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秀麗
摘 要:小學語文教學中,寫作教學是比較重要的內容。教師要以學生為中心開展寫作教學活動,讓學生在學習實踐中總結經驗,通過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來提高寫作的質量。主要從理論上對學生語文寫作教學中觀察能力培養的意義和價值加以闡述,然后深入探究觀察能力培養的實施策略,期望能從理論上對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起到促進作用。
關鍵詞:小學語文;寫作教學;觀察能力
小學生由于年齡小、閱歷少,寫作成為一件難事,教師在寫作教學中要對學生進行科學引導,幫助學生樹立自信心,讓學生在語文寫作方面的知識建構得到系統優化,在寫作教學中強化觀察的習慣、方法、步驟,才能真正為學生綜合學習能力的提高打下堅實基礎。
一、學生觀察能力培養的意義和價值
1.學生觀察能力培養的意義
小學語文寫作教學當中教師要充分注重以學生觀察能力培養為要點,通過提高觀察能力來促進學生寫作能力的提高,學生通過觀察能夠詳細了解描寫對象,為學生寫作提供了豐富的素材[1]。教師在寫作教學當中通過對學生進行積極引導,以及采用針對性培養方案,調動學生觀察的積極性,讓學生在觀察活動中激發寫作的興趣,在這一基礎上培養學生寫作能力,有助于實現既定目標。小學生對新鮮的事物比較好奇,通過對學生觀察能力進行培養,學生將觀察的過程以及結果運用文字描繪出來,從而真正為學生寫作能力提高打下基礎。
2.學生觀察能力培養的價值
小學語文寫作教學當中教師重視對學生觀察能力的培養,教師加強這方面的意識,對學生綜合學習能力提升能起到積極促進的作用。
(1)有助于引發學生熱愛生活
寫作教學中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學生的目光投向了生活,學生在生活當中觀察相應的人或事或景,再將觀察的內容付諸文字。學生在觀察過程中會對生活中的一些事物產生興趣,學生從旁觀者的角度進行思考,也能調動學生學習的主動積極性[2]。語文寫作教學當中通過對學生觀察能力進行積極優化,有助于學生將生活中的素材在寫作中加以靈活運用,實現寫作的知識建構。
(2)有助于激發學生寫作興趣
小學生在寫作過程中由于沒有豐富的閱歷,寫作的素材也沒有豐富積累,在寫作過程中顯得比較吃力,寫作的興趣不濃厚。教師在語文寫作課堂中,要充分注重從方法的創新上加強重視,注重以學生為中心開展相應教學活動,對學生寫作興趣激發起到促進作用。在教師的引導以及培養下,學生會逐漸對觀察的內容產生更多的認識,從而對觀察的對象更為喜歡,這對調動學生寫作積極性有著促進作用,從整體上提升學生語文寫作能力[3]。
(3)有助于開發學生想象力
教師在寫作教學中對學生觀察能力的培養,能為學生想象力以及創造力開發起到促進作用,從而促進學生寫作能力的提升。寫作課堂中教師要設計開發學生想象力的環節,在此基礎上展開教學,對學生綜合學習能力提升起到促進作用。觀察能力的培養中激發學生想象創造力,讓學生在觀察當中能夠形成新的學習思維,發揮自己想象思維的優勢,為自身發展打下堅實基礎。
二、小學語文寫作學生觀察能力培養措施
語文寫作教學中對學生觀察能力培養中,需要注重相應措施科學化落實,從這些基礎工作方面加強重視,以下幾點措施可供參考:
1.激發學生觀察積極性
寫作教學中,教師在對學生觀察能力引導培養時要能從學生主體的角度出發,調動學生在語文寫作學習中的積極性,對學生良好學習起到促進作用。從這些基礎工作方面進行優化,才能真正為學生可持續學習發展打下堅實基礎。通過對學生觀察能力的積極引導以及培養,調動學生寫作的興趣,才能引導學生深入學習寫作知識。教師在引導以及培養學生觀察能力過程中,通過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讓學生在興趣的基礎上展開寫作,有助于提高學生寫作的能力[4]。教師可通過創新教學的方式,在課堂中運用新技術,為學生呈現出寫作的具體場景以及事物,讓學生仔細觀察,才能真正為學生提供寫作素材,讓學生在產生體驗的基礎上進行積極寫作,才能真正為學生可持續發展打下堅實基礎。如在寫景的作文教學中,教師通過多媒體技術為學生呈現鄉村的雪景,讓學生聯想自己遇到的雪景是什么樣的,學生在形象具體優美的景色觀察下,能夠從不同的意境中引發感想和寫作靈感,從而提高寫作積極性。
2.注重引導學生在觀察當中積極聯想
小學語文寫作教學中教師要充分注重從觀察中引導學生聯想,學生在聯想過程中會形成寫作的思路,為學生寫作提供動力。語文寫作教學當中要充分注重以學生為中心開展相應教學活動,通過引導學生從觀察中聯想,進行科學化教學設計。通過引導學生觀察來促進學生產生聯想,才能真正為學生寫作提供豐富內容,從整體上提升學生寫作的質量[5]。語文寫作教學中涉及的知識點比較多,如文化、自然和歷史相關內容,知識點的邏輯性強,注重在整體內容設置方面要和學生寫作學習的需要相結合,只有這一基礎工作得到了強化,才能真正為學生可持續學習打下堅實基礎。教師通過引導學生觀察引發學生共鳴,讓學生在觀察后聯想,加強學生對事物的了解認識,從而在描述的時候就能體現出細化的特點,為學生綜合寫作能力提升起到積極促進作用。教師在實際寫作教學當中通過以相應事物以及現象為參考,提出相應疑問來促進學生思考聯想,鼓勵學生把觀察的事物以及現象積極整理分析,使學生語言的描述更為具體。
3.針對性培養學生觀察能力
寫作教學中,教師只有提升學生的觀察能力,才能為學生可持續學習發展打下堅實的基礎。觀察能力培養過程中,要讓學生按照順序觀察,并將觀察的過程通過文字進行描述,這樣的方式能將寫作的內容有條理,并且客觀地描寫出來[6]。如在對人物的描寫過程中,按照從上到下進行描寫,讓學生能夠在觀察中了解寫作的要點,從而能夠為學生寫作質量提高起到促進作用。培養學生觀察能力時要促使學生抓住事物特征積極觀察,讓學生在實際觀察中進行積極寫作,從整體上提升寫作的質量。教師在對學生觀察能力培養時也可從多方位反復觀察的角度出發進行培養,讓學生在觀察過程中能以不同的角度進行觀察,將觀察的結果描寫出來,這也是提高學生觀察能力的重要舉措。
4.培養學生觀察的良好習慣
語文寫作教學過程中,教師要充分注重方法創新應用,以學生為中心開展相應教學活動,讓學生在學習過程中掌握學習的方法要點。教師在對學生觀察力的培養中,要注重促進學生養成良好習慣。學生只有掌握了好的觀察方法習慣,才能積累更多的素材,為高質量寫作打下基礎。寫作的素材主要是來自生活,教師要讓學生從生活點滴當中積累素材,引導學生觀察周邊的事物,教師可為學生布置相應的觀察任務,讓學生能在實際學習過程中學會觀察生活,養成觀察的習慣。如在為學生出寫作題目的時候,可以讓學生對自己喜歡的動物進行觀察,如小狗、小貓等,觀察后寫一篇小作文,讓學生自由發揮。學生在興趣的驅動下進行觀察學習,學習的主動積極性得以有效調動,對學生觀察能力有效提升起到促進作用。學生只有養成良好的觀察習慣,在生活中不斷觀察喜歡的事物,才能真正為寫作打下基礎,促進寫作能力的提升。
三、結語
總而言之,小學語文寫作教學過程中,教師要充分注重對其觀察能力的培養,學生只有掌握了觀察的能力,才能在生活當中為寫作獲得源源不斷的素材,這對提升學生寫作的質量能起到積極促進作用。希望本文中對小學語文寫作教學中學生觀察能力的研究,能夠為實際教學起到一定啟示作用。
參考文獻:
[1]徐珍.漫談小學語文寫作教學中學生觀察能力的培養[J].學周刊,2020(23):141-142.
[2]衛曉青.小學語文寫作教學中觀察能力的培養研究[J].才智,2020(10):74.
[3]鄭藝惠.淺談小學作文教學中如何培養學生觀察能力[J].學周刊,2019(11):127.
[4]賈小偉.如何在小學語文寫作教學中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J].中國校外教育,2020(21):57.
[5]魏麗芳.小學語文寫作教學中學生觀察能力的培養[J].才智,2018(11):121.
[6]杜英英.淺談小學語文寫作與培養學生觀察能力的關系[J].中國校外教育,2019(S1):80.
注:本文系2020年度吉林省教育學會“十三五”教育科研規劃課題“寫作教學中學生觀察能力培養的研究”(課題立項編號:2020G10447)研究成果論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