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贊贊
【摘要】改革開放以來,中國經濟發展迅速。隨著城鄉建設的發展,建筑業迅速成為中國經濟的支柱產業。建設項目的招投標管理是在市場經濟背景下形成的競爭和交易形式,直接影響到建設過程和建設項目的質量。建設項目招投標管理是規范公司資金運作的有效管理方法。但由于建設項目的數量巨大,有關部門很難有效監督招投標,導致其中存在較多管理問題,需要及時制訂解決方案。
【關鍵詞】建設工程 ;招投標管理工作 ;優化措施
【DOI】10.12334/j.issn.1002-8536.2021.02.064
企業招投標管理是企業內部管理和監督的重要手段。企業的招投標管理工作對廉政建設起到了一定的規范作用,加強了企業招標投標工作的管理,有利于規范社會主義秩序和市場經濟的有序競爭,同時還能在一定程度上防止暗箱操作。隨著企業招投標管理工作的實施,國家先后制定了一系列關于招投標管理的規章制度,因此,加強企業的招投標管理十分必要。
1、加強建設工程招投標管理的意義
建設工程招投標本著公正、公平、誠信、共贏的原則,降低建設成本,提高項目建筑質量,推動了發包人與承包人的良性合作。為了確保招投標的順利推進,我國政府出臺了一系列招投標相關法律法規。基于我國現有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我國的招投標工作與西方國家有很大的區別。目前,建設工程市場一般有邀請招標與公開招標兩種方式可選,建設工程招投標管理對于發包人跟承包人來說,都是共贏的,在降低了成本的同時也為發包人擇優選用了優質承包商,而承包商得到了公平競爭的機會,獲得項目要通過自身競爭力,這從一定程度上也可以促進承包商自身技術能力的增強。因此,建設工程招投標管理對于整個建筑行業有著至關重要的作用。
2、招投標管理中存在的問題
2.1虛假招標問題突出
對于承包企業而言,獲取招標項目能夠從中獲利。因此,招投標成為多數企業實現自我發展的重要途徑,企業通過積極參與獲得工程項目。但在利益驅動下,部分主體為了獲取標的,采取不正當途徑參與競標,嚴重影響了正常的招投標秩序,極大破壞了公平的招投標環境。盡管在招投標管理方面,國家制定了相應的政策制度,保障了招投標工作的順利實現,但由于法律制度滯后以及政府監管的缺失,虛假招標問題在現實當中較為突出,嚴重制約了招投標市場的健康持續發展。
2.2存在設計預算超支現象
近年來,隨著公開招標制度的實施以及各方的監督,設計預算越來越難以在招標過程中發揮作用。人們將目光投向了簡單的工程變更。根據調查,約有1/2的建設項目在進行建筑施工時變更了設計或工程量,而約有1/3的問題則出現在修改后的項目上。據了解,近年來完成的許多項目中存在嚴重的設計預算超支現象。
2.3招投標工作規范性不強
雖然國家政府對于招投標工作管理甚為嚴格,但是仍然存在一些建設單位在對待招投標工作上過于混亂,招標方式未能按照規定選擇。這就讓招投標的最終結果無法達到標準,使各種暗箱操作的現象屢禁不止。在金錢和利益面前,也有一些建設單位和施工單位相互串通,違反公平競爭的要求,違法取得相關利益,使其他單位的正當利益蒙受損失。這種混亂同時也體現在針對招投標工作的監督管理上,串標現象非常普遍。在招投標之前,會有一部分企業提前串通,在工程的一部分報價上做文章,或惡意壓低,或惡意抬高,使其中一家施工單位能夠脫穎而出。這種私下串通,輪流中標的現象,既影響了其他單位的正當投標行為,也影響了招投標工作的公平性。
3、優化建設工程招投標管理相應措施
3.1建立健全規章制度
建設工程相關部門應該制定和改進建設工程招投標有關規章和制度,以優化建設工程招投標管理。建立健全我國招標市場中現行虛假、跨標情況的相關法律、法規,建立市場準入和清出系統,對虛假承諾和謊報業績等資格條件來滿足招標人要求的行為進行詳細、深入的調查和控制,對于有良好信譽與實力的企業,應積極鼓勵其參與競爭,而對于在信用中國查詢的失信企業要采取懲處機制。使得所有的建設工程招投標過程公開化、透明化,招投標管理在陽光下進行。
3.2加強對招投標工作的監管力度
在招投標工作中,無論是各級地方政府還是參與的各個單位,都應該嚴格對相關工作進行監督,從而及時排查過程中存在的問題。對于招投標中一直存在問題的單位和個人,一定要完善相應的獎懲制度,對此類現象進行采取嚴厲打擊手段,從而促進招投標工作的健康發展。另外,招投標工作可以和工商、銀行等單位建立合作機制,以便能充分了解參與招投標工作的單位資質及信用情況。
3.3增強招投標文件審查的嚴格性
在管理招投標書時,有關部門和專業人員必須以公開和公正為基本前提,并檢查和核實招投標書涉及人員的資格。在會議期間,應著重檢查投標實體的資格、投標公司的專業技術資格以及公司資金和聲譽狀況,防止沒有技術投標資格的企業進入到競爭環節,通過初步審查,防止招投標書中存在嚴重的危險和隱患,以提高工作效率。在審查投標資格的過程中,應特別注意投標企業和招標企業的關系,避免因參與身份不同導致投標過程的爭議,改善企業參與項目招投標過程的真實性和合法性。在審查投標的資格時,還應引入必要的行業審計部門,利用專業技術標準來更好地評估投標的資格、投標人或企業的能力和聲譽,保證投標審計工作順利進行。
3.4嚴控評標專家準入門檻,提高評標專家核心素養
針對評標專家素質問題,可以通過以下途徑提高評標專家業務素質。首先,完善管理機制,通過動態管理方式實現對評標專家的有效管理。一方面,要嚴格評標專家準入門檻,提高參與評標專家的整體水平;另一方面,對于進入評標行列的專家,定期進行培訓、考核,及時掌握專家的整體狀態,取消不合格評標專家的資格。其次,優化招投標實施措施,提高商務標在招投標中的比重,不斷縮減技術標比例。再次,完善考核機制。通過健全的考核機制激發評標專家的自覺能動性,使其嚴格規范自己的行為。在考核中,采取多元化的主體參與模式,通過第三方途徑實現對專家評標行為的評定,對評定中存在的違規、違法行為要嚴肅處理。最后,針對招投標專家安全問題,可以由招標人、監管部門等共同承擔,為其購買對應的安全保險,在招標工作中,一旦出現意外,有專門的理賠消除其后顧之憂。
3.5避免地方保護,促進競爭公平化
公平競爭有助于我國的經濟發展,也有助于國家的穩定。國家必須明確規定,地方政府必須公平對所有企業,將所有項目都納入正常的工程建設市場交易中心,促進建筑市場競爭公平化。應該打破地域的限制,不給外地企業設置門檻,使外地企業不再受到地方保護主義的困擾,可以和本地企業一樣,獲得公平的競爭會。相關部門應該發布細則,對于招標文件中有排斥外地投標人的行為進行查處,給外地企業平等競爭的機會,讓投標以質量取勝,完善交易行為,提高工程質量,打造良性合作,創造公平、公正、公開的競爭環境。
結語:
綜上所述,建設項目的招投標管理工作能夠有效提高項目質量,所以必須提高重視程度,根據此工作的現實意義以及存在的問題,科學合理地采取優化與約束手段,創設理想市場環境,進一步推動建設工程招投標活動的進行與發展。
參考文獻:
[1]崔曉紅.建筑工程招投標管理中常見問題和對策[J].現代物業(中旬刊),2019(12):99.
[2]鐘衛華.企業工程招投標中的問題與對策探討[J].住宅與房地產,2019(34):23.
[3]黃琳.招投標管理存在的問題及對策剖析[J].住宅與房地產,2019(34):137.
[4]趙靜.建設工程項目招投標管理研究[J].城市建設理論研究(電子版),2019(34):18.
[5]陳婧珍.加強建設工程招投標管理工作的重要性[J].建材與裝飾,2019(34):149-1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