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艷芳
【摘要】“陪伴就是最好的教育。”在陪伴學生成長中,為師者要傳播正能量,讓學生們學會學習,學會生活,學會做人,學會與人相處。理念引航,不斷揚帆。學生的成長更需時間,為師者只要給他們傳播了正能量,給他們成長所需的充足的陽光,相信他們定能健康地成長。細微關愛,養成習慣,“細節決定成敗”。班主任工作,是學校管理中最基層的、最繁瑣的工作。青春啟蒙,走出迷茫。書籍引路,陪伴成長。
【關鍵詞】陪伴成長;理念引航;養成習慣;青春啟蒙;安全教育
班主任工作是一項瑣碎,繁雜的工作。學生的安全要憂心,學生的學習要關心,班級的紀律要費心,班級的衛生也要操心。每天下來,經常是筋疲力盡。但在陪伴學生們成長中,也在不斷地成長,在感悟與收獲,在苦與累中,筆者越來越感覺到這份工作的特別意義。筆者也深深地覺得,陪伴就是最好的教育。下面,筆者談談如何在陪伴學生們成長的過程中,傳播我們的正能量。
一、理念引航,不斷揚帆
教育的理念對于一名班主任來說,尤為重要。面對繁瑣的班主任工作,如果沒有懷揣堅定的信念,定然會心浮意躁,千頭萬緒,不知從何開始。自從為人母親,當了孩子的家長后,筆者懂得了家長需要怎樣一個教師,自己也慢慢地領悟到要怎樣當班主任,要當個怎樣的班主任。“陪伴就是最好的教育”,這個理念也從此深深地印在了筆者的心中。在工作中,筆者滿懷這些信念:“千教萬教教人求真,千學萬學學做真人。”“慢慢地磨,靜候花開。”“以柔制剛,以靜制動,以不變應萬變。”筆者從容地、平靜地面對每一天的班主任工作。教育是慢功,急不來。學生的成長更需時間,為師者只要給學生傳播了正能量,給學生成長所需的充足的陽光,相信學生定能健康地成長。讓我們一邊傳播正能量,一邊靜候花開吧!盡管花開有快有慢,盡管花期有長有短,但它終將會開放,相信“天生我才必有用”。每個學生都是獨一無二的,每個學生也總有他的閃光點。多給時間,多點等候,相信他也能開放。正因為有這樣的信念,所以在多年的班主任工作中,縱然筆者也有無奈、無措時,但筆者也從不抱怨、從不埋怨,而是總會不溫不火,不緊不慢地在等候,靜靜地等候一次花開的機會。
二、細微關愛,養成習慣
“細節決定成敗。”班主任工作,是學校管理中最基層的、最繁瑣的工作。而要做好這項工作,就需要班主任在日常教學和管理中做好每一個細節。只有這些細節都做好了,班級管理工作才更有序地開展。我國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說:“播種行為,就收獲習慣;播種習慣,就收獲性格;播種性格,就收獲命運。”這一育人哲理道出了培養行為習慣的重要性。
1.培養學生遵守紀律的習慣。俗話說:“沒有規矩,不成方圓。”規矩即常規紀律。在學校,紀律是教學質量的保證。學期初,筆者就結合學校的文明班評比,經常利用課前三分鐘和班會課,教育學生怎樣做好課前準備,怎樣遵守課堂紀律。筆者要求學生每節課后都要迅速準備好下一節課的課本,把課本統一放在桌子的左上角,然后安靜等教師來上課;班長到講臺前維持紀律,負責上課叫口令。在平時的課堂上,筆者若發現某些學生或者某個小組做得好,筆者就及時表揚,在班中樹榜樣;發現不良現象則及時糾正。同時,筆者要求學生認真學習《小學生守則》和《小學生日常行為規范》,要求學生執行學校的學生行為規范條例和文明班評比標準,從而落實學生的紀律教育。
2.培養學生文明禮貌的習慣。即要求學生做到儀表美、語言美、心靈美。強化要求學生執行學校的學生行為規范,衣著整潔,佩戴好紅領巾,不赤腳、不穿拖鞋上學,由班干部督促檢查,結合評比制度,促使學生自覺自悟。現在,學生們大部分都已養成了這個良好習慣。在語言行動上,大部分學生懂得講文明禮貌,見到教師都很有禮貌地叫聲“老師好!”學生們拾到東西交公的好人好事不斷涌現。從他們的行動可以看到:在他們小小的心靈里已經發出美的明芽。
3.培養學生講衛生的習慣。要想有一個舒適的學習環境,就要美化校園,抓好衛生。首先,讓學生心中懂得美化校園標語:學校是我家,清潔美化靠大家。其次,教育學生不能隨地吐痰,不要亂扔垃圾,并教育學生認真做好值日工作,保持清潔。經過大家的努力,筆者的班級上學期連續三個月被評為“文明班”。這小小的榮譽更增強了筆者對這個班級的管理信心。
平時工作中,筆者通過家長會、感恩主題的教育、成立學習小組、課間談心等細化的工作中,深入學生內心,在學生的內心播下愛的種子,讓他們感受師愛的溫暖、用溫暖的心懷接受教師的教育。
三、青春啟蒙,走出迷茫
這幾年,筆者都擔任五、六年級的班主任。筆者知道,學生都逐漸地走進青春期。所以,筆者知道青春期的教育引導是多么的重要。青春期教育指的是青春期性教育,講的是生命的孕育和誕生的基本知識,青春發育的生理規律,青春體貌的變化等知識。班主任要通過對這些方面的正確引導,讓學生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對自己負責,對他人負責,樹立正確的生活態度,培養自我保護意識,走出對“性”的理解和認識上的誤區,健康地、快樂地學習和生活,平穩渡過這段時期。
四、書籍引路,書海成長
“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書是人類進步的階梯”。六年級的學生正處于人生的“閱讀饑餓期”,正是求知若渴之時。于是,四小開設了“漂流書箱”,建議每天中午兩點至兩點半,由各班班干加上書箱管理員開啟“漂流書箱”。在這半個小時中,教室搖身變成閱覽室,班里的學生都沉浸在閱讀圖書中。貪玩的學生少了,追逐的學生少了,學生們都靜下心來看書了。此外,筆者還布置學生每天采“蜜”本的任務——采集圖書上的“蜜”,還鼓勵學生寫寫讀書筆記。慢慢地,學生養成了靜心閱覽的好習慣。這不正是學生們成長的養分,學習的正能量嗎?
五、安全教育,常伴嘴邊
有句話這樣說:“教育無小事。”而安全,是教育中最重大的事。作為班主任,筆者時刻把安全放在首要位置,常把安全掛在嘴邊。下課時,筆者會叮囑一句:在樓梯上別打鬧!下雨天叮囑學生:別亂跑!別踩水!周末時叮囑學生:回家后要注意安全,不要在馬路邊,水邊玩耍,不亂摸電器開關,不去人多的地方,注意食品安全。筆者也常常召開交通安全、消防安全、校園安全等主題班會。
既然選擇了方向,便只顧風雨兼程;既然選擇了當教師,便勇往直前;既然選擇了班主任,就要平凡而努力地工作,陪伴學生成長,為學生們傳播教師正能量。愿班主任的心血澆灌出一朵朵希望之花,讓這些美麗的花朵,盛開在祖國肥沃的土地上。
責任編輯? 陳小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