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肅省蘭州市城關區大砂坪小學 韓雅倩
思維導圖是一種表達發散性思維的圖形思維工具,圖文并茂、形象生動、簡單有效。低段學生的思維發展尚不成熟,對數學問題的認知也處于表面階段,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援引思維導圖進行教學,不但能夠激發學生數學學習的興趣,而且可以豐富學生的數學知識體系,拓展學生的數學思維,優化數學教學實效性。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數學思維導圖具有圖文并茂的優勢特點,能夠較好地彌補數學學習過程中的枯燥性。對此,數學教師在教學中可以積極借助形式多樣的思維導圖激發和提升學生的數學探究興趣。
例如,在教學《角的初步認識》時,我發現一些學生對角的學習興趣并不高,于是我抓住他們天生喜歡涂鴉繪畫的特性,出示了關于角的思維導圖,有樹狀形的,也有氣泡形的。其中,樹狀圖是將銳角、鈍角、直角分別以小樹葉的方式掛在樹上,然后再在相應的樹葉上描述出不同角的特點。氣泡圖是將角作為一個大氣泡放在最下層,然后依次散發出三個小泡,分別是銳角、鈍角、直角,再分散出相應的小氣泡,用以展現不同的角的不同特點。將角的知識點以活潑有趣的思維導圖形式呈現出來后,整個數學知識變得頗有趣味,學生對知識的探究欲被有效地激發出來了,他們看著生動的思維導圖,饒有興趣地分析著不同角的特點,并通過思維導圖實現了對各種角的對比分析,這不僅培養了學生的發散性思維,促進了學生深度學習,也培養了學生的批判性思維和創造性思維。
數學思維導圖能夠清晰地呈現知識間的聯系,可以幫助學生搭建較為完善的知識框架,建構知識體系,促進學生創造性思維的發展。教師通過引導學生繪畫思維導圖,傳授學生繪畫思維導圖的技巧,培養學生繪畫思維導圖的能力,可以更好地解決學生學習數學知識零散、混淆且不成體系的問題。
例如,在學習完《認識時、分、秒》這一內容后,為了讓學生進一步清晰地區分時、分、秒的含義及相互之間的關系,我先引導學生總結相關知識點,然后通過大樹形思維導圖,啟發學生運用日常生活中的事物,將它們各自的特點和相互關系表現出來。學生在掌握了繪制思維導圖的技巧后,發揮想象力和創造力繪制了多樣化的思維導圖。有的學生繪制了花朵思維導圖,以時、分、秒為花蕊,以各自的含義及特點為花瓣,將相互轉化關系標注在花瓣之間;有的學生繪制了小路思維導圖,以“認識時、分、秒”為主路,以各自的含義及特點為小路分支,然后延伸出每個知識點的主要作用、相互關系等內容。通過引導和啟發學生繪制思維導圖,不僅可以激發學生的想象力和創造力,而且學生在創作思維導圖的過程中,不知不覺實現了對知識體系的梳理和建構。
孩子的世界是五顏六色的,尤其是小學低段的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還沒有完全形成抽象思維,學習的主動性也比較差,因此,數學教師可以在教學中引導學生通過給思維導圖著色的方式,讓其充分了解本課的教學重點。
例如,在進行《長度單位》的教學時,我先和學生一起梳理知識要點,繪制出基本的思維導圖,理清了各知識點之間的相互關系后,引導學生通過對思維導圖涂色的方式,幫助學生掌握知識的重點。我們將“統一長度單位”涂為藍色,將它延伸出的“認識厘米”“認識米”和“認識線段”涂成黃色,將“學會用刻度尺量”“用厘米量”“量線段”“畫線段”涂成綠色,再將“1米=100厘米”“繪制的1厘米線段”用紅色標注。這樣,低年級的小學生通過不同的色彩進一步掌握了知識之間的層級關系,在復習過程中也能夠一眼看到重點知識并留下深刻印象,對于提升學生的數學學習效率意義重大。
總之,在小學低段數學教學中,數學教師應該積極挖掘思維導圖的優勢特點,結合低段小學生的認知特點和能力水平,通過思維導圖完善學生的數學知識體系,培養學生的發散性思維和批判性思維,鼓勵學生在繪制數學思維導圖的過程中發揮自己的創造力,幫助學生掌握數學知識的重難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