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艷
摘 要:在小學低年級體育教學中,由于教師所教學生年齡的特殊性,其教學方式方法需尤為注意,才能起到打好基礎、鍛煉身體、培養意志的作用。從教師、學生兩個方面并多個角度去闡述小學低年級在體育教學時的注意事項,從而達到上好每一節體育課,增強每一個學生體質的作用。
關鍵詞:小學低年級;體育教學;注意事項
本文將從體育教師、低年級小學生、師生之間關系三個方面出發闡述小學低年級體育授課時的注意事項,希望借此提高小學低年級體育的授課效果。
一、體育教師方面的注意事項
體育教師作為體育課教學的實行者、引導者、組織者,對體育課的實行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所以體育教師在進行體育教學的時候應該注意多方面的因素,才能夠保障教學效果,達到體育課的教學目標。
1.培養教學常規
在課前常規方面,教師應注意儀式感。低年級小學生因其年齡較小,關注重點相較于成年人而言要小得多。
在課時常規方面,教師應該注重的是教學效果與課堂紀律。安全應放在第一位,在授課時,保障每一位學生的安全應是每一位老師的責任。
課后常規的確立也是儀式感的一種,首先課后常規是對一節課的總結,有利于教師明確自己授課的不足,知曉課上學生的特點,以便于制定下一節課的教學內容與方法。
2.開創創新教學
在進行課前預熱時,方式要多樣化,避免千篇一律,最好是能夠加入一些競技性或者趣味性因素。
在教學時,教師要充分運用創新能力,開創多種不同的教學方式與方法,同時在教學時加入競技精神、合作精神、環境適應能力的訓練等。
二、學生方面的注意事項
作為教師,我們應該充分認識到低年級小學生的特殊性。低年級小學生具有心理承受能力弱、情感豐富、好勝心強、好奇心重、認知不完全等特點,所以,我們在授課時,除了注意老師方面的因素之外,還要注意學生的身心方面。
除卻在教學過程中需要根據小學生的心理特點制定趣味性強的教學方式之外,在處理一些課堂常見情況時,也要從保護學生自尊的方面出發。例如在上課時,學生難免分心,教師此時應該通過一些比較隱晦的方式來進行提醒,例如輕咳兩聲,也可以突然拋出一些笑話,使得學生的注意力再度集中,等等。學生在上課時競技失敗情緒低落時,要適當加以安慰鼓勵,幫助學生重拾信心等。此外,低年級小學生在進行體育活動時,因其好勝心較強,難免發生沖突與摩擦,此時教師應當注意,不應當為了快速解決問題而運用教師的權威強令雙方道歉。雖然看似沖突已經消逝,但其實只是被教師的權威掩蓋過去了,雙方心中的不滿必然是存在的,如果長期得不到解決的話,甚至會衍生成為對教師、對體育課的不滿,非常不利于體育課的正常進行。教師應當做的是,告知雙方如果發生了沖突,應該首先告知老師,讓老師來主持公道;隨后應當迅速全面地了解事件始末,對雙方都進行溫和的勸說,令雙方都認識到錯誤,并真心實意地道歉,這樣才能夠真正地化解沖突,繼續維護體育課的和諧與穩定。
因此,教師在授課時應當尤為注意學生自身的因素,要充分保護學生的自尊與內心,促使學生能夠健康自由、充滿正能量地成長。
三、師生之間的注意事項
無論是任何課堂,教學時師生之間的互動都是優質課堂的關鍵,體育課自然也不例外。在進行體育課教學時,師生之間的互動相較于文化課而言其放松程度較高,所以師生之間建立良好和諧的關系也相對容易。
首先,小學生的共情能力較強,再加之對教師一貫的尊敬與畏懼,所以教師的情感很容易感染到學生。因此,教師在授課時,應當情緒飽滿、聲音洪亮,給學生以積極正面的教師形象引導,才會讓學生在上課時充滿動力,而一群充滿活力、上課積極的學生也會帶給老師以成就感,使教師在備課、授課、總結時充滿信心,從而形成一個良性循環。
其次,教師在授課時應當鼓勵學生多提問題。因為教師在授課時是一對多的形式,有許多細微的問題難以兼顧,而小學生往往又對向老師提的問題充滿恐懼,因此,教師應當主動邁步,鼓勵學生多提問題。在學生提出相關問題時,教師應當積極表揚,回答時也應以正面引導為主,以兒童的形式回答兒童的問題。
最后,教師的形象應當是正能量且親切的。前面提到,低年級的小學生對老師是尊敬且畏懼的,這是師生之間溝通的最大障礙,所以需要教師主動走下“神壇”,讓學生明白,老師也是普通人,也會與我們說說笑笑,會關心、關愛我們,從而建立良好的師生關系,彼此溝通也會簡單許多,授課效果自然也就變好了。
總之,在低年級教學中要注意的事項有很多,教師只有在教學中不斷地觀察、摸索、積累,不斷地實踐、改進,才能較好地完成教學任務,提高教學質量。
參考文獻:
[1]賈紹飛.淺談如何上好一年級體育課[J].教學研究,2012(6).
[2]朱志英.如何上好低年級體育課[J].體育教學,2011(7).
[3]蘇清良.實施小學體育課堂常規的意義與思考[J].教學研究,201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