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財經大學 馬小丫
關于找數字之間規律的幾點說明:
1.給出數據,問通項公式。在做選擇題時可直接代入檢驗,但往往選項與選項之間的差別較小,代入前幾項很難排除,后幾項的計算量較大。
2.找規律至少是三項,只有兩項具有無數種通項。
3.當遇到圖形問題時,可適當地轉化為數字問題,運用“數形結合”的思想。
4.費馬猜想的錯誤。
猜想:當n為非負整數時,+1是一個質數。
通過驗證n=0,1,2,3,4 這五個事實,得出此猜想。最后被歐拉舉出反例:n=5時,+1=641×6700417,不是質數。
這個事例告訴我們,由個別事實的數量特征,通過歸納得出對所有對象都成立的一般特征時,使用的是不完全歸納法,可能正確,也可能不正確。我們要想說一個定理不成立,只需要舉出一個反例即可;而要說明它成立,則需要嚴格的證明。
當然,在做數字類找規律的題目時,往往只需要前三項即可得出結論。
前后兩項差恒為常數,為等差數列形式。
(一)通用公式為“第一個數+定值(n-1)”。
證明過程:(運用累加法)設第n項為an,任意前后兩項的差為d,則有:
a2-a1=d,
a3-a2=d,
a4-a3=d,
……
an-1-an-2=d,
an-an-1=d。
令各式相加,再用倒序相加法易得:an-a1=(n-1)d,
所以通項公式為an=a1+(n-1)d。
(二)萬能方法(待定系數法):確定為一次型,可設通項為y=kn+b,將其代入前兩項,即n=1,2時的情形,即可解得k,b。
證明過程:設第n項與第(n-1)項之間的差的通項為an-an-1=nd+b,則有:
a2-a1=2d+b,
a3-a2=3d+b,
……
an-an-1=nd+b。
同樣用累加法可得:
(2)建設骨干網 DDoS 防護系統。建設流量清洗系統,各省根據網絡覆蓋情況配置一臺或兩臺引流路由器,用于策略集中配置及流量匯聚。完善流量封堵功能,實現攻擊流量分區域封堵。

這是一個二次函數形式的數列。
方法1:通過類似的推導過程,當發現前后兩項差的通項公式為一次函數形式時,可通過累加法,采用倒序相加法進行求和。
例1:求數列1,3,6,10……的通項公式。
解:后一項與前一項的差分別為2,3,4……
第n項與第(n-1)項的差為n,則有:
a2-a1=2,
a3-a2=3,
……
an-an-1=n。

方法2:湊模型法。
模型2:數列1,4,9,16……的通項公式為:n2。
1.首先判斷是否為二次型,即任意兩項之間的差是否為一個等差數列。
2.判斷為哪一種模型的二次型。拿到要求的數列,往模型1或模型2上湊,看與哪個模型形式更接近。大多數二次型可通過項的變換(如向前、向后移項或四則運算得到)轉換為模型1或模型2。

(2)如若是模型1或2進行加減乘除變換,只需要讓模型中的通解進行相應的加減乘除變換,整理后即可得通解。如:2,5,10,17……通過觀察,對其進行加減乘除運算可知為模型2中相應的項+1得到的結果,所以通項為n2+1;又如:3,7,13,21……比較可 知:n=1,a1=3=1+2=n2+n+1;n=2,a2=7=4+3=n2+n+1;n=3,a2=13=9+4=n2+n+1……綜上可得通項公式為n2+n+1。
方法3:如果實在不好湊,可選擇“萬能方法”:利用待定系數法。
由于得知為二次型,故可直接設為an2+bn+c,代入n=1,2,3時的情況即解得系數,但由于計算量較大,不到萬不得已不建議使用。
當前后兩項的差成等比數列或等比數列的加減乘除運算(后一項與前一項的比值為常數)時為指數型,如:3,5,9,17……前后兩項的差分別為2,4,8……是一個等比數列,此時通項仍為指數函數,且底數與差的底數相同。
證明過程:設第k項與第(k-1)項的差為a0·qk,同樣利用“累加法”的思想得到:

各式相加得:

1.基本模型:2,4,8,16,32……其通項公式為2n。
2.同理,當出現對模型進行前后項的平移,如:1,2,4,8,16……即原來的第k項為2k,現在第k項變為2k-1(或判斷出平移后直接代入第一個),所以通項公式為2n-1。
3.如若是該模型進行加減乘除變換,只需要讓模型中的通解進行相應的加減乘除變換,整理后即可得通解。如:2,3,5,9,17……首先,前后兩項的差分別為:1,2,4,8……可判斷為指數型,于是往基本模型上靠攏,先將模型移項,再加1,即得通項:2n-1+1。
另外,由于計算量較大,不建議用“萬能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