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海英
摘 要:隨著時代的不斷發展和進步,新的教學模式不斷涌現,而其中“愛種子”的教學模式是眾多教學模式中最有利于數學教學的,因為通過這種模式能有效提升學生對數學學習的積極主動性,從而構建高效的小學數學教學課堂。
關鍵詞:愛種子;教學模式;教學質量
過去的數學教學方式,都是教師將課本上的知識點灌輸給學生,學生處于被動學習狀態,學習效果也不顯著。而通過“愛種子”的教學方式,使學生占據教學過程中的主體地位,把被動學習變為主動學習,教師從旁輔助指導,能有效增強學生在數學課堂中的學習體驗,培養數學學習的思維能力,提高教師的數學教學質量。接下來本文對如何巧用“愛種子”的教學方式為學生構建高效的小學數學課堂進行如下探究。
一、巧用“愛種子”教學模式,增強學生學習體驗
在小學數學教學過程中,教師巧用“愛種子”的教學模式,可提高學生的學習體驗,進而提升學生對數學知識的理解與學習。這種教學方式可以有效增強學生在數學學習中的主體地位。基于這種教學模式,教師可通過為學生設置問題情境、課堂游戲互動、教學情境演練等教學活動,讓學生自身切實感受數學學習的魅力,增強學生的數學學習體驗感,促進學生對課堂數學重難點的學習,從而讓學生能夠積極主動地參與到學習中來,提高課堂的學習效率。
二、巧用“愛種子”教學模式,提升學生思考能力
學生一定要有自己的數學思維能力,這樣學生才能學習、掌握和運用數學知識,而教師巧用“愛種子”的教學方式,通過對學生提問導入教學內容,可以有效提升學生的思考能力,使學生遇到問題的時候可以自主思考,教師對學生的回答進行指導,能有效培養學生的數學邏輯思維能力,提升學生的數學學習效率,對學生今后的數學發展也有良好幫助。
舉例來說,在學習“測量”這節課時,教師可先問學生如何測量兩本不同書的長和寬?讓學生思考,還可讓學生用自己的手掌量一量,看看哪本書比較長,哪本書比較寬,引導學生思考測量知識,學生就會想到上節課所學的米和厘米,之后教師可引導學生利用格尺上的厘米刻度對書本進行測量,從中不斷提升學生的思考能力,從而使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也隨之提升,對數學知識產生濃厚的興趣,教師的課堂教學質量也會飛速提升,并能讓學生在日后的數學學習中自主思考和探索數學知識,提升學生的數學綜合學習能力。
三、巧用“愛種子”教學模式,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
巧用“愛種子”的教學方式,能有效提高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進而激發學生的積極性,使學生不再畏懼數學,提升自己對數學知識的求知欲望,使小學數學教學課堂中不再出現學生厭煩、走神、注意力不集中的不良學習現象,使學生能全身心地投入到數學課堂學習中來,而且教師還可根據小學生不同的數學興趣特點和數學學習能力,將其與“愛種子”教學方式相結合,對不同學生應用不同的教學模式,從而使教師能全面激發每個學生的數學學習激情,使每個學生都能提升自身的數學學習能力,對教師的課堂教學質量和效率產生積極的影響,從而能形成高效的小學數學課堂。
四、巧用“愛種子”教學模式,密切聯系生活與教學
小學生在學習數學時,都會覺得數學知識的概念、定理、公式很難理解,學習數學很難,但是實際上數學不難,而且與人們的生活有非常緊密的聯系,在日常生活中有許多數學問題和現象。教師巧用“愛種子”的教學模式,將學生的數學學習與生活聯系起來進行教學,能使學生感受到數學就在自己身邊,降低學生學習數學的難度,使學生在學習數學的時候能夠不斷結合生活實踐去思考,還能通過生活提升數學學習的趣味性,形成良好的數學學習課堂氛圍,提高教學質量。
舉例來說,在學習“長方形和正方形”這節課時,教師可結合學生身邊的生活引導學生進入數學課堂學習中來,比如通過多媒體課件出示情境圖,出示小房子、方磚鋪成的走廊、松樹、蘋果樹等,問學生這幅畫設計得漂亮嗎?讓學生再仔細觀察一下,這幅畫都是由哪些圖形拼成的?你能把它找出來嗎?根據學生的回答隨機出現各種形狀,得出教材中的主題圖,使學生覺得數學中的圖形知識非常有趣,通過生活圖形圖片加深學生對所學的長方形和正方形圖形的理解,使學生踴躍參與到小學數學課堂教學中來,從生活中學習數學,從數學中感受生活,使課堂學習質量不斷提升,并不斷鞏固自己所學的數學知識。
由此可見,教師在小學數學教學課堂中,應該不斷嘗試和總結新的教學模式,巧用“愛種子”的教學模式,可以增強學生的數學學習體驗、提升學生的數學思維能力、激發學生對數學學習的熱情。通過生活與數學的有效結合,教師也可以不斷提升自己的數學教學能力和水平,最終在為學生構建高效課堂的同時,為學生今后的數學學習發展作良好的鋪墊。
參考文獻:
[1]劉海琴.淺議小學數學自主學習課堂的建構[J].中國校外教育(中旬刊),2019(10):149-150.
[2]王文明.小學數學互動型課堂的構建[J].黑河教育,2019(7):56-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