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省徐州市賈汪區汴塘鎮中心小學 尤曉萍
在小學數學教學中,通過對學生計算能力的培養,能夠起到鍛煉學生數學思維的效果,同時讓學生的思維變得更加靈動、活躍。為了切實提高小學生的計算能力,教師應當勇于探索新的教學方向,不斷創新教學模式,增強課堂教學效果,最終達到促進學生思維發展的目的。
從實用性的角度來說,口算能力在生活中占有重要地位,教師應當在訓練學生筆算的同時,引導學生做好基礎性的口算練習,讓學生熟練掌握口算的技巧與方法,這樣才能夯實學生的計算基礎。教師可以設計10或20以內的整數、小數加減練習以及20以內的乘除、加減練習。例如,對于“7354+2486”這道多位數加法習題,教師可以將其分解為四道20以內的加法計算練習,讓學生加以計算。再例如“4653×475”這道算式,看起來是四位數乘三位數的練習,實際卻可分解成28道口算練習,在練習過程中只要一步計算出錯,整道題的運算結果也就會錯。由此可見,訓練學生的口算能力十分重要,教師應當教會學生掌握運算原理,熟練掌握口算的方法與技巧,幫助學生增強運算基本功。


教師在教學中針對性地鍛煉學生的計算能力,充分立足于教材,引導學生思考計算中的問題,從而加深學生對計算技巧的掌握程度。
例如,在開展“平均數”的教學時,教師不妨組織一次“棒球隊”的課堂游戲,以便讓學生準確掌握平均數的概念。教師將學生分為若干個小組,每個小組設置不同的人數,這樣學生就會向教師報告“這不公平”,要求教師重新分組,此時教師意味深長地提問:怎樣分組才能體現公平呢?經過如此引導,就將平均數的概念順利引了出來。接下來,學生在教師的引導下,依照全班人數來計算小組的人數,確保比賽的公平性。最后,在進行計算練習時,教師要叮囑學生注意審題,這樣才能做出正確的判斷,保證解題的準確率。
在日常練習中,教師不妨將單一的題目進行拓展與組合,通過混合運算的模式來強化學生的思維,這樣使學生的計算能力得到有效鍛煉。例如,在進行《分數四則混合運算》的教學時,教師可以做出別出心裁的設計,以便更好地培養學生的計算能力。比如,“164-126”這道題可以拓展成164×23-126+74或者164×5-126,讓學生自己進行計算,并且與原式相比較,學生就能熟練掌握混合運算的相關法則,逐步適應混合運算的模式。以上過程中,學生經歷了從單一運算到混合運算的變化,難度由簡單上升至困難,對四則運算的規則與方法就有了深入的理解。由此可見,教師運用一題多變的方式開展混合運算練習,讓學生的計算能力得到了有效鍛煉,對學生數學思維的形成有著積極的影響。
總而言之,要想幫助小學生形成良好的計算能力,教師就要精心設計教學內容,實施多樣化的教學模式,引導學生積極參與計算練習。教師要在尊重學生主體地位的前提下,采取恰當的教學方式,讓學生掌握正確的計算方法,熟練掌握運算法則,促進學生的數學思維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