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三農”問題歷來是我黨執政的核心課題之一,而鄉村振興則是新時期“三農”的總任務,而美麗鄉村建設和農村產業融合發展是最適合國情最符合民情的途徑之一,既能保留鄉土中國的特色,又能將現代化的成果惠及農村、農民、農業。本文將主要圍繞鄉村振興與脫貧攻堅的關系、美麗鄉村建設和農村產業融合發展的優勢、實現途徑和保障措施來進行討論分析。
【關鍵詞】鄉村振興;美麗鄉村建設;農村產業;融合發展
引言
民族復興離不開鄉村振興。脫貧攻堅解決了中國幾千年來的溫飽問題,創造了人類減貧史上的最好成績,為農業興、農民富、農村美奠定了堅實的基礎。鄉村振興,則是我們下一個奮斗目標的關鍵一環。全面推進鄉村振興,必須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精神,創新工作思路方法,以美麗鄉村建設和產業融合發展為重點,奮力開創鄉村振興新局面。
1.鄉村振興是脫貧攻堅的更高層次
這點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一是鄉村振興更加注重管長遠。不可否認的是,我們已經在扶貧工作中取得了前所未有的成就,但是能不能實現“管長遠、長遠管”,這還是一個未知數。要想從根本上來解決這個問題,鄉村振興是不二選擇。
二是鄉村振興更加注重穩基礎。農業是我國經濟的基礎,農弱則國不穩。扶貧主要是著眼于彌補劣勢,鄉村振興則更加注重夯實經濟根基。西方經濟學派尤其是以亞當·斯密、凱恩斯為代表的經濟學家大都認為,經濟更應該集中在城市,農村只能是成為原料產地、廉價勞動力來源地和市場;費孝通先生在進行了大量鄉土調查之后,認為農村也應該發展工業,這顯然更符合中國國情,改革開放以來鄉鎮企業的突飛猛進也充分證明了這一點。當前,經濟全球化面臨著諸多不確定性,在“雙循環”“內循環”的大背景下,農業農村是實現國內內循環良性發展不可或缺的重要環節。只有振興農村,中國經濟才能更有彈性,才能有更大的回旋余地,才能真正成為汪洋大海。
三是鄉村振興更加注重傳血脈。農業是中華民族的文化根系,農村是中華民族的靈魂故鄉,鄉村振興是傳承中華文明的現實需要。如果農村落后、弱化,中華文明就會失去根與魂。
四是鄉村振興更加注重補欠債。推進鄉村振興,就是推進是工業支持農業、城市反哺農村,就是彌補歷史虧欠的具體措施。新中國成立以來,我們一直實行農業支持工業、農村支持城市的政策,這一政策被證明是有效的,現在鄉村振興不僅是國家戰略的適時調整,更是擔負起歷史的責任,在中國干事,永遠不能忘了農民。
2.鄉村振興的出路在于美麗鄉村建設與鄉村產業發展的融合發展
新時代“三農”的總任務是鄉村振興,鄉村振興的出發點和落腳點就是讓農民過上更幸福的日子。脫貧攻堅成果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事關全局,影響重大。
產業落后是農村相對落后的最根本原因。產業是發展的根本,農村發展的前途廣闊,前景光明,但要實現可持續發展,不能追求“一錘子買賣”“一夜暴富”,必須要發展產業,為鄉村賦能,才能激發農民的內在動力和蓬勃活力,最終助力實現鄉村振興。從客觀實際來看,要發展產業,就必須要走美麗鄉村建設與鄉村產業融合發展的道路。
3.美麗鄉村建設與農村產業融合發展的路徑研究
目標既然確定,那么接下來就是解決方向和方法的問題。我認為,可以重點探索以下四個途徑。
一是提升產業繁榮度,增強產業發展質量。堅持發展優質綠色農業,就是要以打造特色農業品牌,推進新產業、新主體、新平臺“三新”發展模式和“種植養殖+農業深加工+農產品流通”完整產業鏈發展。著力發展地方特色農產品初加工,繼而支持深加工產業發展、培育農業龍頭“領軍品牌”,大力發展有機綠色食品,促進第一、第二、第三產業有機融合發展。
二是提升生態宜居度,促進產業綠色發展。綠色是農村的精神原色。我們要牢固樹立“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理念,積極推進美麗宜居鄉村建設,全面抓好山川河流系統治理,深入改善農村人居環境,構建綠色生態旅游產業鏈,建設一批特色生態示范村鎮和優秀旅游線路,不斷提高農村生態保護水平。
三是提升文化繁榮度,保護地方特色文化。文化是鄉風文明的靈魂。我們必須堅持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齊抓共管,切實保障農村公共文化供給,鼓勵弘揚優秀鄉土文化,積極開展移風易俗宣傳,推動形成村風好,家風好,民風好的“三好”氛圍。要加強對古鎮古村、古文物、古建筑等優質文化遺產的保護,傳承活的地方文化。
四是提升社會和諧度,實現綜合有效治理。和諧是農村的發展基礎。我們要堅持德治和法治相結合,深化村民自治實踐,培育具有中國特色的新型農村文化和時代精神,注重培育和引導農民樹立現代法治精神,加大平安鄉村建設力度,持續打擊農村黑惡勢力,堅決整治違法犯罪活動,確保農村社會的和諧穩定。
4.美麗鄉村建設與農村產業融合發展的保障措施
三流戰略家談戰略,一流戰略家談保障。鄉村振興必須加大制度供給力度,破除一切不適當的制度障礙,尤其是在“錢、地、人”三個關鍵環節上破除所有陳舊的體制機制障礙,加快形成城鄉互補,共建共享的新型城鄉關系,具體可以采取以下措施。
一是切實強化規劃指導??茖W編制各級鄉村振興規劃,以城鄉發展一體化為核心,盡快實現鄉鎮規劃管理全覆蓋,確保鄉村嚴格按照規劃建設,農村房屋嚴格按照規劃設計建設,生產生活空間合理分離。
二是切實深化農村改革。不斷深化農村土地制度改革,以完善農村產權制度、資源市場化配置為重點,持續推進農村集體產權制度改革,同步激活主體、要素和市場。
三是切實加強投資保障。不斷完善財政保障體系,加快整合涉農資金,創新農業金融機制,吸引更多社會資本投入鄉村振興,加快形成財政重點支持、社會積極參與的多元化投資格局。
四是切實加強人才支撐。創新農村人才培養和使用機制,著力培育新型職業農民,強化農村職業人才梯隊建設,充分發揮各類農業科技人才的積極作用。健全致富帶頭人“傳幫帶”機制,完善包括產業基礎設施建設、技術推廣、電商物流、普惠金融、稅收優惠等方面的扶持政策,全方位支持致富帶頭人創新創業。
五是切實提升公共服務水平。按照突出重點、彌補不足、強弱并舉的要求,以農村公共基礎設施建設為重點,進一步加強農村水、電、路建設,統籌城鄉公共資源配置,提高教育、醫療、社保、住房等社會保障水平。
六是切實推動鄉村善治。鄉村治理不僅要建設新型鄉村秩序,還要回應人們對美好生活的新期盼,實現新時代鄉村共建共治共享。要在吸收借鑒先進典型經驗的基礎上,因地制宜、與時俱進,讓農村社會既和諧有序又充滿活力,實現農民富、農業強、農村美。
5.結語
有序推動“三農”工作重心的轉移,全面實現美麗鄉村建設與農村產業融合發展是時代賦予的歷史使命,我們必須堅定不移的支持農業農村優先發展,全面深化農村改革,科學完善鄉村振興各項制度的頂層設計,為加快美麗鄉村建設與農村產業融合發展、助推農業農村農民全面發展奠定堅實基礎。
參考文獻
[1]鄉村振興20字方針與五個振興的關系[N]. 高云才 朱雋 王浩.? 人民日報. 2008.1.14(02)
[2]瞄準“六個突出” 以產業融合發展助推鄉村振興[OL]. 高春琴.? 農村新聞網. 2019(04)
基金項目:院級科研項目,池州職業技術學院,鄉村振興背景下美麗鄉村建設與農村產業融合發展研究,2020yjzrzd01。
基金項目:省級科研項目,安徽省教育廳,基于本地植物優選的典型海綿設施水質凈化效果的研究——以池州市為例,KJ2020A1005。
作者簡介:夏亮,安徽建筑大學工程碩士,池州職業技術學院講師,研究方向為結構工程。
池州職業技術學院建筑與園林系? ? 安徽池州? ? 247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