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乃文
【摘要】一直以來,德育都是教學中必不可少的科目。在校園內,班主任不僅要管理學生的成績,還要規范學生的德育行為,尤其是隨著素質教育的來臨,德育被越來越多的人關注和重視。由于學生大部分時間在學校,所以學校是他們心理素質、性格、核心價值觀形成的關鍵地,而良好的德育能夠有效地確保學生的身心健康。
【關鍵詞】學生;換位思考;班主任
雖然德育工作也成為近幾年學校的重要工作之一,但是由于教學任務重,班主任事務繁雜,學生的德育效果并不是很明顯,如果班主任的管理方式不對,還容易起到反效果。讓學生在換位思考中成長的班主任德育管理模式,可以讓學生更深入地了解教師、同學,也能更好地認識到自己的問題,從而提升班主任德育管理工作的效率和質量。
一、開展換位思考德育管理工作的重要性
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父母對于孩子的教育也越來越重視,但是從而也滋生了長輩寵愛孩子的習慣,導致一些孩子以自我為中心,特別是近年來開放二孩政策,一些家庭中小孩年齡相差甚多,大的孩子正處在青春叛逆期,不考慮家長、別人的感受甚至仇視自己的弟弟(妹妹),認為自己在父母長輩的心中已經邊緣化(失寵),從而產生各種各樣的逆反行為。而孩子這樣的行為,也直接影響了他們在學校的生活、行為習慣。在班主任德育管理工作中,讓學生換位思考,也就是讓學生站在別人的角度,看待同一個問題,可以是站在學生,也可以是站在教師的角度。通過這樣的方式,能夠讓學生更好地認識到事情的另一面,也就是作為自己無法看到的那一面,從而讓學生能夠更好地自省,幫助學生健康快樂地成長。
二、班主任德育管理工作的現狀
1.管理模式陳舊
無論是中小學生還是高中生,他們的心理和生理都處于發展階段,缺乏生活和社會經驗,由于沒有一個評判的標準,他們很難判斷身邊發生的一些事情是對還是錯,很多時候長輩認為他們錯了,但是他們并不知道錯在哪里,為什么錯了。在這樣的情況下,班主任一般就會對學生進行批評教育,學生礙于班主任的權威,不會過分反駁,認為班主任和家長一樣不理解自己的內心需求,但是內心并不會接受班主任的批評教育,同樣的事情,下一次依然會犯。陳舊的管理理念,很容易導致師生之間,關系僵化,不利于班級的管理。
2.單一管理
隨著教育制度的不斷深入改革,素質教育已經在各個學校落地執行,但是在班級管理的過程中,依然延用應試教育的考核規則。由于受到學校考核以及其它多方面因素的影響,成績依然是評定一個班級、學校的考核標準之一。因此,在很多時候,班主任的管理依然會以成績論英雄,忽略德育,從而影響了學生良好品格的培養。
3.德育薄弱
班主任都會管理班級的大小事務,但是在管理的過程中,德育相對偏弱一些。隨著時代的進步,人們生活的各個方面都得到了改善,但隨之而來也產生了一些不好的風氣,像攀比、拜金、享樂、崇拜個人主義等不好的行為,在信息科技時代信息的傳播和加載速度非常快,青春期的學生在思想上行為上很容易受到影響和模仿。很多學生為了避免班主任的責罵,并不會直接表現出來,如果班主任不仔細觀察,短時間內不容易發現。同時,由于班主任事情太多,在管理學生的時候,很容易化繁為簡,對于一些事情,沒有太多的時間進行詳細了解,而學生也不會站到教師的角度思考問題,從而導致師生之間的溝通失效,無法達到德育的真正目的。
三、開展換位思考,班主任德育管理工作的有效舉措
1.角色互換,以心換心
現在一些學生很自以為是,缺乏社會經驗,認為自己對社會的看法是對的,將班主任、父母的教育當成嘮叨或責罵。我們經常會看到這樣的情況,父母或者班主任一再對一位學生進行教育,但是這名學生并沒有認真聽,有時候還會頂嘴,并沒有認識到這個錯誤,更嚴重的還會離校或者離家。因此,教師可開展讓學生在換位思考中成長體驗班主任德育管理工作。如,班主任可以有針對性地通過互換角色的方式,讓學生感受班主任或者父母的一天。在學校,班主任可以開展“我與同學互換”“我與班主任互換”的活動,讓學生真實感受到班主任或者同學的生活、學習情況。在這個過程中,班主任一定要懂得放手,千萬不要怕學生在互換的過程中,無法很好地完成任務。通過這樣的方式,學生能夠看到班主任、同學的行為生活,看到彼此的不容易,認識到無論是班主任,還是同學都有自己處理問題的方式。同時在這一個過程中,班主任也能夠感受到學生的思想行為,從而改進自己的德育管理工作。
2.構建互換平臺
德育管理工作設計的范圍特別廣泛,包括了學生的行為習慣、生活習慣、學習習慣等等方面,讓學生在換位思考中成長,班主任教師不能僅限于簡單的互換,要從各個方面為學生制造互換的平臺。班主任由于事情很多,在德育管理方面并不是事無巨細的,常常會將權利給各個班委小組長。我們時常會聽到學生之間互相議論,“某某班委管得太嚴了,就那么一點事情,還兇得不行。”很多學生會認為,班委是“拿著雞毛當令箭”。班委在德育管理工作中也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因此,班主任可以采取班級角色輪流互換的方式,讓學生輪流擔任班長、學習委員、勞動委員、紀律委員、體育委員等等班務,協助班主任管理班級,以及組織開展各種活動。在這個過程中,讓班級的每一個學生身臨其境地感受其他同學的生活,這不僅有利于彼此之間互相理解,也能夠提升每一個學生的組織、協調能力,還能增加學生的榮譽感、責任感、使命感,在感受班級德育管理工作的重要性的同時,提升自身的德育品格。
3.增強學生換位思考的意識
讓學生在換位思考中成長,體驗班主任德育管理工作,班主任除了讓學生角色互換,還要引導學生思想進行轉變,也就是學生在看待一件事情時,要多站在對方的角度考慮,“別人為什么會這樣”“別人是不是遇到什么麻煩了”。當學生和同學、父母、教師發生矛盾時,班主任就要引導學生多問幾個“別人”,然后再問自己。例如,在校園內,有一些學生會突然脾氣暴躁,即使同桌很好地和他對話,他也會一副愛理不理的樣子,從而導致雙方矛盾激化。在這個時候,教師就要引導學生想一下,“他是不是一直這樣”“他以前是怎樣的”等這樣的問題,讓學生學會站到同學的角度去思考問題。通過這樣的方式,學生能夠清晰地認識到自己的問題,也能夠很全面地分析別人的問題。這不僅有利于班級的管理,也能夠培養學生擁有一顆寬容的心,形成正確的三觀。
四、結束語
綜上所述,讓學生在換位思考中成長,是德育管理工作的有效途徑之一。但這一過程并不是一朝一夕的,需要班主任長期不懈地堅持,只有這樣,才能取得真正的成效。
參考文獻:
[1]劉蔚.如何讓學生在角色互換中成長——探究初中班主任的德育管理[J]. 速讀旬刊,2017.
[2]季廣花.換位思考的教育藝術[J].現代教學,2017(5).
[3]陳軍.班主任德育實效性問題的研究[J].教育現代化,2019(29).
責任編輯? 溫鐵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