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嫦娟
【摘? 要】BIM是建筑信息模型技術,是一種應用于工程設計、建造、管理的數據化工具,是用來形容以三維圖形為主、物件導向、建筑學有關的電腦輔助設計。BIM技術的提出目的在于幫助實現建筑信息的集成,從建筑的設計、施工直至項目終結,所有的信息都會集合在一個三維模型的信息數據庫中,方便相關人員查閱。BIM技術的運用,可以有效地提高工作效率,降低成本,雖然其短工程周期,實現利益的最大化。目前,BIM技術已經在全球范圍內得到廣泛的認可,其環保性和便捷性更適合時代的要求,BIM技術已經成為一種新的流行技術。
【關鍵詞】BIM 技術;《建筑工程制圖與識圖》;融合;探究
引言
《建筑工程制圖與識圖》是由莫章金、毛家華主編,高等教育出版社2013年出版的“十一五”國家級規劃教材。該教材可作為技能型、應用型人才培養的高等職業院校、高等專科學校、成人高校及本科院校舉辦的二級職業技術學院和民辦高校中建筑工程技術、給排水工程技術和建筑工程管理類專業的教學用書,也可供有關工程技術人員和本科院校有關專業的師生使用和參考。該教材根據教材體系力求體現技能型、應用型人才培養的辦學宗旨,教材內容的取貫徹以應用為目的,以必需、夠用為度的原則,精簡畫法幾何內容。該教材采用雙色印刷,突出顯示重要的名詞、術語、概念、標記及作圖步驟和技巧,各圖的對應關系等。
作為一種新型數字化技術,BIM技術在建建筑工程施工中的應用,為工程建設構建了一個三維模型空間,為工程建設的整個過程奠定了良好的信息基礎,使建筑工程變得更加可控化,為工程施工質量及施工安全提供了極大的保障,因此今后有必要對BIM在建筑工程施工中的應用作出更進一步的探究。
1.對教學體系進行改革,建立三維立體制圖理念
通過對目前建筑工程制圖與識圖的課程教學內容進行分析,對教學理念的改革應從以下幾個方面著手。第一,針對基礎理論知識的教學,遵循實用、必要的原則;第二,對較少使用的理論知識,理解難度大的理論知識進行精簡。例如:將工程制圖中畫法幾何相關理論知識進行精簡,通過對BIM技術的運用,結合建筑工程的構造,構建三維立體圖形,以對建筑工程對應的數學模型進行詳細的描述。當前,建筑工程制圖已經進入發展的新階段,由之前的二維平面制圖轉為三維立體制圖。為適應新的教學模式,過去以二維平面制圖為主的教學理念應該有所改變,應轉變為相應的三維立體制圖的教學理念。
以制圖理論教學結合計算機二維繪圖是傳統建筑
工程制圖課程教學體系的主要特點,它主要對畫法幾何理論原理進行重點講解,投影表達各種幾何元素,通過對平面圖、立體圖、剖面圖的運用,對建筑施工圖進行詳細的描述。由此可見,在傳統建筑工程制圖課程教學體系中,三維立體繪圖概念處于空白的狀態,學生的接受是被動的。在新的教學設計中,利用BIM技術建立三維立體模型,用于該課程的學習。并將學習內容劃分為若干項目,每個項目包含應會的知識。圍繞BIM三維繪圖,對工程制圖課程相關內容開展教學,有效結合計算機繪圖和理論教學,以此來培養建筑類專業技能人才。
2.改革教學模式,加強邏輯性教學
建筑工程識圖課程作為高職建筑工程相關專業的基礎,只有惠實圖才能夠了解建筑項目管理各個方面的情況,從而更好地指導建筑工程施工活動,建筑工程識圖課程的教學質量高低,直接影響著學生建筑工程相關專業,其他課程知識的學習。因此,提高建筑工程識圖課程的質量至關重要。在以往建筑工程識圖教學過程中,課程教學以課本章節為主線,以傳授知識為重點,將各個章節有機的整合在一起。使教師通過對二維圖紙的講解,引導出學生自行想象三維空間形態,將原本抽象的圖紙變為更加直觀、更加形象的實物。但是,迫于受理解能力和空間想象能力的影響,很多高職的學生都無法充分想象和構建出實物,這樣就達不到教學的效果,從極大程度上拉低了建筑工程識圖課程的教學質量。而在BIM技術的支持下,能借助5D模型為基本媒介,從視覺上就能直觀地為學生展示出多角度的教學內容,引導學生對施工圖紙上的內容進行分析和學習。從而解決學生在學習建筑識圖知識后,只會抄圖,不會識圖的問題。軟硬件配置是建筑工程識圖課程改革的重要一部分,在具體實踐中,高職院校要加大對人力的投入以及資金的投入,完善軟硬件配置,以此來滿足BIM技術與建筑工程制圖與識圖的融合。同時,為了將課程變得通俗易懂,老師可運用BIM軟件,開發出三維立體模型學習情景,讓學生在3D視野下,有著更好的上課體驗,從而使得教學效果大大提升。另外,關于板書、PPT 、二維CAD模式,在課堂中向學生展示比較簡單的圖片和文字,這是傳統建筑工程制圖與識圖采用的主要教學手段,在整個教學過程中,學生的狀態決定著整個教學的質量,若是學生主觀上不能積極的學習知識,那么得到的反饋效果也不會很好。因此,要借助計算機技術來改變課堂氣氛,涉及一些能引起興趣的插件調動課堂學習的積極性,從而有助于教學課堂效果的不斷提升。
3.捕捉課程重點,強化學生對知識的掌握能力
除了要對建筑工程識圖,課程內容進行改革,還要充分考慮到BIM技術的應用。要將BIM技術的應用作為核心。在實踐中,要以項目為主線,把BIM技術作為重要手段,從此來構建總體框架。一般來說,課程內容體系建設并非是一件簡單的事情,它是一個動態的過程,隨著行業知識的更新而發生變化。對此,課程教師及專家要加強調研,積極參與到課程內容的設計中來,要為課程的順利開展奠定堅實的基礎。除此之外,教師要根據課程內容,采用任務驅動教學的方法,由局部到整體的教學模式逐步推進,強化學生對BIM技術知識的掌握。作為老師,要大膽摒棄傳統的教學理念,積極參與學校組織的專題培訓,結合識圖課程的教學內容以及上課學生的反饋及時進行反思,定期開展教學討論活動,在教學交流中找出課程教學的漏洞并及時加以改正,提高課堂的效率。除此之外,老師也要同樣做好積極的引導作用,BIM 技術與建筑工程制圖與識圖的課程融合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教學的質量,若在此過程中老師引導得當,使學生對此深感興趣,那將會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換句話來說,也就是師生共同促進了建筑工程制圖與識圖課程與BIM技術的結合。
4.結語
總而言之,BIM 技術是一種現代化的信息技術應用手段。BIM技術的產生和發展,是在現代計算機應用范圍以及發展水平不斷擴大和提升的帶動和影響下產生的必然發展結果。將BIM技術更好地結合應用到高職建筑工程識圖課程的教學上,也是建筑工程相關專業不斷發展和與時俱進的彰顯。迄今為止,BIM技術已經成為工程建設行業的大趨勢,BIM技術在建筑施工行業的應用,正在逐步進入以建造過程應用為主的深度應用階段。高職院校在對土建類專業技術技能人才培養過程中,傳統的建筑工程制圖與識圖課堂教學,在當今社會已經不能滿足信息化發展的需要。因此,為了推進現代社會信息化的建設,應該將BIM技術引入課堂教學,使學生掌握更多的BIM技術,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以及掌握新時代新工具,為培養工程技術技能人才做好充足的準備,順應建筑行業的需求和發展。
參考文獻
[1]《BIM技術在建筑工程制圖與識圖中的融合探究》肖婷
[2]《BIM技術在建筑工程制圖與識圖課程中的融合探究》陳艷華
基金項目:(1)池州職業技術學院質量工程項目:基于1+X證書制度下《建筑工程制圖與識圖》教學改革研究(2019jyxm23)
(2)安徽省級線下課程(原精品線下開放課程)質量工程項目:建設工程項目管理(2019kfkc230)
池州職業技術學院建筑與園林系? ? 安徽池州? ? 247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