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9精品在线视频,手机成人午夜在线视频,久久不卡国产精品无码,中日无码在线观看,成人av手机在线观看,日韩精品亚洲一区中文字幕,亚洲av无码人妻,四虎国产在线观看 ?

先進園區對江蘇經濟開發區創新發展的經驗啟示

2021-06-22 15:44:55許婧
現代管理科學 2021年4期
關鍵詞:創新發展

[摘要]開發區建設是我國改革開放的成功實踐。江蘇是較早發展經濟開發區的大省,隨著多年來的探索實踐,開發區的建設在江蘇的經濟建設、結構轉型、科技創新中起到了重要作用。通過分析江蘇經濟開發區的現狀和問題,選取了美國硅谷軟件園、北京中關村等國內外先進園區為樣本,總結了不同園區創新發展的經驗,在此基礎上對江蘇經濟開發區的發展提出若干啟示與建議。

[關鍵詞]園區;開發區;創新發展

2019年5月,國務院發布了《關于推進國家級經濟技術開發區創新提升打造改革開放新高地的意見》,提出構建國家級經濟技術開發區開放發展新體制。開發區是我國最早在沿海開放城市設立的以發展知識密集型和技術密集型工業為主的特定區域,主要可以分為經濟技術開發區、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保稅區、出口加工區、自由貿易區五種類型。本文以經濟技術開發區為研究重點。

一、 江蘇經濟開發區的發展現狀

自1984年南通經濟技術開發區和連云港經濟技術開發區被列入我國首批經濟技術開發區以來,江蘇開發區數量在不斷上升。截至2020年年底,江蘇現有省級及以上開發區158個,其中國家級46個,省級112個。國家級開發區中,經濟技術開發區26家,占全國的11.9%;高新技術開發區17家,占全國的10.9%。兩者占比均為全國第一。

1. 總量規模實現飛躍突破

改革開放以來,江蘇經濟開發區在總量規模上不斷攀升,已經突破了20萬億元大關。2019年江蘇經濟開發區實現業務總收入23.2萬億元(圖1),與2003年相比,增長了二十多倍,年均增長超過20%,其中國家級開發區實現業務總收入12.2萬億元,占全省經濟開發區的52.5%;實現地方一般公共財政預算收入5446億元,占全省的61.9%,其中國家級開發區實現地方一般公共預算收入2908.7億元,占全省經濟開發區的59.8%[1]。

2. 綜合競爭實力全國領先

根據2019年商務部公布的國家級經濟技術開發區考評情況,綜合排名前30名中,江蘇共有8個開發區上榜,占比26.6%,排名第一(圖2)。蘇州工業園區、昆山經濟技術開發區、江寧經濟技術開發區和南京經濟技術開發區分別位列第一、第五、第七和第九1。與2018年前30名榜單相比,江蘇新增1個TOP30國家級經濟技術開發區名額,徐州經濟技術開發區和南通經濟技術開發區躍升前30,淮安經濟技術開發區退出前30榜單。從各個細分排名來看,蘇州工業園區外貿規模連續四年保持全國第一,利用外資規模排名全國第八,在產業基礎、科技創新、區域帶動、生態環保和行政效能等方面均發揮了引領作用。

3. 產業結構進一步優化

江蘇經濟開發區經過近30年的快速發展,已經成為全省構建現代化產業體系的主戰場,逐步從發展初期以傳統產業為主轉向發展生物醫藥、智能裝備、新材料、節能環保等戰略性新興產業,同時積極發展工業設計、電子商務、物流管理等現代服務業,產業結構不斷優化。產業集群化發展成為開發區產業布局的重要特征,截至2018年,江蘇經濟開發區內共設立了162家特色產業園區,主導產業開票銷售收入超百億元的園區達到45個[2],形成了南京軟件和信息服務、蘇州納米材料、無錫物聯網、常州石墨烯、泰州生物醫藥、徐州工程機械、鹽城汽車制造等一批優勢產業集群。

4. 科技創新能力顯著提升

江蘇始終把創新作為經濟開發區發展的動力,積極推進科技創新能力建設,打造創新載體和支撐平臺,完善科技創業孵化鏈。截至2018年年底,經濟開發區共有高新技術孵化器、眾創空間九百多家,國家級孵化器數量及在孵企業數量連續多年位居全國第一;獲批國家級知識產權示范園區7家、試點園區27家,位居全國前列。2018年,江蘇經濟開發區新增授權發明專利25113項,同比增長43%,擁有高新技術企業13267家,比2006年增長了3.7倍,完成主營業務收入37854.9億元,與2006年相比增長了3.2倍,年均增長12.6%[1]。

5. 對外開放水平不斷提高

2019年,江蘇經濟開發區進出口總額突破5000億美元(圖3),實現進出口總額5088億美元,占全省的80.8%,與2006年相比,增長264.8%,年均增長8.5%[1]。與此同時,經濟開發區積極營造良好的投資環境,創新招商方式,吸納了大量國際資本,不斷提升開放合作優勢。2019年,江蘇經濟開發區實際使用外資237億美元,占全省的90.7%,與2006年相比增長68.7%,年均增長4.5%。2019年,隨著中國(江蘇)自貿試驗區正式獲批,江蘇經濟開發區的對外開放程度將會更加寬闊和深入。

二、 江蘇經濟開發區發展存在的問題

雖然三十多年來江蘇經濟開發區建設取得了巨大成就,但在發展模式、產業結構、創新能力和資源環境等方面仍存在一些問題。

1. 從發展路徑上看,尚未擺脫依賴項目引入和企業擴產的外生增長模式

長期以來,以GDP導向為重的開發區考核體系根深蒂固,而重點項目的引進能夠對GDP增長產生立竿見影的作用,因此,部分經濟開發區仍然以重點項目的引入、重點企業的擴產作為重點工作。制造業大項目的招商引資也成為開發區之間的主要競爭手段,開發區仍然處于依靠政府的招商引資優惠政策、土地人口紅利、勞動力成本優勢等傳統要素驅動增長階段,尚未過渡到依托創新驅動實現高質量發展的新階段。此外,江蘇經濟開發區生產性服務業占比僅為16%左右,與發達國家生產性服務業占比超40%以上相比,尚處在經濟增長的初級階段。

2. 從產業布局上看,重復建設、同質化競爭嚴重,主導產業優勢不突出

從單個經濟開發區看,由于長期以來各地方政府缺乏長遠統籌,產業集聚往往并非基于關聯企業的統籌考慮,而多為簡單的企業扎堆,在開發區內部缺乏產業鏈分工協作,存在著低水平產業同構和產品同質現象。從全省范圍看,不同的開發區之間存在著產業定位趨同,主導產業特色不明,項目重復建設等問題,如某區的經濟開發區、高新區均布局了汽車產業,沒有形成統一的產業布局,導致各個開發區的主導產業沒有形成合力,難以發揮出產業集聚的優勢。

3. 從創新能力上看,部分核心工藝和裝備依賴進口,產學研協同待加強

在全球價值鏈分工體系中,經濟開發區的大部分產品處于產業鏈前端和價值鏈的中低端,主導產業鏈條短,而附加值較高的研發、設計、營銷、品牌等關鍵環節相對薄弱,部分領域的工藝流程和加工裝備外部依賴嚴重,存在“卡脖子”技術難題,如新型顯示的高端光刻膠、偏光片、驅動芯片等核心技術和關鍵元器件制造工藝并未掌握,高技術船舶的柴油主機、關鍵動力設備和船用輔機等零部件仍依賴進口。此外,“高校院所研究型人才多、企業創業型人才少”的結構性矛盾導致人才“有高原,無高峰”,開發區、高校、科研院所與企業的協同創新機制沒有發揮出應有作用,成果轉化率低。

4. 從資源環境上看,環境壓力劇增、土地資源約束是開發區面臨的共性問題

江蘇經濟開發區普遍存在土地資源不足、投入產出效益不高,增量土地難以保證,存量用地又面臨僵化的問題。江蘇經濟開發區中即便綜合地均稅收最高的蘇州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綜合地均稅收達到1107.46萬元/公頃1,但與先進開發區相比也相差甚遠,如上海虹橋經濟技術開發區為3612.98萬元/公頃,而江蘇大部分其他開發區的綜合地均稅收不超過400萬元/公頃。此外,隨著環保要求的不斷提高,開發區面臨的資源環境約束日益加劇,傳統結構偏重的經濟開發區轉型升級的壓力較大。

三、 國內外經濟開發區的創新發展經驗

1. 國外園區創新發展經驗

(1)美國硅谷軟件園:世界頂尖的高校和人才集聚地,塑造了獨特的創業氛圍,為科技成果轉化提供了不竭動力

美國硅谷形成于20世紀50年代,位于美國西海岸加利福尼亞州北部、舊金山南郊的圣克拉拉縣,是一個長約48千米、寬約16千米的半島。硅谷是全球知名的軟件工業集中地,匯集了一大批高新技術跨國公司和高層次人才。據統計,硅谷集聚了來自全球的科技人員100萬人以上,每年獲得的專利數量占全美的10%以上,風險資本占全美的45%,硅谷以1%的美國人口貢獻了5%的GDP[3]。究其原因,硅谷的成功主要得益于以下三點:

第一,緊密的產學研用合作。硅谷位于加州,而加州集聚了全球頂尖的研究型大學,包括斯坦福大學、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圣克拉拉大學、圣荷塞大學等,同時匯集了多所技工學院和專科院所,擁有20萬名大學生、600名以上的博士,為硅谷提供了豐富的人才智力支撐。尤其是斯坦福大學特別注重科技成果的商業轉化,大力倡導院校與公司之間的合作。因此,硅谷成為眾多科技成果轉化的孵化地,大學、科研機構、企業、中介服務機構之間的緊密合作是硅谷高技術產業得以發展的關鍵。

第二,豐富的風險投資支撐。美國的風險投資占全球一半以上,而硅谷地區吸引了全美45%的風投,集聚了數千家風險投資公司,這些風險投資加速了科技成果的轉化,尤其對技術知識密集型的高科技產業起到了重要的推動作用[4]。在硅谷,風險投資公司與被投資公司的關系十分密切,在內部管理、戰略決策、市場交易、外部聯系、組織監督等方面都能給予被投資公司有力的支撐。硅谷早期的IBM、蘋果以及后期的英特爾、雅虎、網景等公司都曾獲得風險資本的大力支持。

第三,開放的容錯創新文化。硅谷秉承了美國西部牛仔敢于冒險、推崇自由、寬容失敗、鼓勵創新、擅長合作的獨特文化,極大地激發了硅谷人的創造力。在硅谷,失敗的人更容易獲得風險投資,因為失敗的教訓更能為創業者提供成功的經驗。同時,由于匯聚了全球的高層次人才,來自不同地區、擁有不同知識結構的人才在硅谷分工協作,構建學習型組織,因此開放合作也是硅谷形成的獨特文化。在競爭中合作,在失敗中成長,在開放中創新,是硅谷發展壯大、取得成功的關鍵文化特征。

(2)新加坡裕廊工業園:“小政府、大社會”,超前的系統規劃、完善的基礎配套,共同促成世界一流的營商環境

新加坡裕廊工業園是新加坡最大的現代化工業基地,始建于1961年,位于新加坡西南面,占地63平方公里,工業總產值占新加坡全國的三分之二以上,約有7000家本土及跨國公司。園區內二產、三產并重,是新加坡知名的“花園工業鎮”,建有世界著名的白禽公園等。產業以電子信息、生命健康、精密造船等高新技術產業為主,是新加坡唯一的兼具輕重工業的綜合工業區,同時設有自由貿易區,既是工業生產基地,又是轉口貿易的活動場所。經過40多年的發展,裕廊工業園已經發展成為集科技、居住、辦公、商業為一體的配套完善的綜合工業區[5]。其成功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幾點。

系統的頂層設計規劃。新加坡裕廊工業園建設初期,由政府撥出1億新元作為開發資金,經濟發展局負責經營,制定發展規劃,大規模拓荒填土,進行基礎設施建設。政府的早期介入使得園區得以快速獲得土地、資本和政策的支持。直到1968年,新加坡政府成立裕廊鎮管理局,裕廊鎮管理局不斷調整管理體制,并進行改組成為裕廊集團,采取獨立核算自負盈虧的公司化經營模式[6]。裕廊集團通過系統科學的規劃,綜合考慮產業基礎、生活環境、休閑娛樂、工作學習、基礎設施等要素,從概念規劃、總體規劃、詳細規劃、發展重點、城市設計以及相配套的技術規劃等方面,形成了一套完整的體系,做到規劃設計始終超前于開發建設,為建設宜居宜業的新型城鎮奠定了基礎。

創新的運營管理模式。新加坡政府雖然在早期參與工業園的開發,但卻不直接參與工業園區的管理,而是由裕廊集團采取經營化管理方式,實行市場化運營。裕廊集團雖然是政府投資規劃的機構,但是其本質是房地產開發商,具有很高的經營自主權,一方面裕廊集團需要給園區提供治安維護、社會保障、教育衛生、全民體育、醫療保障等多項公共服務產品,另一方面其公司的本質要求其追求經濟效益,維護投資主體的利益。由國際跨國公司進行園區經營管理的創新模式保障了園區的經濟發展空間和規模效益。

完備的配套基礎設施。裕廊工業園的綜合工業區以化學化工、芯片制造、食品加工和物流服務為核心產業,科技工業和商務園區重點發展電子、生命科學等技術密集型產業。園區的基礎設施在規劃初期就堅持高標準建設,各種服務設施同步發展,專門設有住宅社會服務區,區內建有5000多間公寓、300間獨立住宅和1200間宿舍,周邊擁有一個世界一流水平的大型國際機場,并且配套建設了公園、學校、體育館、商場等生活綜合體,為園區內的人才提供了優越的生活環境,成為產城融合發展的成功典范[6]。

優越的國際營商環境。新加坡裕廊工業園的成功還得益于公平優越的營商環境,由于新加坡法制健全完善,政令統一透明,政策連續固定,因此,新加坡在國際營商環境中享有頗高的聲譽,吸引了一大批國際知名企業。同時,政府為吸引外商投資,在稅賦減免、研發補貼、融資支持等方面均制定了優惠政策。在開發區,化學品沒有進口關稅,政府同意外資企業對本地工廠擁有100%的所有權,并完全返還利潤,這也使得新加坡成為世界級石油化工基地,長期保持了對跨國資本持久的吸引力。

2. 國內園區創新發展經驗

(1)北京中關村:“一區多園、兩級分管”,創新管理運營模式,打造全球領先的人才、科技要素密集的產業集群

中關村國家自主創新示范區是我國規模最大的高科技產業園區,它起源于20世紀80年代的“電子一條街”,1988年成為我國第一個高科技園區。2009年,中關村成為第一個國家自主創新示范區,由原來的一區十園增加為一區十六園,調整后的總面積達到427.1平方公里。中關村是跨行政區的高端產業功能區,其中電子信息產業在我國具有舉足輕重的地位,同時涵蓋生物醫藥、航空航天、新材料、新能源與環保、先進制造等產業集群[7]。截至2018年年底,中關村示范區內的高新技術企業數量達到22110家,實現工業總產值1.1萬億元。中關村成功建設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幾點。

科教人才資源密集。中關村是我國科教智力和人才資源最為密集的區域,以北京大學、中國人民大學、清華大學為代表的高等院校41所,以中國科學院為代表的科研院所206家。截至2018年年底,“一區十六園”企業從業人員約260萬人,本科及以上學歷占比六成。中關村地區留學歸國人才和外籍從業人員超過4萬人,約占全國的19%。其中,僅海淀園就擁有“兩院”院士605人,研究生以上學歷人才占比15.1%1。中關村已經發展成為高科技人才匯聚地、科技成果密集地。

產業集群化發展。經過多年的發展,中關村已經形成了鮮明的產業集群分布的空間布局,主要包括新一代信息技術、生物與健康、智能制造和新材料、節能環保、現代交通、新興服務業等六大新興產業集群。其中新一代信息技術以海淀園、朝陽園、亦莊園等園區為核心,亦莊園已形成集成電路產業集群;生物醫藥與大健康產業以海淀園、昌平園、大興—亦莊園、通州園等為核心,昌平園和大興園已經形成生物醫藥特色產業集群;智能制造以海淀園、昌平園、大興—亦莊園、豐臺園等為重點,豐臺園已經逐步形成了軌道交通和軍民融合兩大千億級特色產業集群。

政府大力扶持引導。政府對中關村的扶持不僅體現在對園區環境的規劃,同時也包括園區軟實力建設。一方面,政府不斷加大對園區的投入,完善公路、鐵路、機場等基礎設施建設,另一方面,政府出臺了一系列鼓勵高新技術產業發展的政策和措施,涉及加快人才引進、支持創新創業、搭建服務平臺、培育高科技創業基金、鼓勵產學研合作等多個方面。對產業的扶持政策側重于對企業購買中介服務提供資金支持、進行股權激勵、扶持高端人才、鼓勵企業開放實驗室、進行創業投資補貼、對企業改制上市進行資助、政府股權投資和信用貸款等,以此來引導和激勵企業發展,不斷營造公平競爭的市場環境,打造良好的產業生態圈。

創新管理運營模式。中關村為了適應“一區多園”的發展格局,在管理模式上采用兩級管理制,設立了中關村科技園區大管委會和各園區管委會管理機構,實行“雙重領導、以區(縣)為主”的領導管理體制[8]。中關村園區管委會是市政府的派出機構,主要負責園區總體發展戰略、政策、條例的規劃和制定,各園區的管委會負責區內具體發展規劃、招商引資、社會服務、企業服務、市場監管等工作,各園區可以根據自身的發展情況采取不同的管理模式,擁有高度的自治權。此外,為了統籌協調,集聚要素資源,成立了中關村發展集團股份有限公司,作為政府支持產業化投資的平臺,促進重大項目落地和重大科技成果轉化。

(2)上海張江:“雙自聯動、政企分開”,高端要素雙向流動,風險投資密集分布,為產學研創新成果轉化加碼

上海張江高科技園區成立于1992年7月,是國家級高新技術園區,是浦東新區4個重點開發區之一,規劃面積80平方公里,其中37.2平方公里于2015年納入自貿試驗區。1999年8月,上海市委、市政府正式提出實施“聚焦張江”戰略,明確科技園區發展方向以集成電路、軟件、生物醫藥為主導,重點支持創新創業企業。2006年3月,經過國務院批準,上海張江高科技園區更名為上海張江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經過5年的快速發展,2011年1月又成為國家自主創新示范區。目前,示范區面積約470.5平方公里,有4萬余家企業,其中世界500強企業三百多家,外資研發機構四百多家[9]。張江高科技園的成功主要得益于以下幾點。

實施政企分開管理制度。張江高科技園區管理委員會為上海市政府及浦東新區政府的派出機構,行使轄區內規劃、審批、認定、協調和服務職能。上海張江(集團)公司是由上海市國有資產管理委員會投資,政府以貨幣和土地為出資方式,由浦東新區國有資產管理委員會代管,全面負責園區開發和建設,接受張江高科技園區管理委員會和上海市國有資產管理委員會的領導,具體實施園區內相關工作[10]。政企分工的管理模式打破了以往資產管理和行政管理統一行使的模式,大大提高了政府執行效率。

構建產學研創新網絡。張江依托中國科學院、上海科學院等優質科研機構和復旦大學、交通大學、同濟大學、上海科技大學等知名高校,通過共建企業、共建聯合實驗室、成立產業技術創新聯盟等多種形式廣泛開展產學研合作,如中國科學院上海藥物研究所與上海綠谷集團組建綠谷制藥企業;展訊通信與北京大學張江微電子研究院共建聯合實驗室開展產學研合作;中興通訊、騰訊、阿里、上海市通信制造業協會、上海市浦東新區研發機構聯合會等共同組建“中國智能終端安全產業聯盟”。目前,張江已經集聚了1700多個研發機構,三百余個公共服務平臺、43所高等學校、五十多家國家科研院所、34個國家重點(工程)實驗室1,構建起了完善的產學研創新體系。

推動金融服務創新。張江為解決中小微企業資金難題,積極推動金融服務工作,豐富企業融資渠道,改善小微企業融資環境。推動各大銀行在張江科技園區落地扎根,積極做好銀行和企業的牽線搭橋工作,共有19家銀行在園區內設立了支行,如東亞中國、寧波銀行等。此外,各類融資擔保公司、創投公司、股交所等非銀行類金融機構也紛紛到張江設立分支機構,大大豐富了園區企業的融資渠道和來源。

3. 對江蘇的啟示

通過對國內外園區成功經驗的總結,不難看出它們雖然具備不同的發展歷史和成長路徑,但是仍然具備一些共同的特征。江蘇經濟開發區在借鑒它們的成功經驗時,可以得到以下幾點啟示:

構建產學研創新體系,提升區域創新力。硅谷、中關村等成功園區一般都布局在高校密集的地區,同時十分重視與高校的互動交流,園區能充分利用豐富的科技智力資源,建立起科技研發資源與市場需求的橋梁,把科技成果及時轉化成生產力,創辦高科技企業,打造創新優勢,促進科技成果轉化。在此過程中,園區同時需要建立起適合自身情況的利益分配機制,如硅谷采用低薪配股的制度,中關村采用購買服務或股權激勵等方式,通過明確的制度激勵,充分調動了大學科技人才的創業創新積極性。

加強政府規劃引導,厘清政府市場關系。政府在園區的開發建設中起到至關重要的作用。一方面,政府需要做好園區的頂層規劃,完善基礎設施建設,明確園區的發展方向,建立能夠最大限度調動工作積極性的管理機制,如上海張江實施政企分開制度,中關村采用兩級管理機制。另一方面,政府需要制定完善的優惠政策來鼓勵創新,吸引人才,促進集聚,引導轉型。政府要避免過多干預,要正確處理政府與市場的關系,需轉換思路,做到“有所為、有所不為”。如新加坡政府并不直接參與園區具體管理,而是把政府工作重心放在營造創新文化、建設良好環境等工作上,實現了“小政府,大服務”。

堅持全球化的視野,構造區域獨特優勢。隨著信息化工業革命的不斷加快,生產要素資源在全球范圍內加速流動。在全球創新時代的背景下,誰能夠獲取更大的優質資源,占領更多的價值高地,誰就能在全球產業競賽中占領先機、拔得頭籌。從國內外先進園區的發展經驗來看,成功的園區都能夠與世界先進的經營模式、發展理念、技術前沿保持互動,通過吸引全球人才、鼓勵跨區域創新、融入全球生產網絡,從而精準定位區域長板,集聚發展特色產業,塑造獨特的區域競爭優勢。如中關村的電子信息產業,上海張江的生物醫藥產業,都是在面向全球技術前沿和產業方向的基礎上精準定位,集聚發展,從而成為國內的佼佼者。

完善金融投資環境,營造創新創業氛圍。國內外成功園區的發展經驗中的另一個顯著特征就是金融投資環境健全,能夠營造出鼓勵創新、寬容失敗的文化氛圍。完備的融資體系既包括政府投資,又包括民間、銀行、外資及風險資本的投入。政府投資主要用于基礎設施、基礎研究和政府購買,民間資金主要來源于銀行、基金、風投、科研機構等。在這方面,國外先進園區的投融資環境更為優越,硅谷不僅擁有豐富的風險投資,而且允許在創業中嘗試錯誤,激勵人們不斷創新。

四、 江蘇經濟開發區創新提升發展的策略

江蘇經濟開發區要保持自身原有的發展優勢,鞏固既有成果,同時把握變化趨勢,揚長避短,勇于創新,走具有江蘇特色的開發區創新提升發展之路。

1. 強化上層設計,創新管理機制,促進產業集群化發展

加強全省開發區規劃引導。在全省范圍內出臺開發區總體規劃和政策引導文件,以《國務院關于推進國家級經濟技術開發區創新提升打造改革開放新高地的意見》1為指導,盡快出臺江蘇經濟開發區總體建設規劃,統籌協調全省開發區布局,推動形成共生互補的產業生態體系。各個開發區根據自身發展階段和產業方向,明確空間布局、產業定位和運營模式等。

推動政府部門職能轉變。發揮政府的政策引導、產業服務等作用,盡量減少對市場化行為的行政干預,將工作重心放在服務企業、搭建平臺、環境營造等方面。鼓勵開發區建立符合自身發展的管理運營模式,采用“小管委會+大集團公司”的運作模式,由管委會負責入園企業的行政審批及公共服務平臺建設,園區招商引資、招才引智等服務由集團公司企業化運作,依托專業化機構通過市場手段調節園區資源配置。

完善產業集群政策體系。以《省政府關于加快培育先進制造業集群的指導意見》2為指導方針,以開發區為主要載體,加快培育先進制造業集群,明確不同開發區的重點發展方向,針對產業集聚制定積極有效的政策,在鼓勵創新、金融扶持、吸引人才、成果轉化、區域布局等方面,建立一攬子政策工具體系,從單一的制定政策轉變為建立政策支持、資本運作和專業化服務相結合的推進機制。

2. 集聚高端人才,鼓勵協同創新,構建產學研創新體系

加強與高校院所的合作。深化產教融合、校企合作,鼓勵開發區根據自身產業定位選擇相關的高校和科研機構合作,加強與省內、省外相關學科重點大學的交流對接,開展多種形式的校企合作,在產業發展、技術前沿、標準制定、人才交流等方面加強互動聯系,實現互利共贏。鼓勵企業、科研院所與高校共同建立國家級制造業創新中心,采用項目聯合攻關、共建工程技術研究中心、開放實驗室、檢測中心、中試基地等多種形式,促進科技成果轉化并產業化。

暢通產學研創新機制。建立以企業為中心,政府、大學、科研機構、企業、中介機構等多種主體共同參與的立體網狀協同研發系統,開展聯合協同創新,選擇一批重大項目納入項目儲備庫進行跟蹤支持。完善產學研合作機制和利益分配制度,對納入項目庫的重點項目進行“對癥施政、一項一策”,擬定風險共擔的激勵機制,打通技術轉移的渠道,使開發區企業成為成果孵化的“主戰場”。

注重人才培養和引進。堅持國際化的視野,建立引人、用人和育人機制,想方設法引入一批海外高層次人才和緊缺型人才,設立海外國際人才服務中心站,加快留學生創業園、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和創新實踐基地建設,廣泛吸納國內外優秀人才和創新團隊在省內開發區創業。鼓勵開發區引入一批國際人才培訓和認證機構,拓寬國際化培訓和認證渠道,打造一支優秀高級管理人才隊伍。加快就業和職業技能教育培訓體系建設,鼓勵各類高校、職業技工院校與企業共建實訓基地,培育一批高素質技能人才。

3. 深化對外交流,廣泛開展合作,構建全球化產業高地

提升外資利用水平和層次。加強國內外經濟交流合作,優化外資利用結構,大力發展研發設計、品牌營銷等高附加值環節,積極培育總部經濟,推動加工貿易向知識、技術密集型產業延伸。鼓勵跨國公司在開發區設立地區總部及功能性機構,承接更高層次國際制造業轉移,引導外資更多投向高端裝備制造、節能環保、新能源、新材料等產業領域,通過綜合帶動效應,加快形成本地化產業鏈。

深化園區合作共建新格局。構建開發區常態化的對外合作機制,推進項目跨國對接,進一步發揮中新蘇州工業園區、中瑞鎮江生態產業園等園區的作用,推進國際合作園區建設,深化產能合作。通過要素互換、合作興辦、企業聯合協作等形式,加快建設南北共建產業園區,積極推動產業鏈關鍵環節轉移、企業組團轉移。支持開發區探索“飛地經濟”建設,鼓勵并支持有條件的開發區在長江經濟帶沿線和對口合作支援地區共建產業園區,共同拓展發展空間。

創新合作利益分配機制。完善合作共建、產業共育和利益共享的合作機制,探索跨區域開發區“整體托管”,嘗試探索以開發區投資公司為主,按市場化運作模式全面行使開發區組團運行和管理權能。完善合作園區利益分享機制,建立跨區域利益評估共享機制,研究解決企業產業轉移、異地經營、一企多址等情況在不同開發區之間的稅收收入分享問題,優化財稅分配制度,引進項目投產后形成的有關財政收入可由合作雙方商定按比例分成。

4. 加快金融支撐,健全風險市場,倡導寬容失敗的營商文化

創新投融資管理機制。發揮政府引導基金的作用,吸納民間資本參與開發區建設,建立政府、銀行、社會等多元化融資渠道,逐步實現由依靠政府投入轉向增強開發區自身造血功能的良性循環。支持符合條件的開發區投資運營企業在境內外上市,支持通過股權、債權方式募集資金,通過資本融通,加強園區之間的資源重組整合。加強稅務部門、銀行機構與開發區的密切協作,推動“銀稅互動”,助推符合條件的中小微企業將納稅信用轉化為融資資本。

積極發展風險投資。積極發展天使投資、風險投資、股權投資,加大與上海、北京等風投集中地區的合作,引入一批風投資本、種子資本,在省內規劃建設一批風險投資集聚區,引導更多的社會資本投向開發區企業。建立開發區與風險資本對接的平臺,完善供需雙方的合作機制,鼓勵民間資本進入風險投資領域,加大對科技型中小企業的支持力度。完善風險投資的退出機制,明確股份上市、股份轉讓、股份回購等退出條件和程序。

營造創業創新文化。在開發區營造適宜創新創業、適宜高科技產業發展的軟環境,倡導勇于創新、開拓進取、不怕失敗、敢為人先的企業家精神,營造寬松自由、兼收并蓄、鼓勵個性和寬容失敗的文化氛圍,允許在創業中嘗試錯誤,激勵人們不斷創新。鼓勵創新和冒險,樹立以人為本的創新價值觀,提倡鼓勵競爭的價值觀,建立靈活開放的機制,完善市場信用體系,形成誠信經營、敢冒風險的價值體系,塑造平等競爭的開放型市場經濟氛圍。

參考文獻:

[1] 國研智庫與江蘇省商務廳研究項目組.以開放創新助推高質量發展——以江蘇開放創新為例[EB/OL].(2020-07-04)[2021-02-26].https://www.chinathinktanks.org.cn/content/detail/id/taglhn85.

[2] 張二震,戴翔.江蘇開發區高質量發展的思路與對策[J].經濟研究參考,2019(8):44-52.

[3] 于忠珍.以創新引領打造產業園區建設發展新模式——硅谷高科技產業園發展經驗借鑒[J].青島行政學院學報,2018(3):22-27.

[4] 周英豪.中美高科技園區發展模式比較及啟示——以中關村和硅谷為例[J].企業經濟,2010(3):111-113.

[5] 衛平,周鳳軍.新加坡工業園裕廊模式及其對中國的啟示[J].亞太經濟,2017(1):97-102.

[6] 丁志軍.新加坡裕廊島工業園成功因素分析[J].東方企業文化,2011(23):80-81.

[7] 聶鯤.中關村人力資本、產業集群、產業共享互動研究[J].中國發展觀察,2018(2):37-41.

[8] 岑君毅.我國城市總部經濟集聚區發展特征研究[J].研究探討,2019(6):169-170.

[9] 肖元真,嚴越凡,陳遠,等.論張江雙自聯動融合發展的主要挑戰和重要抓手[J].上海企業,2017(10):72-75.

[10] 張磊.上海張江及東莞松山湖科技園區管理模式的經驗與啟示[J].科技創新與生產力,2018(6):1-3.

The Experience and Enlightenment of Advanced Park for the Innovative Development of Jiangsu Economic Development Zone

Abstract:The construction of development zones is a successful practice of our country′s reform and opening up. In May 2019,the State Council issued the "Opinions on Promoting the Innovation and Improvement of National Economic and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 Zones and Creating a New Highland for Reform and Opening Up", proposing the establishment of a new system for the open development of national economic and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 zones. Jiangsu is a large province that developed economic development zones earlier. With years of exploration and practice, development zones have played an important role in the province′s economic construction, structural transformation, and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 This report analyzes the status quo and problems of Jiangsu Economic Development Zone, selects advanced parks at home and abroad, such as Silicon Valley Software Park in the United States,Beijing Zhongguancun,etc., summarizes the innovative development experience of different parks, and tries to make suggestions for the development of Jiangsu Economic Development Zone on this basis.

Key words:park; development zone; innovative development

作者簡介:許婧(1985-),女,碩士,江蘇省經濟和信息化研究院高級經濟師,研究方向為產業經濟。

(收稿日期:2021-02-20 責任編輯:殷 俊)

猜你喜歡
創新發展
初中英語課堂教學的策略和有效性
新媒體環境下播音主持的創新發展
互聯網消費金融的創新發展
創新發展背景下的高職本科人才培養對策
職教論壇(2016年24期)2016-11-14 08:49:20
基于供給側改革理念的高職教育創新發展策略研究
職教論壇(2016年24期)2016-11-14 08:25:17
我國數據新聞的傳統因素及創新策略
新聞界(2016年12期)2016-11-08 21:45:49
群眾文化與傳統文化的保護傳承、創新發展
探討新時期環境下博物館的講解工作
創新發展 奮勇前進 釋放洪荒之力
未來票據市場發展的創新方向和重點思考
商情(2016年11期)2016-04-15 20:17:48
主站蜘蛛池模板: 九月婷婷亚洲综合在线| 在线观看视频一区二区| 91一级片| 18禁高潮出水呻吟娇喘蜜芽| 亚洲人在线| 婷婷99视频精品全部在线观看| 日本少妇又色又爽又高潮| 欧美a在线| 国产在线视频欧美亚综合| 国产美女精品一区二区| 免费A∨中文乱码专区| 久久一日本道色综合久久| 日本高清免费不卡视频| 中文字幕亚洲专区第19页| 亚洲制服丝袜第一页| 男女男免费视频网站国产| 少妇精品在线| 亚洲国产日韩一区| 久久婷婷六月| 18禁色诱爆乳网站| 中文字幕在线观看日本| 曰韩人妻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成人77777| 国产91视频观看| 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久久久| 欧美一区精品| 欧美人在线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精品第一区在线观看| 亚洲欧美日韩动漫| 亚洲无码精品在线播放| 精品国产成人a在线观看| 精品国产黑色丝袜高跟鞋| 精品国产成人a在线观看| a毛片在线| 色综合热无码热国产| 久久夜色精品国产嚕嚕亚洲av| 波多野结衣无码视频在线观看| 国产亚洲欧美在线专区| 国产精品妖精视频| 国产精品视频999| 国产无码性爱一区二区三区| 91毛片网| 尤物成AV人片在线观看| 午夜免费视频网站| 综合五月天网| 91 九色视频丝袜| 亚欧美国产综合| 欧美色视频日本| 亚洲综合久久一本伊一区| yy6080理论大片一级久久| 免费在线a视频| 最近最新中文字幕在线第一页| 日韩在线播放欧美字幕| 国产精品成| 日本一区二区三区精品国产| 日韩A级毛片一区二区三区| 欧美色图久久| 亚洲国产精品一区二区第一页免 | 亚洲人在线| 日韩欧美中文| 亚洲精品无码成人片在线观看| 九九九精品成人免费视频7| 日本黄网在线观看| 国产午夜人做人免费视频中文 | 97亚洲色综久久精品| 毛片卡一卡二| 午夜无码一区二区三区在线app| 波多野结衣在线一区二区| 五月丁香在线视频| 激情综合网激情综合| 伦精品一区二区三区视频| 在线播放真实国产乱子伦| 国产91av在线| 亚洲色欲色欲www在线观看| 国产在线第二页| 日韩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免费| 69视频国产| 国产免费看久久久| 国产成年无码AⅤ片在线| 久久毛片基地| 欧美日韩在线成人| 毛片一级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