涂濤

近年來,隨著汽車技術的日益智能化,尤其自動駕駛,圍繞這些技術安全性的擔憂也在升溫。未來的汽車行業將發生一次名為“CASE革命”的巨大變革——汽車將全面迎來“網聯化”(Connected)、“智能化”(Autonomous)、“共享化”(Shared)和“電動化”(Electric),而如特斯拉、谷歌等科技公司,正是這一進程中的一部分領軍企業。這場“CASE革命”必然會帶來更便利的汽車,甚至會革新汽車在社會文化中的位置,但它是否會帶來更安全的交通環境,仍是許多人的顧慮。
在推廣自動駕駛、智能網聯等新技術的過程中,車企應如何切實保障安全系數和消費者的合法權益?如何兼顧客戶的行車安全與隱私保護?都是我們亟須解決的問題。
疫情期間,中國憑借果斷快速的反應以及完整且縱向整合的供應鏈,在極短時間內恢復正常的工業生產,向全球的企業證明了供應鏈的可靠性和韌性。
專家認為,未來中國將會向東盟國家轉移更多組裝加工等勞動密集及低增值的生產工序,并向其出口零部件和半成品。而中國則轉向從事中上游、需要較高技術及較多資本的生產環節,包括研發、設計、管理、關鍵零部件的生產等。換言之,區域分工將逐步邁向中國發展中高端產業/環節、東盟國家發展中低端產業/環節。“中國制造”(Made in China)將逐步演變成“中國創造”(Made by China),雖然產品的生產工序不完全都在中國,但中國將深入參與研發、管理等環節。
(上海 劉漢森)
印度血清研究所是全球最大疫苗生產商,過去印度生產的疫苗占據全球60%的市場份額,可向全球170多個國家進行出口。如今由于印度疫情形勢嚴峻,政府決定優先考慮為本國國民接種疫苗,印度不太可能在10月前恢復大規模疫苗出口。
現在印度的疫苗生產,基本上被美國的原材料卡死了,印度只能大量進口國外疫苗,但疫苗價格昂貴、運輸儲藏不便等問題,給印度政府帶來了巨大的挑戰。而且歐洲這些疫苗生產商根本無法滿足印度18億支的疫苗需求。相對而言,中國的疫苗則不存在這些問題,價格上中國疫苗沒那么昂貴,運輸儲存幾乎不存在問題。面對掙扎在死亡邊緣的印度民眾,從中國進口疫苗才是明智之舉。
(廣東 奚子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