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華營
【摘要】植物是城市綠地景觀最重要的組成部分,園林綠地中植物配置的好壞也是評價城市環境景觀水平高低的一個重要窗口,植物景觀在園林綠化中占相當大的比例,無論在發揮生態效益、創造優美環境,還是在景觀營造中都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優秀的植物配置設計能夠產生美感,它無論在哪里都可以成為一個符號或者是標志,它的功能就如同城市中顯著的建筑物或雕塑,可以記載一個地區的歷史,傳播一個城市的文化,所以本文就將對園林植物配置方面予以簡單的闡述。
【關鍵詞】現代園林植物;配置;探討
【DOI】10.12334/j.issn.1002-8536.2021.02.215
1、園林植物配置的原則
1.1適用原則
適用問題是園林植物配置時首先要考慮的問題,適用指的是科學性和長久性,園林植物配置中的適用原則指的是要因地制宜,也就是根據當地的氣候、地形、土壤等各方面綜合考慮,選擇適應當地自然條件生長的植物品種,適用原則的另一方面指的是園林的功能應適用于服務對象,園林中的娛樂設施、防護設施、文化藝術景觀等應該服務于周圍居民、學校、醫院等,還是生產企業或機關單位等,或者是公園、名勝古跡等。
1.2經濟原則
首先應做到量力而為,園林建設當然離不開當地政府的財力支持,但不要為了面子工程而耗費大量的人力物力。其次是做到節約,依靠當地條件就近選擇,能夠有效節約資金。最后是創造更大的經濟效益,充分利用園林綠化的生產功能,創造一定的經濟效益。
1.3美觀原則
現代園林植物配置中在適用和經濟原則的基礎上,還應使植物本身具有的色彩、造型等自然美得到充分發揮,科學合理的植物配置能夠有效提高園林的藝術水平,美觀的園林植物配置能夠吸引更多地人們觀賞。
2、在進行園林植物配置過程中需要注意的問題
2.1植物配置要求層次分明、色彩搭配協調
在進行植物的空間配置過程中,要按照樹木的高低、大小以及四季變換等進行層次分明協調搭配。在進行配置多個樹種時,避免千篇一律,可以將不同的花色、葉色以及不同的植物高度進行搭配,要求在層次和色彩的配置上,豐富多姿。不同的花期也要應用不同的配置方式,盡量延長園林的觀賞時期。
2.2園林建筑物要與植物的配置相互協調
相對于常年固定不變的園林建筑物來說,植物是隨著季節的不斷變化而不斷生長凋謝的生物。植物不僅能突出自然界四季的變化分明現象,還可以襯托出園林建筑的不同景色。在園林中設置水池是我國園林設計的主要方式之一,水池可以在園林中作為一個主要的構圖中心,讓園林景色突顯出一種明鏡開朗的感覺。
2.3結合文化
園林植物配置不僅要結合四季的變化、建筑物的協調,還要適當的融入一定的文化氣息,將現代城市園林發展成具備一定人文內涵的高級園林,使不斷更迭的城市歷史現象在園林中得到很好的體現。可以在城市園林中將具有某種品格、帶有某種歷史色彩的植物進行科學合理的配置,從而形成具有文化特色的城市園林。
2.4注意種植密度
在進行植物群落的設計過程中,一定要根據植物的具體生長速度、生長過程里將會形成的植株的大小,按照一定的比例合理確定植物栽種的距離。由于植物群落會出現盡早郁閉的現象,因此在設計的過程中,一定要適當的調整樹木種植的密度,但是已確定的種植密度不能夠影響到植物對陽光水分的攝取。由于灌木生長快,會將常綠喬木的正常發展空間占用,因此要特別注意常綠喬木和灌木的搭配。在進行人工的植物景觀栽種時,不是1次的栽種就可以讓景色成型,必須要明確“種植為三,養植在七”這一原則,進行對植物適當的移植、修剪等,通過后來的人工撫育進一步調整樹木的密度。
3、園林植物配置的方式
3.1配置植物要有明顯的季節性
利用植物群落的動態變化和季節景相創造“四季景觀”,使游人感到大自然的生機及其變化。總的配置效果應是三季有花、四季有綠,即所謂“春意早臨花爭艷,夏季濃蒼不蕭條”的設計原則。在樹木配置中,常綠的比例占1/4~1/3較合適,枝葉茂盛的比枝葉少的效果好,闊葉樹比針葉樹效果好,喬灌木搭配的比只種喬木或灌木的效果好,有草坪的比無草坪的效果好,多樣種植物比純林效果好。
3.2自然式的樹木配置方法,多選樹形或樹體部分美觀或奇特的品種,以不規則的株行距配置成各種形式。
(1)孤植
孤植主要顯示樹木的個體美,常作為園林空間的主景,對孤植樹木的要求是:姿態優美,色彩鮮明,體形略大,壽命長而有特色,周圍配置其它樹木,應保持合適的觀賞距離,在珍貴的古樹名木周圍,不可栽植其它喬木和灌木,以保持它獨特風姿,而用于庇蔭和孤植樹木,要求樹冠寬大,枝葉濃密,葉片大,病蟲害少,以圓球形、傘形樹冠為好。
(2)對植
所謂對植,是指兩株樹按照一定的軸線關系對稱或均衡種植的配置方式。主要用于強調公園、建筑、道路、廣場的人口,用作進口栽植和誘導栽植,在園林構圖中始終作為配景,起陪襯和烘托主局的作用,如利用樹木分枝狀態或適當加以培育,形成相依或交冠的景框,構成框景。
(3)叢植
所謂叢植,是指由三到十幾株樹木組合種植的配置方式。叢植所形成的種植類型是樹叢,而樹叢的組合,主要表現的是樹木的群體美,但也要在統一構圖中考慮表現單株的個體美,所以選擇作為組成樹叢的單株樹木的條件與孤植樹相似,即必須挑選在庇蔭、姿態、色彩、芳香等方面有特殊觀賞價值的樹木。
(4)群植
群植是相同樹種的群體組合,樹木的數量較多,以表現群體美為主,具有“成林”之趣。它主要是表現植物的群體美,并以此構成園林局部空間的主景,群植時樹木不必成行成列,而是要有疏有密,力求自然,林緣不要直線,整個林地不要幾何形體,一刀切的邊緣在自然界是不存在的,中國傳統喜好的竹林、梅林、松林,都是面積不大的純林,很受人們歡迎。
3.3植物配置應突出地方特色
由于所處的各個城市規模不一樣,經濟發展不平衡,自然條件、自然資源、歷史文脈、地域文化差異很大,城市綠化要因地制宜。城市園林設計時要結合當地的自然資源、人文資源,融合地方文化特色;只有把握歷史文脈,體現地域文化特色,體現地方風格才能提高園林綠化的品位。城市中空氣污染、土壤理化性能差等因素不利于園林植物的生長,所以在選擇植物時應以適應性較強的鄉土樹為主,大量的鄉土樹種不僅能較快地產生生態效益,而且能體現地方特色。
結語:
園林綠化中的植物不僅能凈化空氣、平衡城市生態環境,還能提高居民身心健康、陶冶情操,園林植物的正確選擇和科學合理的配置能夠將這些作用充分實現。不同地區和場合對園林植物的配置有不同的要求,并且具有多樣的組合與組織方式,同時隨著季節的變化,植物也在不斷生長變化從而產生千變萬化的效果。
參考文獻:
[1]張聲平,劉純青.淺談我國現代園林植物配置的趨勢[J].江西農業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4.
[2]方祥君.中國古典園林植物造景手法在現代別墅區的運用與創新[D]. 四川農業大學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