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當今社會科技已經成為第一生產力,城市經濟發展離不開科技創新,科技創新可以改變經濟增長結構,促進企業轉型,同時制造新的經濟增長點,特別是現在我國城市與國家化的大都市還存在一定的差距,雖然總體來看城市的發展質量不斷提高,但是城市經濟發展結構不合理,污染型企業較為嚴重,同時生產效率較為低下,影響了城市的發展質量,因此在城市的發展中應該不斷進行科技創新,促進城市經濟增長,本文就立足于城市經濟發展的現狀,詳細分析了科技創新與城市經濟發展的聯動效應。
【關鍵詞】科技創新;城市經濟增長;聯動效應;分析研究
引言
縱觀國際化大都市發展離不開科技創新,人力、資源、科技都是影響城市發展的重要要素,但是其中起重要作用的確是科技,科技可以把人力和資源進行整合,降低資源消耗,節省人力,從而最大程度的實現資源的優化配置,像日本就是一個比較典型的例子,日本國土面積小,資源匱乏,同時基本人力不足,但是日本卻有東京、大阪、橫濱等很多國際化的大都市,這很大程度上依賴于日本的科技創新,本文就結合我國城市的發展現狀分析了科技創新與城市經濟增長的聯動效應。
1.我國城市創新能力現狀
1.1我國城市創新能力不足
在我國城市經濟的發展中企業一直作為市場經濟的主體,在現階段企業的創新能力不足,我國在世界貿易中處于世界工廠的末端,主要從事一些加工或者代加工工作,企業缺乏一定的自主研發能力和科研能力,不能夠掌握核心科技技術,在對外貿易的發展中容易受制于人,這直接影響了我國企業的國際競爭力,企業在市場競爭中不能夠占據較為有利的地位。
1.2科技創新能動性不高
很多企業在追求科技創新的道路上進行探索,但是其科技創新一般時間較長,同時需要占用大量的資金,見效成果較慢,獲取國家財政資金較為困難,很多企業不僅沒有見到科技創新成果的使用,同時原有的資金鏈也容易斷裂,同時很多企業的科技創新成果投入了大量的資金進行研發,還沒有具體的運用,國外先進的技術成果已經被廣泛普及甚至應用,企業的科技創新成果價值嚴重縮水,因此我國企業科技創新的能動性不高。
1.3經濟增長方式比較粗放
我國企業在長期的發展過程中比較注重人力、資源和資金的投入,卻忽視了企業的管理水平以及科技成果的應用對于企業發展的重要作用,因此重投入,輕管理,重人力和資源,輕技術,這種經濟發展模式不僅容易造成企業成本和消耗的增加,企業的利潤卻不高,企業的綜合實力比較弱,因此只有進一步加強企業的管理和科技創新,才能進一步提高企業的生產效率。
2.科技創新在城市經濟發展中的作用
2.1科技創新可以促進企業生產效率的提高
通過進行科技創新,運用新技術或者新設備,減少企業的投入,控制企業的成本,同時提高了企業的生產效率,優化生產設備,一定程度上促進了企業的智能化發展。
2.2通過科技創新提高企業的競爭力。
通過科技創新促進新技術或者新設備的應用,實現資源的優化配置,在企業生產過程中形成低投入,高產出的生產模式,有利于進一步優化企業的生產管理模式,進而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擴大競爭優勢,提高企業的競爭力
2.3通過科技創新形成新的經濟增長點,推進產業結構轉型
通過在生產過程中進行新的技術的應用,有利于培育新的經濟增長點,從而淘汰一些傳統的比較落后的產業,促進新興產業以及聯動產業的發展,優化城市產業結構,從而促進城市經濟進行進一步的轉型,推動城市結構的優化。
2.4進行科技創新可延長企業的生命周期
一般企業需要發展期,成熟期,平穩期和衰退期等過程,通過進行科技創新可以為企業注入新的活力,增加企業的成熟期或者平穩期,延緩企業衰退期的到來,進而增強了企業的生命周期,提高了企業的存在周期,使企業在符合大的發展規律基礎之上不斷呈現曲折性和獨特性。
3.采取一定的措施加強科技創新促進城市經濟發展
3.1加大國家的政策和資金投入
雖然國家大力推行科技興國戰略,但是相較于發達國家,我國的科技水平還遠遠落后,因此應該進一步增加國家的政策支持,增加專項財政資金,促進企業的科技創新,國家對于科技創新型企業在發展初期的困難給予一定的政策支持,同時通過財政稅收等政策,減少企業的資金占用,對于比較有潛力的科研項目給予一定的資金和人員投入,從而推動社會范圍內對于科技創新理念的理解,調動企業進行科技創新的積極性,城市在經濟發展過程中應該結合實際情況對于科技創新型企業進行具體分析,分析他們發展過程中遇到的困難,給予一定的支持,從而促進科技成果的產出和應用。
3.2推進高校和企業科研之間的合作
高校有先進的實驗室和實驗設備,同時現在高校教學中與社會存在一定的脫軌,學生的創新能力和綜合能力不強,一定程度上增加了高校畢業生的就業壓力,同時也造成了高校資源的大量浪費,而企業日常由于忙于生產,因此進行科技創新的時間較為緊張,同時企業在發展過程中對于前沿性的一些科研成果或者理論知識比較缺乏,而高校正好彌補了這一點,像美國等發達國家很多的科研成果就來自于高?;蛘咂髽I與高校的聯合研發中,因此我國也應該充分發揮高校和企業的優勢,促進兩者相互補充,相互配合,在深化高校改革的同時,促進企業的研發,從而進一步推動科研成果的產出和使用,從而為城市經濟的發展制造新的經濟增長點,促進城市經濟的轉型,優化城市經濟結構調整。
3.3加強國際之間的交流和合作
現在處于經濟全球一體化的趨勢之下,企業的封閉發展已經不能夠適應社會發展的需求,企業只有不斷的走出去,在世界范圍內尋求資金技術和人力,才能夠進一步優化企業的生產過程,增強企業的競爭力,從而積極應對挑戰,因此企業應該與其他國家的企業加強科研合作,利用國外先進的技術成果促進企業的變革,促進自主知識產權的研發,在國家貿易中占據更加有利的地位,特別是我國是發展中國家,城市雖然取得了不錯的發展進度,但是缺少國際化的大都市,國際化大都市不僅經濟水平較高,同時科研能力也較高,因此我國城市想要進一步突破發展瓶頸,就應該在世界經濟一體化的同時抓住機遇,迎接挑戰,增強自身實力,從而推動城市經濟的轉型,向國家化大都市邁進。
3.4重視人才
人是科研創新的主體,因此科研創新的強弱歸根到底是人才的強弱,因此應該加大對于人才的培養,應該進一步優化我國高校的培養機制,灌輸科研創新理念,同時鼓勵高校生進行自主創業,增強其創新性,對于我國現有的優秀科研創新人才關注其需求,從而激發其潛力。同時還應該注意對于海外人才的引進,對于出國深造的,我國急缺的科研人才增加其待遇,為其進行科研創造一定的條件,從而為城市的科研創新提供必要的人才儲備。
4.總結
現在我國城市的發展質量不高,企業作為市場經濟的主體其整體科研創新水平不高,一定程度上阻礙了城市經濟的增長,科技創新可以促進城市培育新的經濟增長點,轉變城市生產結構,提高企業的生產效率,增強企業的競爭力,因此為了促進城市經濟的進一步發展,應該加大政策和資金支持,注重高校和企業之間的合作,加強國際之間的科研交流,注重人才的儲備,從而提高城市的科研創新能力,為城市經濟增長注入新的活力。
參考文獻
[1]潘再見.我國目前科技創新與城市經濟增長的聯動效應分析[J].中國發展, 2006, 000(003): P.21-23.
[2]鄒丹.論科技創新對于城市經濟發展的作用[J].襄陽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13,000(001): P.52-53.
作者簡介:謝英霞(1967.4-),女,漢族,河南內鄉人,本科,副教授,研究方向為改革開放、經濟、科技。
中共南陽市委黨校? ? 河南南陽? ? 473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