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 超
(廣東茂名幼兒師范??茖W校,廣東茂名 525000)
在氣壯山河的萬里長征勝利80周年之際,為了紀念中國工農紅軍這一偉大壯舉,國家大劇院歷經四年計劃和安排創作的歌劇《長征》,于2016年中國共產黨華誕這天在國家大劇院正式上演。這部由歌印青、鄒靜共同創作、呂嘉指揮的歌劇《長征》,以寫實主義的描述,展現了中華民族深厚的歷史特色和鮮明的民族風采。該劇立足于本土的歷史文化,重現了當年中國工農紅軍廣大官兵那種堅忍不拔的毅力,以及團結互助、不懼怕犧牲的長征精神和英勇事跡。歌劇《長征》的創作是獨一無二的,作曲家在歌劇中完美再現了紅軍在長征中的絕妙步伐,我們看到的整部歌劇的場面都是由真實的歷史改編而來的。
在該歌劇的眾多唱腔中,《我的愛人你可聽見》作為一首由彭政委演唱的經典詠嘆調,其主題的選擇是極具民族主義的?!段业膼廴四憧陕犚姟肪哂袃灻赖囊粽{,真誠的情感和引人入勝的內容。歌曲的第一段顯示了革命戰士對家鄉親人和愛人的向往,并通過歌詞表明了在他們心中只要有愛做支撐,不管長征有多艱辛,最終勝利的都是革命者,惟妙惟肖地展現出戰士們當時的情感。兩萬五千里長征路在歌曲的第二部分雄渾再現,既表現了紅軍官兵必將走向勝利的信念,也展現了面對困難時他們那種堅韌不拔的精神:從不懼怕犧牲,也不懼怕艱辛和危險。歌劇通過對于長征進程中的戰士們表現以及對于紅軍感人事跡的描繪,表現了廣大紅軍官兵積極向上、勇往直前的革命精神。
對于歌曲的氣息,在整個演唱過程中,對于氣息的使用是非常重要的。但是與我們的生理呼吸相比,唱歌的氣息有一定的差異,體現了一種獨特的技巧。筆者在唱歌時要使用胸腹呼吸,發聲時,老師要求有意識地呼吸。例如:嘆氣貼字法,即我們必須在唱歌時總是嘆氣,而嘆氣的方法就像拍皮球一樣,只有將其發射出去,它才會很快地回彈回來,聲音也是一樣,只有正確的氣息才能夠投入。再比如說:“下支點”呼吸,在唱歌過程中,由于對頭聲的高度關注,偶爾會出現呼吸加快和呼吸急促的現象,這就導致了提氣和氣息欠缺,使得某些樂句的支持時間很短,導致聲音不自然流暢,同時音域也難以充分擴展。這時筆者采用“下支點”呼吸,在橫膈膜上唱出每個單詞,然后對其進行補充。借助良好的呼吸平衡,可以有效防止吐字中發生的問題。除此之外,在唱歌的過程中,必須將呼吸安排與藝術表現方法等充分結合,當發聲時,伴隨著音高的起伏變化做出相應的改變。該唱段的歌詞和情感非常真實,并且具有詩歌的魅力。因此,在唱歌過程中,應充分協調呼吸的流動性,尤其是歌曲《我的愛人你可聽見》的第一句話,速度一定要達到行板的速度,這樣一來呼吸就不會由于速度的拖累而變得笨拙。除此之外,更應注意氣息的連貫性和自然性。最后,在高音范圍內,必須注意氣息的支撐點,用嘆氣的方法在隔膜的支撐上建立呼吸,避免氣息太滿,造成“叫喊”“擠”“壓”“卡”等現象。以這種方式發出的聲音是圓潤的,并且可以與演出動作保持高度的一致性。
在這個唱段的歌詞中,“人”“見”“遠”和“邊”這幾個字都在“an”上都押韻,在我們所選取的這一整節唱段中,這個韻腳都是重點,可以說整個樂曲就是以此為基礎發展起來的。男高音在發出這種韻律時,低音很容易無法保持住位置,高音則容易擠壓喉嚨。因此在咬字時,必須完全張開牙關并在橫膈膜的支撐上咬字發音,才能確保最終可以清晰地歌唱并同時考慮到科學的唱歌方法。除此之外,由于大多數人通常以元音為主要聲音,因此在唱“見”,“遠”,“邊”等單詞時必須注意韻律,以確保發出的音色飽滿。同時吐字清晰,使聽眾更能理解歌詞的含義。還有一個值得注意的問題,如果歌詞中有很多“的”字符,比如“我的愛人”,許多歌手甚至演唱家會習慣性地將其發音為“di”,但這是不對的,因為根據語法,“De”應在代詞,名詞和形容詞之后發音。該詠嘆調的歌詞中基本都是押“an”的韻腳,而“an”韻的吐字講究的是一種綿長,加之該詠嘆調的曲調曲式獨具特色,更要在演唱時更要注意吐字的發音方法。例如:“美麗的衣服”“我的母親”等,只有應用在諸如“目的”“的確”和“有的放矢”之類的詞語中時會發音為“di”,所以唱歌時要特別注意,不要根據自己的喜好和習慣來發聲,否則會使聽眾難以理解。這首歌的歌詞平凡卻富有詩意,音樂的旋律簡單又優美,在演唱時,需要同時進行頭部和胸部檢查,并且讓聲音和氣息始終正確地糅合在一起,特別是《我的愛人你可聽見》唱段的起始處,用小字二組音域處理,在唱歌時要注意呼吸應當均勻且連貫。唯有在聲音和氣息的流動狀態,才能夠實現聲音的連貫統一,情感表達也才更容易到位。
這首詠嘆調是由彭政委創作而成的,他在瀘定橋戰役中受了重傷,在終于翻越了白雪皚皚的山脈后,聽到人們歌唱自己的家鄉的音樂,不禁激起了對故鄉親人的思念之情。彭政委通過對自己內心感受的真實抒發譜寫了這首詠嘆調,這是一個在歌劇中很少見的男性角色情感頌歌:“我的愛人你可聽見,家鄉的歌聲飛得多遠...待到云開見日時,笑看大地換人間”,一方面,這首歌的歌詞表明,丈夫深深懷念著自己心愛的妻子;另一方面,它也反映了革命斗爭者的崇高情懷,歌詞內容真實,曲調簡單動人,意境深遠。因此,在唱主歌(A段)時,應盡量地口語化,音量不要太大,以便更生活化地去表現那種對于愛人和故鄉親人們將思念之情娓娓道來的情感,就像敘事文中的鋪墊寫作一樣,而在演唱副歌(B段)時,由于高音連續出現,而且這些高音正好處于男高音的換聲點上,因此重要的是注意不要唱得太過飽滿。取而代之的是演唱者在此處應聲情并茂地高調引入聲音和哼唱:此時歌唱的情緒必須清晰明朗,就好像身處長征雪山中卻依然堅定地相信勝利并以看到勝利的那種喜悅來歌唱。因為這個選段的主題就是愛情,而且這是長征中的愛情,是代表了革命者們堅貞不渝的愛情。雖然沒有奢侈的生活和真誠的承諾,但他們對愛情的堅定與忠誠卻可以讓整個世界為之動容。同時,詠嘆調以輕快婉轉的旋律結束,這將普通百姓的情感與革命者的思想有機地聯系在一起。它在音樂主題方面更加積極和樂觀,并向大眾反映了這樣一種理念:也就是說,只有在革命最終勝利的時候,我們才能實現個人的美好生活,在這其中體現出來的民族情感是必須先保衛好一個國家,然后才能守護好自己的小家。因此,在演唱時必須充分了解這段歷史,并要真誠地懷有對家國的熱愛之情和滿腔熱血的去演唱這首歌。雖然這首歌是降D大調的主旋律,但曲調卻柔和自然,筆者認為這正是作曲家的天才之處,因為當普通的歌曲或詠嘆調需要抒情時,它們通常是用小調創作的。但在這個唱段中,作曲家選擇的卻是降D調這一主旋律,以此彰顯了紅軍們對未來生活的美好寄托和愿景以及對勝利的信念,也表達了對故鄉親人的思念之情。因此,在唱歌時應該身臨其境般地去進行演繹,演唱A段時,多運用口語化的方式,親切地表達對于家鄉親人的思念。在演唱B段時,也應該懷有明朗的心情,并堅定地相信我們可以贏得勝利,以這樣看得見勝利的信念和喜悅去歌唱。
該經典唱段是降D大調曲式,以行板樂曲構成全曲,節奏為四分之四拍,總共分為兩個唱段。首先在引子中通過大膽創新的四小節將觀眾們身臨其境地引入了八十年前翻山越嶺的長征之路。在A唱段里運用了一種敘述的表現手法,體現了一種將思念之情娓娓道來的情緒,寫出了革命戰士對故鄉的思念,以及對于愛人家人的深切情感。這種情緒所帶來的堅定信念也激勵著紅軍不要氣餒,努力堅持到勝利的那一天。而b唱段中則運用高亢的歌聲和演唱技巧,深刻表現出戰士們樂觀積極的那種不拋棄不放棄的長征精神,紅軍戰士們那種一種始終積極、樂觀向上的精神氣質也都通過描述“笑看大地換人間”的情景展示了出來。
詠嘆調的歌詞如詩一般,帶有濃厚的民間氣息色彩??谡Z化的歌詞和詩詞的韻腳,也表達了革命戰士思念家鄉的個人感情,更是表達了對于祖國的深厚的熱愛之情。在演唱時,不僅要在情感上拿捏到位,更要發自內心地去體會這種真摯的情感。在該唱段尾部的一句唱腔是:“待到云開見日時,笑看大地換人間”,該句恰到好處地表達出了戰士們那種積極、樂觀向上的精神,在演唱時更要全身心投入地去演唱。曲調優美流暢,表達了紅軍士兵對家人的思念與愛意,同時表達了他們在戰斗中的執著以及堅忍不拔的精神,堅信并渴望未來美好生活的信念。因此在演唱中,當演唱者唱到激情澎湃的段落,如:“大雁南飛,帶走我的情”“待到云開見日時,笑看大地換人間”這樣的部分時,我們必須慷慨激昂地唱出那種堅韌不拔的革命精神。
《我的愛人你可聽見》作為歌劇《長征》中的經典選段,不僅擁有創新的曲式和情真意切的歌詞,更是在唱段中實現了對于中國本土化歌劇的探索與創新,這部歌劇也讓生活在和平年代的我們感受到了現在幸福生活的來之不易。所以筆者認為,在最終演唱時,我們必須要設身處地地去感受和學習,只有當我們的心靈真正穿越時間的長河與紅軍戰士何為一體,那時我們才能夠由心而發的去共感,去歌唱。直到那時,我們才能充分地表達出這一唱段中深厚的家國情懷以及中國本土化的藝術特色,并最終將其演繹出來。