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冀丹,宮敏
1深圳市寶安區婦幼保健院產科,廣東深圳 518101;2深圳市寶安區婦幼保健院兒科,廣東深圳 518101
乳腺癌患者在發現、診斷、治療及疾病預后康復階段,需承受來自家庭、社會、疾病、治療等各方面的壓力,易產生一系列負面情緒,尤其在化療過程中,睡眠障礙、疲乏等臨床癥狀將進一步加重[1-2]。正念減壓療法是一種系統的非藥物治療方式,包括心理治療、運動要素等,主要目的是喚醒患者內在專注力,以提高自我調節能力,助其緩解壓力和疲勞、減輕疼痛、提高臨床治療效果[3-4]。但由于經濟水平、文化、宗教信仰等差異,正念減壓療法是否適用于國內乳腺癌仍存在一定的爭議,為此,該研究便利選取該院于2017年8月—2019年8月收治的66例患者為研究對象,現報道如下。
便利選取該院乳腺科收治的乳腺癌患者66例,均為女性,按照單雙號法隨機分成常規組(33例)和正念減壓組(33例)。常規組:年齡25~69歲,平均(46.15±10.02)歲。正念減壓組:年齡26~69歲,平均(47.23±8.74)歲。兩組年齡、婚姻狀況、文化程度、疾病分期等一般資料均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且所選病例均通過醫院倫理委員會的批準,患者及家屬對研究均知情同意。
1.2.1 常規組 予以常規護理干預,包括每次化療前檢查血常規,囑患者少食多餐,避免食用辛辣刺激性食物,向患者進行健康宣教,全程密切監測患者肝、腎功能[5]。
1.2.2 正念減壓組 在此基礎上予以正念減壓療法干預:①理論授課(第1節課):主要包括向患者介紹正念減壓療法的相關概念、知識及詳細干預流程,發放相關練習手冊及訓練視頻等,使患者熟悉掌握正念呼吸的訓練技巧,家庭練習正念呼吸練習30 min/d。②靜坐冥想(第2節課):選擇安靜的環境,帶領乳腺癌患者靜坐冥想,指導其讓大腦放松下來,體驗當下的覺知狀態直至消失;家庭練習靜坐冥想30 min/s。③正念飲食:(第3節課):指導患者在進食過程中用味覺、觸覺、嗅覺、視覺等感官慢慢地感知食物,并享受這個過程;家庭練習每日以正念進食的方式食用種食物。④身體掃描的學習(第4節課):平躺,閉眼,緩慢、深入、有意識地呼吸,并將注意力從頭部到腳趾逐步掃描,身心放松,體驗身體不同部位的各種感覺,然后將身體作為整體去感知;家庭練習可練習身體掃描30 min/d。⑤正念瑜伽(第5節課):講解相關動作、練習注意事項等,并提醒患者在正念瑜伽練習時密切關注自身感覺及情感意識,注意與呼吸節奏相搭配。家庭練習正念瑜伽45 min/d[6]。⑥坐禪訓練指導(第6節課):采用坐位,邊聽輕柔的音樂,邊將注意力集中于呼吸,覺察并客觀接納身體的感覺、想法和情緒;家庭練習坐禪訓練45 min/d。⑦整體練習(第7節課及第8節課):引導患者進行之前的相關正念綜合訓練,并進行加強和強化,注意在訓練過程中指導患者詳細記錄心得、體會,并將正念運用到之后的治療及日常生活中。患者至少需參加6次正念減壓課程學習,每節課至少練習3次(至少15~45 min/次),然后評估患者的課程學習情況[7]。兩組均干預至化療結束。
觀察兩組干預前后Piper疲乏修訂量表(PFS-R)評分、匹茨堡睡眠質量指數量表(PSQI)評分、慢性疼痛自我效能感量表(CPSS)評分和生活質量核心問卷(QLQC30)評分。采用PFS-R評估疲乏程度,PSQI評估睡眠質量,CPSS評估疼痛程度,QLQ-C30評估生活質量,其中PSQI評分、CPSS評分、PFS-R評分越高,表示病情越嚴重;QLQ-C30評分越高,表示生活質量越高。
使用SPSS 17.0統計學軟件對數據進行分析。計量資料以(±s)表示,組間差異比較以t檢驗,計數資料以頻數及百分比表示,組間差異比較以χ2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兩組患者基本情況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干預后,正念減壓組的數據明顯優于常規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干預后,正念減壓組PSQI評分顯著低于常規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3。
表2 兩組患者干預前后PFS-R評分比較[(±s),分]

表2 兩組患者干預前后PFS-R評分比較[(±s),分]
注:與本組干預前比較*P<0.05
?

表1 兩組患者基本情況比較[n(%)]
表3 兩組患者干預前后PSQI評分比較[(±s),分]

表3 兩組患者干預前后PSQI評分比較[(±s),分]
?
干預后,正念減壓組評分顯著優于常規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4。
表4 兩組患者干預前后CPSS評分和QLQ-C30評分比較[(±s),分]

表4 兩組患者干預前后CPSS評分和QLQ-C30評分比較[(±s),分]
?
目前,國內乳腺癌治療主要采取手術及放化療,化療在乳腺癌的治療中發揮著重要的作用,手術聯合化療使得乳腺癌術后5年的生存率達70%[8]。乳腺癌患者受自身疾病的折磨,加上化療所帶來的胃腸道反應、骨髓抑制、周圍神經病變等嚴重影響生理及心理功能。乳腺癌患者化療期間予以合理、有效的護理尤為重要,常規護理雖可在一定程度上善患者生活質量,但也無法完全避免負性情緒、疲乏、失眠等問題的產生[9]。探索何種療法能有效改善化療期間乳腺癌患者的疲乏、失眠等問題仍具有重要臨床意義。該研究中,正念減壓療法起源于佛教禪修,通過東方禪宗冥想等自我調節心理,喚醒內心的專注能力,關注當下而不加以主觀評論,有助于加強情緒管理并緩解壓力等[10]。
由以上結果可知,干預后正念減壓組PFS-R各維度評分中感覺維度(3.16±1.02)分、認知維度(3.42±0.97)分、情緒維度(3.46±1.13)分、行為維度(3.04±1.23)分、總分(3.27±1.09)分均低于常規組(P<0.05)。且PSQI評分、CPSS評分均低于常規組,QLQ-C30評分顯著高于常規組(P<0.05)。這與王坤等[10]學者在相關研究中得出,患者給予正念減壓療法干預后,PFS-R各維度評分中感覺維度(2.87±1.81)分、情緒維度(3.19±4.15)分、認知維度(3.17±4.19)分、行為維度(2.58±1.32)分、疲乏總分(2.23±0.95)分均低于常規護理的結果相近,具有臨床意義。
綜上所述,正念減壓療法可有效減輕化療期間的乳腺癌患者的疲乏、失眠癥狀,還可有效均降低其壓力,改善生活質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