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景金 張子成
【摘? 要】落實“五步三查”高效課堂建設的小組要求,創建“幸福小組”,本研究以鄲城縣育才中學為例,提出要在扎實穩妥推進班級量化和班務承包的基礎上,關注學生的心理,培養學生感受幸福、體驗幸福、預設幸福、創造幸福的能力。進而提高學生在班級學習中的幸福感,以及對學業、家庭、社會以及人生的樂觀與自信,并為學生未來幸福發展做鋪墊。
【關鍵詞】幸福小組;心理健康;幸福感;中學生
引言
鄲城縣育才中學實行了“五步三查”高效課堂模式,課堂上的小組學習、小組活動較多。各科課任教師運用不同教學方法,以調動學生在課堂上學習與活動的積極性。可是在實際的教學實踐中,大多學生仍會在課堂上出現參與活動積極性不高的現象。經過調研發現,其主要原因是小組管理措施不夠得當。針對這一問題,學校組織班主任進行探討,大家認為“幸福感”這個培養理念最有價值,它具有長期化和終極化的特點,對學生的影響有較高的持久性。幸福感是個體依據自己設定的標準對其生活質量所作的整體性評價,是衡量個人生活質量的重要的綜合性心理指標,它包括生活滿意度和情感體驗兩個基本成分。中學生作為一群特殊的群體,正處于生理和心理激烈變化的時期,如情緒具有兩極性,體驗更為強烈,因此中學生的幸福感也得到廣泛關注。因此決定開展以創建“幸福小組”為主攻方向的課題研究,既能解決高效課堂的瓶頸問題,也能以此推動德育工作邁向新臺階。
1.從班級管理的角度落實對學生進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
為了對學生進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教師以班級管理角度作為切入點,彰顯了育才中學德育理念,即關注學生學習過程中的內心感受與體驗,真正落實在班級管理中更加注重對學生心理健康的呵護與關愛,培養學生健全人格,同時也為我校的高效課堂建設助力。同時,以幸福小組為單位開展各學科的課堂和課外活動都更加順暢更加高效,幸福小組的創建為高效課堂建設的全方位鋪開奠定良好的基礎,高效課堂的合作探究更能體現課改新理念,也為學生在班級學習生活中培養團隊精神與合作意識搭建了一個高效安全的快捷平臺。創建幸福小組是學校教育落實對學生進行心理健康教育的新做法,能夠通過培養學生發現幸福、體驗幸福、享受幸福、創造幸福的能力來切實關注學生的學習體驗和心理健康。由文明校園到和諧班級,再到幸福小組,是從概念上由大到小,分級落實德育理念新的重要支撐點。
2.夯實幸福小組的根基:班級量化和班務承包
以小組為單位把班級個人量化與小組量化搞實在搞規范搞認真,細化班務承包,真正落實“人人有志氣、事事講正氣、時時要和氣”。也就是說只有個人量化和小組量化這個基礎搞得牢靠了,幸福這個主題概念才可能做出效果來。
采取學生個人量化分按照班級統一的班級量化細則來進行量化,由小組長來記分,每天在公示欄內公示,每周一統計一評比,表彰前20名;對于小組量化分,值日班長負責記分,每周評比出前三名的小組預以表彰;受獎同學拍照片在QQ群上和微信群上公示,并發放班幣給予獎勵,對于分數較低表現不好的個人或小組長寫500字反思在反思欄內張貼公示。不可忽視的另一項是把班務承包真正落到實處,以組為單位進行細致分工、人人有責、天天督察、周周評比,讓細碎的班務工作高效快捷地運行,并把班務承包的完成情況計入班級量化。
3.幸福小組的組織活動:“每周召開一次小組民主生活會”
每周班會前召開一次小組民主生活會,由組長主持總結上周工作的得失,對全組同學進行一次批評與自我批評,每位組員都要針對自己在上周學習中取得的進步、不良習慣的改正方面做表態發言,并對其他組員的學習情況進行評述,最后再由組長做總結發言。然后把民主生活會會議記錄上交班主任,作為班主任了解學生給學生做思想工作的一個依據,并作為班務資料存檔。
4.幸福小組的幸福分享:“一日五星幸福一生”活動
每天對各小組評選“學習、衛生、紀律、文明、快樂”五星。對小組同學全部完成當天學習任務的評為學習星,衛生保持和打掃都能達到學校標準的被評為衛生星,全組同學都沒有不文明行為被評為文明星,全組同學都不違紀被評為紀律星,全組同學當天都能找到樂事的被評為快樂星。每一顆星有一個同學專門負責督察,一天一公示;每周每月都要評選出樂事精選,填寫“本周幸福分享選粹”和“本月幸福分享精粹”的表格。把“今天幸福分享”、“本周幸福分享選粹”、“本月幸福分享精粹”三個表格,張帖在班內“我曬我幸福”欄目里面。并且根據同學們所寫樂事、被評為本周或本月樂事的具體情況按規定計入班級量化分。
5.幸福小組的幸福創造:“我幸福我創造”活動
每天都讓有創造幸福意愿的同學在“我幸福我創造”的表格里去預定自己將要創造的幸福項目、時間安排和創造措施。創造幸福過后還要在表格上填寫自己感受幸福和享受幸福的體驗。如果活動內容涉及家長與校外其他單位與個人,我們將追蹤調研。根據活動的影響計入班級量化。
6.幸福小組的幸福保障:針對性的心理指導
我們還不失時機的運用學生所反映出來的思想動向,聘請有關心理專家對學生進行有針對性的心理指導,關注學生的心理問題,并幫助學生及時疏導與解決這些問題。這樣才會讓學生得到幸福享受幸福的保障。創建“心靈家園”,為學生生活中的煩惱憂愁找到一個可以釋放和舒緩的空間。作為初中學生這個年齡段的孩子,再幸福的學校生活,也不可避免會有部分學生因家庭因素與個人情緒而出現煩惱。我們育才中學聘請有專業的心理咨詢師,為我們解決了這方面的問題,也是學生在班級生活中的一個幸福支撐點。
7.幸福小組的工作原則:正面引導
班主任配合各科老師在教學工作中給學生培養幸福感的機會。工作時,緊緊把握一個基本原則:正面原則。不管學生學業成績不好還是違紀,在做學生工作時都要把學生往正面上指引,只要學生還在你的班級里,你都得能始終讓學生學得有希望有信心。決不能把學生往學習、生活、情緒等方面的絕望上去預言,從而讓學生在這方面動了心思有了念頭。我們的理念是只要有希望和信心就是學生幸福感的奠基石。如果這個奠基石就沒了,學生的幸福感就一定會崩塌的。并且作為老師,想讓學生在學習生活中充滿幸福感,很多教學工作的細節之處都能體現,每一次表揚,每一個微笑,課堂教學之中的每一種成功的體驗都是學生唾手可得的幸福生活的美好機遇。
參考文獻
[1]王雅春. 中學生學校幸福感調查研究[J]. 長春師范大學學報, 2020,39(1): 177-184.
[2]劉在花. 學校氛圍對中學生學習投入的影響:學校幸福感的中介作用[J]. 中國特殊教育, 2017(4): 85-90.
[3]李婷婷,劉曉明. 品格優勢、應激生活事件與中學生情感幸福感的關系[J]. 中國心理衛生雜志, 2016, 30(7): 527-533.
[4]張榮娟. 中學生自我構念和主觀幸福感的關系研究[J]. 中國臨床心理學雜志, 2013, 21(6): 1017-1021.
[5]苗元江,梁小玲,黃金花. 中學生幸福感調查及幸福教育對策[J]. 教育導刊, 2012(4): 36-39.
河南省鄲城縣育才中學? ? 河南周口? ? 4771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