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凱
摘 ?要:隨著教育改革的不斷推進,學校教育在教學內容上變得更加豐富,但是在學校教學中,在教學管理方面還有所欠缺,尤其是針對偏遠地區的農村而言,農村中的初級中學在教學管理和班級管理方面仍存在諸多問題,例如在班級管理方面,農村初級中學依舊保持著老師是絕對的權威人物,同時在班級管理方面方式太過于單一,沒有多層次多方位的班級管理模式。此外在班級管理方面,隨著時代的不斷進步和文化多元化的普及,農村中的學生的思想理念已經發生了巨大的改變,學生思想變得更加開放,伴隨傳統管理方式和管理理念無法對新時代的農村中學生進行合理而科學的管理,所以在針對現階段的偏遠農村初中學生管理方面我們急需對其進行改革。制定完善的農村初中生管理體制對學生的發展有著重要的作用。
關鍵詞:班級管理制度;學生管理;初中;偏遠農村
【中圖分類號】G637 ? ? ?【文獻標識碼】A ? ? ? 【文章編號】1005-8877(2021)11-0164-02
Problems and Countermeasures of Class Management in Remote Rural Junior Middle School
WU Kai ?(Sanhe Junior Middle School,Wudu District,Longnan City,Gansu Province,china)
【Abstract】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educational reform,school education has become more abundant in teaching content,but there are still some deficiencies in teaching management in school teaching,especially in rural areas. There are still many problems in teaching management and class management in rural junior high schools. For example,in class management,rural junior high schools still maintain teachers as absolute authority,and class management is too single and there is no multi-level and multi-directional class management model. In addition,in class management,with the continuous progress of the times and the popularization of cultural diversity,the ideological ideas of students in rural areas have changed greatly,and students' thoughts have become more open. With the traditional management methods and management concepts,we need to reform the management of remote rural junior high school students. The establishment of a sound management system for rural junior high school students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in the development of students.
【Keywords】Class management system;Student management;Junior high school;Remote rural areas
隨著教育改革的不斷推進和落實,其中初中年級的班級管理存在著諸多問題,對于偏遠農村地區而言,農村初中班級的班級管理面臨著巨大問題,同時偏遠地區的老師也對其深感體會。其重要問題體現在老師對學生的管理方式過于單一且管理方式比較粗放,如果偏遠農村地區依舊長期使用這樣較為傳統的管理模式,那么這便會對偏遠農村地區的初中生的身心健康發展帶來巨大影響。針對傳統的管理模式,其主要原因在于教師的位置放的不對,隨著教育改革的不斷深入,教育改革明確規定要將在校學生的位置與在校教師的位置作適當的調整,老師不可以一味地將自己的位置放在高處,在新的教育模式之下,老師要懂得去平衡老師和學生之間的關系和位置,同時偏遠農村地區的學校也要將民主、多元化的教育模式進行普及,例如在進行校園班級管理時,當學生做錯事情時,老師要對學生用溫和的語氣對進行教導,切不可以采用極端的暴力手段和辱罵對學生進行極端化的教導。同時學校應該倡導初中班級的學生進行自我管理,在班級里對學生進行權利的劃分,讓整個班級的學生可以做到班級的自我管理,這樣不僅可以使學生們的身心健康得到良好的發展,而且還可以營造一種和諧的學習氛圍。
1.在初中班級管理中過多的采用批評式教育
針對偏遠農村的教育模式,隨著九年義務教育在農村得到全面普及,偏遠地區的每個孩子都可以在校得到教育,但是對于偏遠地區而言,學校對學生的管理體制還不是非常的成熟。在其他地區對學生進行素質教育時,偏遠地區卻因為地域文化素質普遍偏低的情景之下無法對全部學生進行素質教育,同時因為偏遠地區的經濟發展狀況并不是特別良好,所以為了養家糊口,大多數的農村家庭的勞動力會選擇外出打工,而留在家里的便是留守兒童和那些老人,而在孩子正接受教育的時期卻無人對其進行家庭教育,這往往是導致學生在學校表現不良的主要原因,因為從小沒有得到家長的在素質上的教養和在心靈上的關愛,所以在進入初中階段,許多學生都會變得冷漠,性格變得孤僻冷淡,逐漸的當他們打破這種孤僻的性格時他們就會和學校的一些管理規則發生摩擦和碰撞,這時因為沒有成熟的學校班級管理體制,面對學生們犯下的錯誤,作為老師只能對其進行批評時教育,但是對于大多數學生而言,只對其進行批評是完全解決不了問題的,而長期對那些犯錯的學生進行批評教育,最終并沒有對學生產生多大的教育效果反而使得他們更加的叛逆,在上課時頂撞老師,課間欺負同學,喝酒打架。所以在目前的偏遠農村而言,初中生的班級管理中由于過多而采用批評式教育而導致許多學生對老師的批評不當回事,使得偏遠農村地區的班級管理制度得不到完善。
2.偏遠農村地區初中班級的管理內容過于單一
由于新課程改革的不斷推進,教育部強調老師是課堂的主導,學生是課堂教學的主體。所以在進行課堂教學時老師要準確認識自己的定位和學生在課堂教學中的定位,老師和學生在進行課堂教育時,老師應及時發現學生們之間的個體差異,同時也要尊重學生們之間的差異,針對不同學生的問題制定不同的解決方法。在對學生進行素質教育的同時,更多注意的是培養學生們的學習興趣和文化素養,因為偏遠農村地區的教育受傳統應試教育的影響比較大,導致老師在進行課堂教學時,過多的注重學生成績方面的提升,而導致學生在其他文化素養以及對學習能力的培養丟失,當學生獨自去學習其他技能時,學生因為缺少學習能力的培養而在學習其他技能時浪費精力。同時因為老師和學校過多的注重學生的成績,學校和老師沒有注重培養學生獨立學習的能力以及沒有注重培養學生的學習習慣,同時因為老師在課堂上過多的要求學生提高學習成績而導致學生對學習的積極性大幅度降低,總而言之,在當今偏遠的農村地區的教育模式當中,老師仍存在過度要求學生學習成績等問題,慢慢地使得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削弱,同時使得學生的自我學習能力和自我管理能力缺失,使得學生沒有良好的學習習慣。
3.班級管理中學生的主體地位被忽視
近年來,新課改逐漸被落實,其中根據新課改要求,學校和老師要注重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也就是在學校課堂教學當中讓學生學會自己思索問題,同時學會將問題進行拓展和探討,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學校和老師在培養學生創新思維的同時還要注重培養學生的課外實踐能力,在對學生進行課堂教育的同時也要讓學生進行課外實踐活動,因為有許許多多的技能是不可能夠從課本上或是從老師講課的內容中所學到的,所以老師和學校要在對學生進行課堂教育的同時多加設立一些課外活動項目,這樣才可以讓學生學習更多的技能,同時也可以將在課堂中學到的理論知識在實踐中進行演練。同時采用課外實踐的形式,讓學生真正成為校園教學的主體,這樣才可以在對學生進行教育的同時培養學生的學習樂趣,彰顯出學生們的個人性格。但是在目前農村教育的發展之中,學生的主體地位并沒有得到落實,學生依舊在課堂教學當中很少有發言權,一般都是老師進行講解,學生在課堂教學當中無法進行創新思維的培養,往往在一堂課的教學當中,學生只是跟著老師的教學思路和采用老師的教學方法,在面臨一些問題時沒有自己的觀點和看法,這就導致學生無法對自己的思維方式進行創新,同時學生也無法對問題提出自己的看法。在偏遠地區的農村初中班級的管理當中,學生并沒有得到真正的學習主體地位,學生在學校也沒有所謂的實踐活動,往往學校更加關注的是學生們的成績,所以在初中班級的學習和管理中,學生在課外技能和創新能力等方面就顯得有些不足。所以只有在新課改的大環境下,讓學生真正成為初中班級管理中的主體,讓學生學會自我管理,只有這樣才符合當代教育發展趨勢,從而在偏遠地區的教學中創造出更加良好的學習氛圍和創立更加完善的初中班級管理模式。
4.偏遠地區初中班級管理的科學有效的政策
在針對目前偏遠地區農村初中班級管理中所出現的問題,首先是老師對學生過多的采用批評式的教育,所以在新課改的規定要求之下,老師要學生成為課堂教學的主體地位,在教學過程中充分尊重學生,采用合理的教育方式對學生的過失進行教育,應減少對學生教育批評,老師應該多采用引導的方式對學生的過失進行教育,采用這樣的教育方式不僅僅使得學生可以贏得老師的尊重同時也會對老師產生一種敬畏感,也只有這樣老師和學生之間才可以更好的相處,班級的管理才可以更加的方便。另一個問題便是偏遠地區農村初中班級的老師過多的重視學生的成績而不注重培養學生的學習能力,在課堂教學之外也不讓學生參加課外實踐活動,這就使得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無法將課堂中所學的理論知識運用于實踐當中,同時,老師過多的要求學生的學習成績導致了大量學生對學習產生了一種厭惡感,所以老師在進行教學管理時,要注重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和實踐能力,只有這樣才可以讓學生真正的體驗到學習的快樂并養成自我學習習慣和獨立思考問題的能力。另一方面就是針對目前偏遠地區農村教育管理模式較為單一的問題,隨著新課改的貫徹實施,老師在進行課堂教育時要把學生放在主體位置上,讓學生進行自我思考,同時在班級課堂管理方面老師也應該讓學生自己進行管理,讓學生進行自我管理,老師仍在其中作為主導,老師要主導學生進行自我管理,同時關注學生的個體差異,只有這樣才可以充分結合多方面因素創造出符合農村初中班級管理新模式,從而使得學生的綜合素質得到提升同時學生們的身心健康得到良好的發展。
5.結束語
綜上所述,通過對當下偏遠農村地區初中班級管理中的諸多問題進行分析,要想在新的教育時代和教育模式下對學生進行綜合素質上的培養就要建立并完善新的班級管理模式,同時響應新課改要求,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在進行創建新的班級管理模式時要將學生的主體地位得到充分展現,在班級管理中,老師要主導學生進行自我管理,培養學生的自我管理能力。通過以上舉措,學生可以在學習能力、學習習慣、學習思維上得到翻天覆地的變化,同時可以培養學生的綜合文化素養,營造更加良好的學習環境。
參考文獻
[1]賈桂鳳. 初中班級管理存在的問題與對策分析[J].青少年日記(教育教學研究),2017(009):P.48-48.
[2]何紅燕. 淺談初中班主任管理中的問題與對策[C]// 2020年教育信息化與教育技術創新學術論壇(貴陽會場)論文集(3). 2020.
[3]姚禎媛. 淺談新課程改革背景下初中班主任管理工作中的問題及對策[J].新教育時代電子雜志(學生版),2019(033):P.1-1.
[4]王元英. 新課程改革背景下初中班主任管理工作中存在的問題及對策研究[J].中國校外教育(基教版),2019(002):44,46.
[5]龍剛. 新課程改革背景下初中班主任管理工作中存在的問題及對策研究[J].新紀實·學校體音美,2019(009):1-1.
[6]周順蘭. 淺談新課程改革背景下初中班主任管理工作中的問題及對策[J].課程教育研究,2017(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