚至是交通運輸行業有著深淵發展的影響。無人駕駛汽車的來臨將能夠解放人類的雙手,降低交通事故發生的頻率。目前,我國無人駕駛產業仍然處于初級階段,但其將是我國對美歐日等傳統汽車大國實現彎道超車的重要領域。盡管無人駕駛是未來的發展趨勢,但是目前仍處于發展的初期,技術還不夠成熟。此外,目前針對自動駕駛的政策,法律法規,保險等還都不夠完善。
三、對比有人經濟看無人經濟發展的優劣
(一)無人經濟的發展優勢(S)
第一是無人經濟可以節約勞動成本,以無人零售為例,無人經濟不需要雇傭員工,店主每天只要及時補貨和清理貨架,一家員工可以同時管理數家店鋪,因為不需要雇傭店鋪的店員,所以人工成本將大大減少。和傳統的有人經濟相比這將有效應對人口老齡化導致的用工難等的問題。
(二)無人經濟發展的劣勢(W)
首先是無人經濟在服務上面是不比傳統零售行業的,因為銷售是一種與消費者面對面的服務行業。消費者不單是看重商品的質量,更重要的是商品的服務體驗與感受。
其次是無人經濟最離不開的工具就是智能手機。這給無人經濟的消費者設定了一個購物的門檻。就是進行購物必須要熟練的使用智能手機,并進行互聯網實名認證,有銀行卡的綁定。但是到目前為止中國仍有一部分人群不適應這種新型的購物方式,比如很多中老年人,中小學生都尚未開通支付功能,有些甚至還未進行身份認證。相比較而言傳統的銷售門店則面向更廣泛的消費群體。
(三)無人經濟的發展機遇(O)
首先無人經濟有著政策的支持,黨的十九大報告中指出,推動互聯網、大數據、人工智能和實體經濟深度融合。而“無人經濟”在當下,又恰逢集“互聯網、大數據、人工智能”于一身,因此也讓資本的春風吹到了這里,使之成為今年下半年最熱的風口之一。
其次伴隨著2020年上半年人們居家隔離,導致線下實體商場,便利店陷入困境,但是也使得無人超市,無人貨架、無人便利店,自動販賣機等快速發展。由于用工等方面都暴露了許多問題。新的無人工廠,無人物流,無人駕駛,無人值守服務以及機器人,無人機等新產品將迎來快速發展期。
從參與者來看,隨著經濟的發展,無人經濟的主體使用規模將進一步擴大,使更多人認識,接觸,使用到無人產品,服務和模式,其一是因為更多企業認識到了無人經濟的發展先機,將有更多的企業參與到無人經濟的企業之中。其二是由于無人經濟相關技術的進步和體驗的升級,需求側的用戶也會不斷的擴大。
(四)無人經濟發展的威脅(T)
無人經濟的發展必須要依托線下的門店。在這個無人經濟快速發展的時代,傳統零售企業有著得天獨厚的優勢,其中之一就是完整的線下門店網和品牌效應。但是到目前為止,無人經濟的發展必須依賴于線下門店,如果沒有線下門店無人經濟很有可能變成線上購物。
最后是無人經濟還是受到技術研發的限制。如果企業不掌握核心的技術,很有可能會受制于人。將給企業的發展帶來不利的隱患。
四、從無人經濟的發展瓶頸看提升路徑
(一)發展瓶頸:
1.無人經濟集中于一線城市,地區分布不均
就目前無人經濟的發展來看,呈現出嚴重的地區分布不均衡。
2.無人經濟監管機制尚不完善
總體來看,無人經濟雖然能夠降低勞動成本,滿足消費升級,給消費者帶來便利和實惠,但是目前我國無人經濟仍處于初步發展階段,市場監管機制不完善,相關利益者誠信缺失,技術完善與社會就業問題突出,消費者文化和城市化水平受限,且技術方面仍需要改善,產業起飛道阻且長。
(二)提升路徑:
1.應該加大無人經濟的傳宣,讓更多地區的消費者接受無人經濟的消費理念,而不僅僅局限于一線發達城市。如果可以擴展無人經濟的消費市場,那么對于無人經濟的行業發展將是十分有利的,也會促使相關于無人經濟的法律監管機制盡快得到完善和落實。
2.逐步升級無人經濟的服務質量,進一步加強市場監管。隨著無人經濟的成熟化發展,無人經濟的技術將得到提升。可以為消費者提供一定量的適用機制,彌補無人經濟給消費者帶來的冰冷感受,并讓消費者選擇出誠心如意的產品。其次可以開發研制出線下投幣支付與線上掃碼支付并存的買單模式,滿足不同年齡段的消費者。另一方面,無人經濟作為一種新經濟業態,我國應逐步加強無人經濟基礎理論研究,明確無人經濟的業態性質、范圍邊界、標準規范等。加快制定完善無人經濟相關法律法規,明確監管責任部門和準入條件,規范經營者、消費者的權利與義務。
3.豐富無人經濟參與者,使經濟業態將更為多元化。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消費者的需求越來越多樣化,無人經濟最先出現在零售服務行業,本身就是消費多元化需求的體現,也是對有人經濟的有益補充。在當前我國人力資本紅利逐漸消失的背景下,無人經濟能夠降低人力成本。盡管目前仍然面臨著一些發展瓶頸,但是無人經濟的發展必然是大勢所趨。5G的到來,AI,大數據等技術的快速發展,讓無人經濟進入了更多的領域。未來,無人經濟參與者,經營業態將更加多元化。
(作者單位:蘭州財經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