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國華
【摘? 要】隨著我國宏觀經濟總體增速放緩,經濟增長下行壓力也在加大,企業生存環境面臨嚴峻挑戰。特別是小微企業在融資渠道選擇、融資時間成本、政府信貸資金支持等方面存在明顯劣勢。在發展壯大過程中,“融資難、融資慢、融資貴”問題逐漸凸顯。
【關鍵詞】經濟新常態;小微企業;融資
引言
隨著我國當前經濟社會發展開始進入新常態,經濟增長結構開始主動調整,小微實體企業融資難,融資運作成本高的突出問題越來越突出,嚴重制約了小微企業的長期健康發展。如何有效改善當前新形勢下小微企業的風險融資經營環境,成為我國經濟新常態下小微企業發展亟待解決的重大問題。
1.小微企業融資難問題的成因分析
1.1企業方面
①財務制度不健全。由于絕大多數小微企業從成立之初就沒有形成健全、科學、制度化的內部管理體制,小微企業內部財務管理出現了一系列新問題,包括缺乏健全的內部財務管理制度和規章制度,缺乏基本的內部資本管理,過分強調外部利益容易忽視內部現金流量的管理,消費過高容易導致資本積累不足。這些突出問題直接導致企業財務預算管理薄弱,財務預算賬戶結構混亂,嚴重加劇了小微企業對外融資的困難。②技術水平有待提高。目前,我國小微企業管理技術水平不高,開展科技創新活動的技術支撐少,區域資源分布不平衡。此外,大部分中高級人才長期在大中型科技企業工作,使小微企業經營發展的管控理念普遍落后,綜合抗風險能力和控制能力薄弱。而且,小微企業開展科技創新活動的主要場所集中在北京、上海、廣州、深圳等一線城市,企業發展也有一定的市場約束等因素。
1.2銀行方面
①融資支持的積極性不高。由于近期受市場政策性和不確定性的雙重影響,銀行對各類小微企業小額貸款利率趨于“兩極分化”,出于對企業資產配置質量和企業風險投資收益的雙重考慮,產生的拉動效應必然是我國現有商業銀行的小額信貸業務,大多向經濟實力雄厚的大中型民營企業、基礎配套設施以及建設項目企業聚集,小微個體企業則無人問津。②貸款審核與資金需求失效矛盾。小微企業在申請銀行貸款時,需要接受銀行對其相關能力的調查,這就需要準備和提供大量的信息。與小微企業相比,這是一個大項目,準備時間比較長。銀行在收到并了解小微企業提供的信息后,還需要層層辦理貸款審批,核對企業信息。等待銀行的審批和批準也需要相對較長的時間。貸款發放時,企業可能已經失去了需要資金的最佳時機,從而導致錯失良機,資金暫時閑置。因此,小微企業錯過了獲得資
1.3社會方面
①小微企業發展不穩定,融資困難。和歐美各項國家政策相比,我國國有資本股權金的最佳時機,融資獲得的資金處于閑置狀態,同時,市場正逐步處于平穩健康起步的新階段。然而,小微企業地發展并不穩定,眾多小微企業由于業務信息不對稱、缺乏企業信息共享交流平臺等種種原因,使得中小投資者顧慮重重,使得企業融資困難,從而根本失去了充分利用“資本的翅膀”平臺實現經濟騰飛的大好機會。②個人信用貸款擔保服務體系不斷完善。目前,我國的信用擔保公司主要可以分為三種服務類型,分別為大型信用融資擔保服務機構、互助信用擔保服務機構和小型商業信用擔保服務機構。然而有些落后的地方僅僅存在有一些政策性小微個體企業信用中介擔保服務機構,并沒有小微個體企業間合作互助性信用擔保服務機構和其他商業性小微個體企業信用中介擔保服務機構。同時我國擔保中介機構少,擔保中介品種單一,尋保困難,各地方的擔保中介機構之間,還沒有完全形成一種業務交流合作、分散承擔風險的工作機制,擔保業的整體組織化規范程度還很低。
2.經濟新常態下小微企業融資難問題的措施
2.1深化改革,完善政策法規
有關部門認為,應盡快出臺一些關于小微企業資本融資和信用貸款擔保的詳細政策方案,提高這些政策的具體可執行性。同時,銀行、民間金融資本和資本債權市場發展小微企業資本融資業務的一些相關配套政策、法律法規,也要同時落實,各方共同努力才能保證資本的順利發展小微實體企業融資渠道。國家在研究制定優惠政策時,要對小微個體企業發展情況進行深入調查研究,傾聽小微個體企業發展面臨的實際發展問題,及時制定相應的優惠政策,而不是遵循步行的形式。相應的國家政策法規出臺后,有關主管部門也要盡快制定相應的政策監督管理辦法,并及時向有關部門反饋國家政策法規,不斷完善和認真落實促進我國小微個體企業工商融資和經營發展的各項優惠政策,充分發揮小微個體企業在我國國民經濟中的發展活力,促進我國國民經濟健康發展又好又快健康發展。
2.2優化資本市場
在完善的資本市場經濟管理體系中,資本證券市場資金應始終是小微企業直接融資資金的重要來源。但由于資本證券市場的不完善和市場準入門檻高,許多小微企業被拒絕直接進入資本證券市場進行證券融資,政府認為小微企業直接進入我國資本證券市場的準入門檻,應該適當減少,創新資本證券市場新業務模式,探索適合小微企業健康發展的中國資本證券市場新業務模式。應該細化小微經濟板塊的行業分類,使每個行業規模和發展階段的小微企業都成熟起來,使這個階段發展前景良好的小微企業能夠更好地直接進入中國證券市場進行直接融資。
2.3轉型升級,提高核心競爭力
目前,我國大多數小微企業仍然是集體勞動密集型和人力資源密集型企業。其核心產品質量缺乏自身的核心市場競爭力,國際品牌價值低下,巨大的發展潛力受到市場訂單的制約。在宏觀經濟大常態和國民經濟增長放緩、勞動力和生產成本上升等一系列客觀因素的綜合作用下,許多小微實體企業的財務運行狀況,容易受到外部宏觀經濟和環境的影響,企業的生存環境日益惡化,難以維持,自然企業的融資也就更加困難。因此,廣大小微投資創業者應積極響應中央號召,積極推動小微企業轉型升級,向我國高技術產業高附加值線和產業曲線兩端發展,掌握一些核心技術行業技術,大力發展自己的企業品牌。只有這樣,企業才能不斷加快適應市場經濟的快速發展,小微企業的融資問題才能得到有效解決。
2.4完善財務制度,優化管理結構
金融混亂和不透明逐漸成為許多小微企業的普遍問題,這也是商業銀行等大型金融機構長期不敢將資金貸給小微企業的主要原因之一。企業應盡快建立健全一套現代企業財務制度,提高自身財務素質,使信息透明、相對公開。只有這樣,企業才能有效解決由于對企業財務報告信息準確性認識不足,而造成的企業融資難題。小微企業應不斷探索和完善自身的公司治理財務狀況,具備一定條件的小微企業可以考慮引進一些專業的理財咨詢團隊,幫助管理小微企業。這樣,公司對小微企業的財務狀況信息就會更加真實可靠,而銀行在這方面會更加有效,也可能會更加愿意為小微企業提供貸款。
3.結束語
小微企業經濟作為形成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新市場經濟的重要主體之一,在當前國民經濟和社會運行中發揮著不可替代的作用。沒有小微企業直接參與的新的市場經濟是不完整的,甚至是不可能的。在市場經濟多元化的今天,小微企業已經吸納了80%以上的城鄉居民就業。在經濟增長放緩、外部環境不振的經濟新常態下,解決小微企業融資難、融資成本高、成本高的突出問題顯得尤為重要和迫切。隨著改革的全面深化和融資步伐的不斷深入,政府對融資的政策支持也在逐步加大,小微企業融資難問題必將得到有效解決。
參考文獻
[1]姚丹.經濟新常態下小微企業融資難問題研究[J].淮北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19,18(1):115-116.
[2]黃忠海.經濟新常態下小微企業融資難問題突出[J].北方金融,2015,(5):86-87.
[3]汪加義,郭夢婕.新常態下小微企業融資難問題的思考[J].全國流通經濟,2017,(9):80-82.
[4]袁娟.金融科技緩解小微企業融資難問題探討[J].廣西質量監督導報,2020,(3):219,218.
中國建設銀行股份有限公司青島市分行? ? 山東青島? ? ?266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