嚴斐 劉紫儀 劉翼
【摘? 要】教學與科研是高等學校的兩項核心職能,兩者統一協調、相輔相成才能促進學校的建設與發展。本文針對當前高校普遍存在的重科研輕教學的現象,以高校青年教師為對象,探討了其在教學科研工作中存在的主要問題,分析了教學與科研內在統一的關系基礎,基于此提出了在工作中處理教學與科研關系的平衡方法。
【關鍵詞】高校;青年教師;教學與科研關系;平衡方法
引言
高等學校教育應當以人才培養為中心,開展教學、科研研究和社會服務,教育教學與科學研究是高等院校的兩項核心職能。實施教學和科研研究的主體是教師,因此教師的教學水平和科研素質決定了高校的發展。我國將35歲以下的高校教師稱為青年教師。青年教師是教師隊伍中的中堅力量,其具有年輕力盛、精力充沛、思維活躍等特點。但與此同時,青年教師由于剛進入工作崗位,在教學經驗、科研能力、師生關系的處理上缺乏經驗,往往不能合理把握教學與科研的平衡關系,顧此失彼,無法實現兩者的均衡發展。因此,從教學與科研的角度出發,透視高校青年教師的角色定位,分析存在的矛盾與問題,提出解決的方法與策略,是當前高校改革發展中急需解決的重要課題。
1.教學與科研的關系分析
從歷史長河的角度來看,教學一直是高等教育的一項非常重要的職能,特別是在中世紀的歐洲,人才培養幾乎是大學唯一的功能。在概念上,社會服務和文化創新雖然是獨立于教學和科研的兩大基本功能。但在本質上,它們又植根于人才培養和科學研究,是兩者內涵的升華。高校向社會提供服務,必然是以教育科研的手段或結果的形式進行表現,可以是提供教育服務本身、可以是提供科研成果服務、還可以是向社會輸送人才。而文化創新則更離不開教育和科研,教育是文化創新的基礎,離開教育的文化創新將成為無源之水無本之木。
對于高校教師而言,教學和科研不僅僅是自己的主要職責,它還是實現高等教育基本職能的根本落腳點。所以,不管是為了個人還是教育事業的發展,高校教師都應努力做好教學和科研并協調好兩者之間的關系。
2.高校青年教師教學科研工作中面臨的問題分析
高校青年教師受自身工作特性的影響,需要同時兼顧教學與科研工作,雖然近年來已經有了回歸本科教學的呼聲以及相應的相關舉措,然而受長期以來重科研輕教學評價體系的影響,在實施過程中尚難以在短時間內從思想到行動上協調一致;再者,對于青年教師而言,不管是科研工作還是教學工作,都處于摸索、學習與經驗積累階段,在個人能力與外部資源的利用方面均處于劣勢;此外,對于大多數博士畢業即參加工作的青年教師而言,所面臨的家庭經濟壓力及時間投入需求較大。上述諸多因素導致高校青年教師的工作壓力普遍較大,筆者分析認為主要存在以下幾個方面的問題。
(1)科研工作處于由導師指導到走向獨立的起步階段,需要靜下心來進行大量的基礎研究累積與文獻綜述及分析,進而探尋、明確科研方向,為長期、持續性的科研工作奠定基礎。
(2)教學工作處于由角色適應到經驗積累的重要階段,教學手段與方法也需要在相當長的教學工作實踐中逐步摸索與形成。然而,受長期以來社會及行業重科研輕教學評價體系以及由教學工作自身特點所導致的其難以量化考核的影響,教學工作的過程管理不夠細致,教師教學能力的評價體系不夠完善,再加上職稱評審對教學工作的量化要求比較容易滿足,導致部分青年教師對教學工作的投入不夠。
(3)高校青年教師在一定時期內將處于科研團隊與教研室(或教學團隊)環境的融入期,能否快速地在科研團隊中找準位置,在科研團隊的支持下快速明確研究特色,將直接影響到今后科研工作的開展;同時,在教學方面,能否快速融入教研室(或教學團隊),進而穩定一兩門授課課程,也將會直接影響今后教學工作的開展以及教學與科研關系的處理
3.教學與科研關系的平衡方法探討
青年教師面對于教學與科研之間關系的困惑,其實也是高校以及每一個高校工作者的困惑,這種困惑源自于理想與現實之間矛盾的存在。高校的職能、教師的職責應是有益于整個社會的,只有把握住這條根本原則,才能在各種關系之間找到平衡點。具體到如何平衡好教學與科研的關系,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進行。
(1)青年教師應認清自己的職責,用科研的態度研究教學。對于自己經驗相對欠缺的教學工作,應加大精力投入,多向老教師優秀教師取經。將教學看成是學生和教師共同參與的一項社會活動,變換角度嘗試站在學生的角度思考問題,帶著“如何才能更高效的學”這個問題,改進自己的教學方法,提升教學質量。
(2)正確看待教學工作的技術性與意義,系統學習教學方法。青年教師已經知道科研工作是一項高技能的技術性工作,而對于教學工作,剛開始則可能覺得它只是簡單的復述和單調的講授,在潛意識里容易忽視教學工作的重要性。但歷史告訴人們,“傳道受業解惑”并不是一件簡單的事情,如何為學生解惑是一項即涉及專業知識也包含教學技巧,更涉及育人道德的系統工程。因此,不可輕視教學工作的技術性,要加強相關技能的提升,用科研的態度研究教學。同時,也不必為暫時未能達到熟練教學的層次而妄自菲薄,應正確認識到成長的過程性和長期性。
(3)以發展的眼光看待高校評價體系,樹立青年教師的奉獻精神。不可否認,在當前的高校評價體系下,一定程度上確實還存在重科研輕教學的現象。但也應該看到,教育體系正在逐漸改變過去那種“唯論文、唯帽子、唯職稱、唯學歷、唯獎項”的評價方式。人們應該以發展的眼光看待這個歷史的問題,堅信改革必定會朝著正確的方向前進。
當然,改革從來不是等來的,這需要每一個高校工作者努力,在實際工作中形成合力推動改革的進程。在學校層面,可以加強教師的分類改革,教學型、科研型、教學科研并重型、社會服務型,用不同偏重點的崗位適應不同特性的教師,在宏觀上保障教學與科研的資源投入。在教師層面,青年教師理性看待目前的評價體系,既要把握評價指標的主線,又要以長遠的遠光看待個人的綜合發展,平衡教學與科研的精力投入。
同時,青年教師應認識到“教師是太陽下最光輝的職業”。不管是做科研還是搞教學,青年教師都應該少一些功利性,多一些奉獻精神。在高校評價體系逐步完善的過程中,應理性看待科研“利己”與教學“利他”的現狀,將科研和教學的目的指向高校的基本職能,而不是眼前的利益。
參考文獻
[1]吳洪富 . 透視美國研究型大學本科教學與科研關系的迷局 [J].高等教育研究,2016,12:94-102.
[2]趙鵬 . 淺談高校青年教師如何處理好教學與科學研究之間的關系 [J]. 教育教學論壇,2016,44:229-230.
[3]王歡芳,張幸,賓厚,等 . 教學科研的沖突與共生——基于教學研究型高校青年教師的調查研究 [J]. 當代教育理論與實踐,2018,10(2):137-141.
[4]曹小華 , 嚴平 , 雷艷虹 . 高校青年教師教學與科研能力融合探索 [J]. 教改教法 ,2017,28(384):24-25.
[5]王振華 . 高校新進教師如何以科研促教學 [J]. 教育教學論壇 ,2018,31(15):20-21.
作者簡介: 嚴斐(1992.10-),男,漢族,河南焦作人,碩士,初級職稱,研究方向為教科研管理
劉紫儀(1992.2-),女,漢族,湖北荊州人,碩士,初級工程師,研究方向為電力系統及其自動化
劉翼(1995.4-),女,漢族,湖北荊門人,碩士研究生,初級職稱,研究方向為電力系統自動化。
國網湖北技培中心(武漢電力職業技術學院)? ? 湖北武漢? ? 4300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