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在現實的角度來看,既有建筑的生態節能適宜性改造,可以逐漸達到生態環保功能目標。既有建筑改造,已經成為一種主流形式,需要在基本結構和相關功能等方面入手,提升建筑的功能性和生態適宜性。
【關鍵詞】建筑改造設計;生態節能;適宜技術
引言
世界范圍內各國的發展都出現了資源短缺等方面的問題,在這種情況下,需要做好節能減排等方面的工作,建筑中綠色節能方法得到了重視。完善的綠色建筑節能設計方案,需要通過評價的方法進行檢測,并且還要完成建筑設計方面的合理指導,這樣才能實現綠色建筑節能的最終目標。在研究的過程中一定要突出建筑節能設計的重點,并且還要根據實際情況制定相應的完善措施。
1.我國建筑改造施工的現實情況
建筑改造在發展的過程中逐漸得到了重視,在一些高檔的裝修角度來看環保設計已經被視為重點部分,所以現代建筑改造過程中,需要對環保理念進行合理應用,在建筑結構方面使用環保材料,這樣才能滿足可持續發展要求。通過大范圍應用環保材料,不光可以降低能源方面的耗損,而且還需要按照建筑節能設計標準進行操作完成施工材料和設計等方面的合理調控,這樣才能確保建筑施工中出現的耗損逐漸下降,實現了良好的環保效果。我國還需要做好建筑環保改造方面的優化,將資源耗損降到最低。在現實的角度來看,我國在建筑裝修過程中,依然在很多環節存在問題,這些問題也直接影響著具體的建筑類型和材料的應用質量,在施工的角度來看,需要再多環節使用環保理念,并且還要針對綜合治理方面進行逐漸完善。在處理此類問題的過程中,需要找出裝修過程中存在的明顯問題,通過這種方式才能為建筑領域的環保改造設計提供穩定基礎。
2.建筑改造過程中,生態適宜性技術的使用
2.1整體完成自然通風和人工機械通風的有效配合
針對既有建筑進行改造和設計時,需要對通風結構進行了解,另外還需要借鑒國內外的環保建筑成功案例完成通風方面的設計。在全面貫徹生態環保理念的背景下,需要在宏觀的角度出發,對經濟性和實際通風特點進行分析,這樣才能為建筑改造施工提供良好的理論基礎與實踐依據。自然通風其實指的就是在熱壓和風壓的影響下出現的空氣運動,在通風設計的角度來看,還需要對排風管道和天井等設施進行合理應用,從而增強通風方向的引導,最終達到理想的通風效果。在針對環保建筑而言,為了達到理想的使用特點,還需要使用人工機械通風效果,在自然風力和通風度足夠的情況下進行輔助通風。常見的自然風主要依靠建筑孔洞和外界環境進行聯通的方式達到透氣目標,例如在庭院中采用地下建筑,在針對冷氣裝置進行設計的過程中,需要直接導入建筑內部,這樣才能保證最終的通風效果,由于現代高層建筑的高度較高和地面存在較大的距離,因此會在自然通風力度方面出現下降的情況,這就要求需要使用空調或者專業的大型通風管道,對出現的方向進行改變,讓其逐漸進入建筑室內部,對空氣學和建筑學進行考慮,將建筑整體分為中、低、高等不同的節能通風模式。
2.2完成自然采光和人工機械采光的合理配合
在現實的角度來講,對建筑采光進行劃分,主要可以分為人工照明和自然采光兩種不同的類型,在傳統建筑的角度來看,在一般的情況下需要使用自然采光的方式達到最終的采光效果,而在夜間的情況下需要利用電燈進行照明通過燈光的方式完成建筑內部的采光需求,但是在這個過程中會形成較大的成本耗損,在現實的角度來看,為了滿足長期采光的成本要求,可以使用建筑結構和物理采光的方式增強采光的實際效果,并且還可以對相應的環保材料進行應用,其中主要包含冷卻燈和LED燈。在改變物理功率的過程中,對于一些自然光照射不佳的部位增加實際的采光,在現實的角度來看,可以將建筑物墻和梁的錯位墻進行造型設計,還需要在采光板中將多余的采光模塊進行延伸,使用光學的方法,對自然光方面存在的不足進行補救,通過這種方式才能提升建筑物的空間效果。
2.3使用數字化手段降低暖通空調的耗能
在進行既有建筑改造的過程中,需要對不可避免的地熱和空調系統進行逐漸改造,其中主要包含的部分為空調具有的通風功能和供暖功能。暖通空調具有的實際作用是對熱空氣和冷空氣之間進行交換,保證室內溫度具有舒適性,在使用這種方案的過程中,需要根據實際情況對空調的溫度進行逐漸調節,在保證工作量減少的同時,達到良好的節約效果,同時也能創造舒適的工作與生活環境。在空調系統不斷創新的背景下,現代暖通空調已經實現了人工控制的基本邏輯,在現實的應用過程中,需要依靠空調的數字軟件控制系統,對暖通空調的實際工作情形進行判斷,再根據系統邏輯,根據目前的環境條件進行適當的調節。
在計算機技術快速發展的情況下,需要對計算機軟件和內部氣流組織進行合理應用,逐漸增強對流和自然對流等不同組織形式,保證實際的應用效果逐漸提升。在完成建筑綜合生態功能的過程中,需要保證生態節能的適應性,并且還要推廣現代科學技術,通過這種方式才能逐漸提升使用者的節能意識。在暖通空調系統科學運轉的情況下,同樣需要對安裝情況和設計要求進行滿足,整體降低運行耗損,通過這種方式,才能在現實的生活過程中發揮出方案的全部效果。例如相應的使用者需要根據室內的溫度情況與季節情況,設置暖通空調的相關參數,在進入夏季之后,若是出現了溫度逐漸提升的現象,就需要調節空調內外冷暖交換模式,最大限度的降低室外濕度耗損,若是在冬季使用這種空調,就需要對流通性和交匯性進行考慮。在冬季的環境下使用這種空調,需要保證干燥特點,在符合室內溫度之后,需要對空調的耗損進行調節,預防在加熱結構和耗損等方面出現較大的問題。通過以上的介紹可以看出需要根據使用的不同情況在闡述和工作邏輯都具有科學性的背景下,才能達到節約資源和節約能源的目標,同時也能對相應的工作設備進行保護,降低了空調運行過程中帶來的額外支出。
3.結論
建筑改造不光可以滿足現實的建筑運行需求,同時也能達到生態節能的目標,所以需要對這種情況進行重視,逐漸發揮出改造的實際應用價值。
參考文獻
[1]王壯志.基于建筑改造設計中生態節能適宜技術的應用[J].建筑技術開發,2019,46(20):30-31.
[2]咸歆磊,王劍濤.既有建筑改造設計中生態節能適宜技術的應用[J].青島理工大學學報,2018,39(03):70-73.
[3]張志順,李明軍,劉琪.既有建筑改造設計中生態節能適宜技術的應用[J].建筑技術,2015,46(02):110-112.
作者簡介:謝亮(1988.5-),男,漢族,河南人,碩士研究生,研究方向為建筑與土木工程。
貴州省建筑設計研究院有限責任公司? ? ?貴州貴陽? ? 5500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